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品管圈气道管理联合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常规呼吸科护理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品管圈气道管理联合舒适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不依从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品管圈气道管理联合舒适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治疗不依从情况的发生,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重症肺炎 品管圈 气道管理 舒适护理 炎症因子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23年1月~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6例重症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需要及时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联合对症支持治疗与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需要接受14天治疗。比较炎症因子(IL-6、CRP)、T淋巴细胞群(CD3 、CD4 、CD8 )水平治疗前后变化,评估两组患者SP改善情况。结果入院时炎性因子水平、免疫细胞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明显,CD3 、CD4 上升、CD8 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治疗效果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效果确切,能降低炎性反应,增强细胞免疫。

  • 标签: 血必净 重症肺炎 炎症因子 细胞免疫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靶向血管治疗对人增生性瘢痕Ⅰ型胶原蛋白在裸鼠体内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TBSA深Ⅱ度创面愈合后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块(取自1例女性烧伤患者)植入48只BALA/C裸鼠肩胛部皮下,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移植模型。术后3周,将裸鼠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及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用0.01mol/L灭菌磷酸盐缓冲液(PBS)稀释的15、10、5μg/mlVEGF单克隆抗体200μl以及等量、同浓度的PBS进行瘢痕内直接注射,每周2次,持续3周。术后45d,测量各组裸鼠瘢痕组织的大小,计算体积;以HE染色行组织学观察;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与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瘢痕组织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瘢痕体积分别为(55.3±4.1)、(67.9±5.7)、(78.9±5.5)mm^3;与对照组(85.0±7.3)mm^3比较,大剂量组、中剂量组瘢痕体积明显变小(P〈0.05)。大剂量组、中剂量组血管和成纤维细胞较少,胶原纤维减少,排列较整齐。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小剂量组与之接近。结论VEGF抗体靶向血管治疗可抑制增生性瘢痕血管形成、胶原表达及瘢痕生长。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胶原Ⅰ型 靶向血管治疗 增生性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说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炎性因子、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筛选本院在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阶段,看诊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衰竭病人60例自愿知情纳入本次研究中,按照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对比组和研讨组各30例,分别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方式作为对比组,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作为研讨组,观察病人炎症反应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于透析后并发症几率调查,研讨组几率6.66%(2/30)较对比组26.66%(8/30)而言显著下降,差异较大(P<0.05)。研讨组检测炎症指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与对比组相比较更优,有统计差距(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取得比较理想疗效,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肾功能损伤情况,降低并发症。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治疗 老年慢性肾衰竭 炎性因子 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囊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及免疫因子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胆囊结石患者80例,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4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纳入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纳入观察组,比较疗效及免疫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95.00%与对照组80.00%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免疫因子CD4+、CD8+比较,两组患者均有降低,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手术治疗方案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高于传统开腹手术,同时对患者免疫因子影响比较小,应用价值高,应该作为首选手术治疗方案。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手术 疗效 免疫因子
  •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苏叶解毒汤联合灌肠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6例与对照组74例,两组患者在低蛋白低盐、低磷饮食,同时积极控制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纠正酸中毒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苏叶解毒汤结合中药保留灌肠,疗程1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1%,优于对照组(54.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肾功比较经治疗,两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有所下降,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组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hs-CRP、TNF-α、IL-6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叶解毒汤及灌肠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改善CRF患者微炎症状态,并显著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的进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苏叶解毒汤 保留灌肠 炎性因子的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扶芳藤合剂对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9月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6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口服2次复方扶芳藤舍剂,每次15mL。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管紧张素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素(BN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pa)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各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扶芳藤合剂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神经内分泌因子 心功能 复方扶芳藤合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各施行常规护理、快速康复理念护理。组间比较两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及心理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病患康复时间及SAS、SDS、满意度、SF-36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取快速康复理念干预能有效改善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康复效果。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肝胆外科 围手术期护理中 效果 心理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治疗对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探究其临床机理。方法选择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以及临床疗效,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IL-6、TNF-a、sICAM-1水平均基本相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1、IL-6、TNF-a、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善。

  • 标签: 老年 稳定型心绞痛 丹参多酚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肾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检出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病患进行统计后,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研究对象182例,将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培哚普利、阿托伐他汀、中药汤剂治疗,培哚普利、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指标主要有治疗结果,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浆白蛋白和尿蛋白(24h))、炎症因子结果(IL-35、IL-6),并统计两组指标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统计指标结果发现,治疗前,实验室指标和炎症因子的结果均无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较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结果中无效例数少,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BUN、SCr、尿蛋白(24h)、IL-6指标结果均下降,血浆白蛋白、IL-35结果均上升,但较对照组,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或上升幅度均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效果佳,改善炎性标记物的表达和肾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肾炎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长期血透对慢性肾衰患者肾性贫血、营养状态、炎症等多方面的影响,为慢性肾衰血透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n=80),根据血透时间进行对照组(血透<4个月)、试验组(血透>4个月)分组。对比2组慢性肾衰患者透析期间肾功能指标、肾性贫血指标、营养状况、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结果透析后2组慢性肾衰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肾衰患者以血透治疗改善肾功能为主,而长期血透会加重患者不良营养等方面状况,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性与血透治疗效果需进一步规范血透治疗方案。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 肾性贫血 营养状态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初产妇在分娩出现生产困难征象时采取会阴侧切的方式处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对产妇血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选择研究资料时遵循出处统一、就诊时间差小于一年等原则,分组时遵循基本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的原则。同时,为了及时、准确的获得研究资料和数据,研究工作的开展在本院进行,参与研究的人员及设备也均选自本院。经处理,有120例初产妇可纳入研究,符合各项研究要求,根据分娩时的方式分为自然组(自然分娩)和侧切组(会阴侧切),分析产妇在产后的盆底功能以及血清炎症因子的情况。结果 侧切组产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自然组(p>0.05)。结论 有生产困难征象的初产妇对盆底功能的损伤程度较大,此时应用会阴侧切可减轻对盆底功能的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生产困难初产妇炎症因子 盆底功能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患者细胞因子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炎患者9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实施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甲孕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细胞因子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实施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4、MMP-9变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L-4、IL-10变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炎治疗中应用甲孕酮联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有效对炎症进行控制,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子宫内膜炎;甲孕酮;甲硝唑;左氧氟沙星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aprogesteronecombinedduplexantibioticsonthecytokinesofpatientswithendometritis.MethodstochoosebetweenSepGtember2014andOctober2014endometritisofourhospital,95casesofpatients,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wogroups,observaGtiongroup48casesandcontrolgroupin47cases,bothgroupsaccordingtotheresultsofbacterialcultureanddrugsensitivetest,theimplementationofmetronGidazolecombinedlevofloxacintreatment,onthisbasis,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toimplementaprogestintreatment,treatmenteffectoftwogroupsofpaGtientsandtoobserveandanalyzethechangesofcytokines.Resultsaftertreatment,theimplementationofdifferent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IL-4,MMP-9level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ILIL-4-10levelsa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treatmenteffectivenessissuperiortothe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patients,thedifferenc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inendometritistreatmKeenytawpoprldisedaprogesteronecombinedtherapywithmetronidazole,levofloxacin,caneffectivelytocontrolinflammation,worthyofpromotionofuse.endometritis.Aprogesterone;Metronidazole.levofloxacin中图分类号R71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0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运用糖皮质激素展开治疗对其神经内分泌因子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并实施相关诊治处理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处理基础上增添应用糖皮质激素实施救治。观察并比较两组给予治疗措施前后醛固酮水平、血浆皮质醇水平、内皮素水平、心房钠尿肽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心房钠尿肽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醛固酮水平、血浆皮质醇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改善趋势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房钠尿肽水平改善趋势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显著改善趋势,且观察组改善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运用糖皮质激素展开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具有显著影响结果,尤其是血浆皮质醇水平,同时对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及重要意义。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心力衰竭 神经内分泌因子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50名患者展开研究,均为慢性肛裂患者,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分组后,有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两组,前组给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后组给予传统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肛管直径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患者的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免疫球蛋白E(lgE)水平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慢性肛裂患者的治疗中,在保证治疗效果,提高肛管直径的同时,降低了炎症因子水平,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对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更佳确切。

  • 标签: 改良纵切横缝术 慢性肛裂 临床应用效果 炎性因子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式及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方式,分析其对凝血因子影响。方法:抽取进行输血治疗的 120例患者,以是否实施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为依据展开分组, 61例未实施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控制前), 59例实施了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控制后),统计、观察其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凝血因子的指标差异。结果:控制后,有 1例写错血型, 4例输血未核对,而控制前有 8例写错血型, 13例输血未核对, 5例未实施二人查对, 1例采错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控制后,有 6例严重过敏,而控制前有 9例血液污染, 4例急性溶血反应, 18例严重过敏及 1例急性肺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控制后,患者凝血酶原( 12.10±1.30) s,纤维蛋白原( 2.67±0.78) g/L,控制前,凝血酶原( 10.08±0.34) s,纤维蛋白原( 1.88±1.01)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及输血安全进行控制能有效控制输血质量及输血安全,减少输血及检验过程中由于检验不到位及控制力度不够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凝血因子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凝血因子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ABO血型、性别、年龄对血浆成分中Ⅷ因子活性(FⅧ)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心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和去冷沉淀血浆,检测献血者ABO血型、冷沉淀凝血因子与去冷沉淀血浆中Ⅷ因子活性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采用t检验,LSD法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Ⅷ水平以A型、B型组明显高于O型组(P〈0.001),去冷沉淀血浆中FⅧ水平以A型、O型组明显低于B型组(P〈0.01).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IB水平以女性组明显高于男性组(P〈0.005),去冷沉淀血浆中FIB水平以女性组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去冷沉淀血浆中FⅧ水平以〉30岁人群明显高于≤30岁人群(P〈0.05),去冷沉淀血浆中FIB水平以〉30岁人群明显高于≤30岁人群(P〈0.001).结论血型是冷沉淀凝血因子和去冷沉淀血浆中FⅧ水平的影响因素,B型含量均是最高.ABO血型对冷沉淀凝血因子和去冷沉淀血浆中FIB水平无影响.性别是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Ⅷ和FIB水平的影响因素,也是去冷沉淀血浆中FIB水平的影响因素,且女性组高于男性组.年龄是去冷沉淀血浆中FⅧ和FIB水平的影响因素,适龄献血人群中〉30岁组明显高于≤30岁组.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去冷沉淀血浆 Ⅷ因子 纤维蛋白原 血型 性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辅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研究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选择70例,用数字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胶囊)和治疗组(增加前列地尔辅助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相比较用药后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