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开展心理健康干预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某院外科进行护理的60名实习生纳入到本研究,筛选出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个人干预、团体干预、家庭健康干预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分析干预前后实习生心理情况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本组实习生强迫、抑郁、躯体化、敌对、焦虑、偏执情绪均得到显著的好转,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减轻实习生的负面情绪,提高实习质量,这一健康教育措施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 心理健康干预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共62例,对其进行饮食、低血糖、用药、并发症、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宣教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显著降低(t=2.47,5.19,2.06,P﹤0.01)。结论康复教育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康复疗效。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在60分以上的(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0%),对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2.00%)明显好于对照组(54.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高血压患者对疾病不了解,不能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将健康教育应用到对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护理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利于对患者的治疗工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市某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开展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对社区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文化水平和居民经济水平与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健康行为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加大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力度,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用相应的方式施教。

  • 标签: 社区居民 口腔健康知识 行为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口腔保健中的心态。方法随机选取老年人和年轻人各70人,调查两个群体中的满意程度、就诊率和心态。结果老年组人员在服务满意、技术满意和诊室满意方面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环境和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就诊率高于非老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保健心态方面不如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口腔工作能够提升群体的保健意识和健康心态。

  • 标签: 老年人 年轻人 口腔 心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体检中心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省2010年5月~2014年5月健康体检中心的相关资料及文献,对当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和研究。结果健康体检中心存在的共性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方法的对策,促使了体检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有效提升,并维护了体检中心的形象。结论加强对健康体检中心相关共性问题的研究和处理,积极采取解决措施以促使体检工作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体检中心的稳定发展。

  • 标签: 健康体检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信互动的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儿童保健中的效果。方法在应人石社区中选取90名儿童家长,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5名。参照组儿童家长采用普通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患儿家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微信互动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比两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疾病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儿家长在接受微信互动式的健康教育之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实验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的疾病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互动式的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的认知,从而提升患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的参与意识,提高儿童对疾病的预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微信式互动 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所起到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在我中心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疾病的社区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高血压社区干预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2年后,干预组的高血压知识和防治观念有较大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指标及行为模式与入组时及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应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社区 慢性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患者50例为试验组,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和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根据品管圈活动方案,对患者治疗的不同时期进行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周期为6个月。结果经品管圈管理活动后,试验组支气管哮喘有效控制率为80.00%,完全控制率为52.00%;对照组分别为62.00%,22.00%,且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遵医嘱用药情况、疾病复发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较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质量和护士工作积极性。

  • 标签: 品管圈 支气管哮喘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应用价值,健康指导受检者,给出合理的生活建议。方法对体检筛选出的81例肝血管瘤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参加体检的3029例人群中检出肝血管瘤81例,检出率2.67%。其中女59例,检出率1.94%,男22例,检出率0.73%。30岁以下13例,检出率2.74%,30岁~60岁51例,检出率2.67%,60岁以上17例,检出率2.64%。结论B超对肝血管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符合率,其快捷、无创等优点便于临床给出相关院外指导意见。

  • 标签: 肝血管瘤 B超 诊断分析 院外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表,及时告知患者化验异常情况,并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表,分析危急值报告结果,查找原因,进行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管理。结果通过对危急值的关注,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一个月后复查同项目的危急值报告例次明显较少。结论危急值报告反馈表是对血液透析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补充,使患者能够及时知晓异常甚至危及生命的化验结果,使护士能够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了医技护患的四方合作,减少了透析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危急值 反馈表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根据JCI第5版标准中患者与家属教育的要求和可衡量要素,由医疗团队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无缝隙健康教育,保障诊疗安全。通过我院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实施标准化医患教育模式,达到健康教育同质化目的。

  • 标签: JCI 患者 家属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测评解放军某部队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筛选出年龄在28~35岁,平均年龄30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军官200名,分别与2013年和2015年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结果第一次测评初步筛选出心理状态不稳定军官4人,通过干预在第二次测试中有3名军官测评数值均为阴性。结论对于个体样本阳性人员通过干预,在有利因素的影响下,可以改变其Tp心理变态倾向(精神质),Tn量表情绪的稳定性(神经质)的数值,提高心理稳定性。

  • 标签: 军官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合理的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方法对42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进行规律康复锻炼。在健康教育、适度康复锻炼前后时期,分别进行疾病认知(BCKQ)、静息肺功能测定、6min步行试验(6MWT)、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对比教育及锻炼前后指标的变化。结果肺功能测定(FEV1%pred)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BCKQ评分较前有显著改善(P<0.01);患者6MWT及CAT评分较前有改善(P<0.05)。结论通过系统合理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规律锻炼,可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依从性,改善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教育 心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基础性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根据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及生存率,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性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小于对照组,生存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基础性疾病的认知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协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制约因素及其相应对策。方法以人为本,既要看病,更要关注人;以消费者为中心,需求为导向;以健康为中心,有责任保护促进健康。结果真正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诊疗模式,在接诊中发现/解决健康问题。结论实现了全科医生个性化、精细化、负责式的慢性病系统管理,将病人培养成为慢性病管理的合作者。

  • 标签: 社区全科医生 慢性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且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在干预前后患者的SCL-90因子分与健康信念调查结果。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及敌对等SCL-90因子分较于干预前显著改善;且干预后患者医护人员信任度、疾病重视程度及服药重要性了解程度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健康教育,预后效果良好,可临床推广采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根据住院床号奇偶性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而言,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系统健康教育 护理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