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中期因子(sMK)在正常子宫内膜组(NE)、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组(EIN)、子宫内膜腺癌组(EC)中的表达,探讨中期因子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方面的关系和意义。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中期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选择性深低温对猴脑结构和神经元微管蛋白MAP-2表达的的影响。方法4-10岁健康恒河猴8只,随机分为2组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冷灌注组(简称深低温组,n=5),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常温灌注组(简称常温组,n=3)。常温下临时阻断双侧颈部血管10分钟后,通过一侧颈内动脉冷灌注,同侧颈内静脉回流,阻断其它颈部血管,建立选择性脑局部体外循环通路,降低脑温至18℃,60min恢复脑血流,实验动物自然复苏。脑组织多取材石蜡包埋切片行光镜检查及MAP-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深低温组脑组织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常温组示神经细胞溶解坏死。常温组与深低温比较,MAP-2表达下降(P<0.01);结论选择性深低温能够降神经元Map-2的崩解从而减少脑缺血对神经元的破坏作用。

  • 标签: 脑保护 恒河猴 低温 复苏 神经元微管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膜聚糖(Lumica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44例前列腺癌组织和1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Lumican在前列腺癌组织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Lumica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正常前列腺组织与为40.0%(6/15)和75.0%(33/44);在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前列腺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can在Ⅰ期+Ⅱ期和Ⅲ期+Ⅳ期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2.1%(8/19)和76.0%(19/25);在有远处转移和无远处转移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5.7%(12/14)和53.3%(1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mica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其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

  • 标签: 基膜聚糖 前列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caten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9例大肠癌癌组织及27例癌旁正常组织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与大肠癌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49例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与大肠癌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结论β-catenin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大肠癌 &beta -cateni
  • 简介:摘要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属于Ⅰ型变态反应。AR病理过程中涉及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组织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合成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与炎性介质。目前AR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白细胞介素是近些年研究的主要着眼点,对其进一步研究将为AR的防治带来新方案。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白细胞介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对肿瘤组织MMPs和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11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和艾迪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两组肿瘤组织MMPs和TIMPs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7.14%,对照组有效率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Ridit=11.475,P=0.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治疗后,两组患者MMPs和TIMPs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MMP-9、TIMP-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2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原发性肝癌具有明显疗效,其抑制机理可能是通过影响MMPs和TIMPs蛋白表达实现的。

  • 标签: 艾迪注射液 肝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P75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75mRNA表达水平。结果⑴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P75mRNA的表达。⑵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⑶P75基因表达与Dukes分期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无明显相关,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无关。结论P75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诱导的凋亡可能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发展。P75基因表达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 标签: 结直肠癌 P75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肠钙粘连蛋白(LI-cadherin)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35例肝癌组织、31例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LI-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LI-cadherin在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8.6%(24/3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2.6%(7/31)和正常组织(0/10)(P<0.05);LI-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LI-cadherin在原发性肝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的直径、门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提示其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LI-cadherin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钩藤碱在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对纹状体多巴胺(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首先从中药钩藤中分离提取出钩藤碱。其次采用脑内定位注射6-OHDA制备部分损伤PD大鼠模型,采用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钩藤碱组来进行分析。用生化法对大鼠脑中DA、及血清中SOD、MDA活性进行测定,分析钩藤碱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给药30天后,钩藤碱组DA水平密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在SOD水平方面,钩藤碱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而钩藤碱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组(P<0.05)。结论钩藤碱对帕金森大鼠脑内SOD、DA、MDA表达的具有调节作用,提示其作为帕金森症的治疗或者预防药物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 标签: 钩藤碱 帕金森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蛋白在162例宫颈良性病变、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Ⅲ级)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和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宫颈良性病变中P16表达率为0%,CINⅠ中P16表达率为78.4%且多为点灶状表达,CINⅡ-Ⅲ中P16表达率100%且多为带状或弥漫强阳性表达,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P16可以作为宫颈良性病变、CINⅠ及CINⅡ-Ⅲ之间鉴别诊断的一个有用的标记物。

  • 标签: P16蛋白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Ki-6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0例OSCC和20例正常口腔粘膜(NOM)中VEGF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和Ki-67在OSCC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NO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Ki-67阳性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OSCC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同时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和Ki-67在OSCC中高表达,两者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有关。

  • 标签: VEGF Ki-67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患者尿液炎症细胞因子变化以及氧化应激在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5例草酸钙结石住院患者,随机挑选25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的晨尿,分别运用ELLISA法和TBA法检测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胎球蛋白-A(Fetuin-A)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MCP-1在结石组含量为212.45(59.24,673.50)pg/mgcr,在对照组为74.36(22.45,203.57)pg/mgcr,结石组高于对照组(P<0.05);胎球蛋白-A在结石组为320.80(42.28,1819.85)ng/mgcr,在对照组为787.94(187.03,3269.17)ng/mgcr,结石组低于对照组(P<0.05);MDA在结石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石组尿液MCP-1和MDA不相关,r=0.045,P>0.05;胎球蛋白-A和MDA不相关,r=-0.016,P>0.05。结论尿液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和氧化应激损伤可能在肾结石形成中起作用,但是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未参与尿液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

  • 标签: 肾结石 MCP-1 胎球蛋白-A MDA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干扰miR-150表达对鼻咽癌细胞5-8F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将miR-150抑制剂转染5-8F,以无关序列抑制剂作为阴性对照。采用qRT-PCR技术验证miR-150抑制剂转染细胞中miR-150的表达水平;通过MTS法实验观察miR-150表达下调对5-8F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miR-150抑制剂的5-8F细胞中miR-150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并且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表明转染miR-150抑制剂能显著降低5-8F细胞中miR-150的表达。转染miR-150抑制剂的5-8F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增殖速度明显减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miR-150能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它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miR-150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SP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39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和18例非白血病患儿的骨髓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儿童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29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8.27%,10例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骨髓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均较对照组(11.11%)明显增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诱导缓解化疗后29例ALL患儿及10例ANLL患儿骨髓组织中的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中高表达,诱导缓解化疗后其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提示Livin蛋白的表达和急性白血病的发展、转归和对化疗的反应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Livin 凋亡抑制蛋白 急性 白血病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IL-18蛋白在EMs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探讨IL-18在EMs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例EMs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和19例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IL-18蛋白在所有标本中均有表达,见于正常子宫内膜、EMs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和大部分间质细胞。异位内膜间质细胞表达的IL-18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EMs在位内膜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表达的IL-18蛋白在对照组子宫内膜、EMs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IL-18蛋白在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表达分泌期显著高于增生期,而在EMs在位内膜分泌期和增生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异位内膜间质细胞高表达IL-18蛋白可能是内异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IL-18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ER、PR、HER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1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病理检查并经实验室检验确定PR、ER、HER-2等受体表达情况,利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探讨PR、ER、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受体表达类型以ER(+)/HER-2(-)/PR(+)所占比例最高(52.73%)(P<0.05);病理分型中以浸润性导管癌所占比例最高(80.00%)(P<0.05);ER(+)/HER-2(-)/PR(+)患者非浸润性导管癌所占比例(27.78%)显著高于其他受体分型(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PR、ER、HER-2受体表达情况与病理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病理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人胶质瘤中FHIT蛋白、KI-67抗原的表达从而探讨FHIT蛋白、KI-67抗原的相关性及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67例人脑胶质细胞瘤标本的存档石蜡组织切片,分为四组I级17例,Ⅱ级16例,Ⅲ级17例,Ⅳ级17例。将I、Ⅱ级归为低度恶性胶质瘤组,Ⅲ、Ⅳ级归为高度恶性度胶质瘤组;选取由非肿瘤患者内减压术中取得10例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组。采用PV-9000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FHIT、KI-67在67例不同恶性度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而KI-67抗原未见有阳性表达;FHIT蛋白和KI-67抗原在67例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76%和83.58%。其中在低度和高度恶性胶质瘤组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61%和35.29%,差别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度和高度恶性胶质瘤组中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3%和93.94%,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胶质瘤I级、II级、III级、IV级KI-67标记指数的x-±s分别为1.44±1.32%、6.38±1.59%、15.89±2.07%、23.61±2.9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级别胶质瘤中FHIT蛋白表达强度两两比较I级与III级、I级与IV级、II级与IV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胶质瘤中ki-67蛋白标记指数I级、II级、III级、IV级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HIT蛋白表达强度与KI-67抗原的阳性强度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0.725(P<0.05),FHIT蛋白表达强度与KI-67抗原的阳性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KI-67抗原可以作为临床检测胶质瘤的重要指标,KI-67抗原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相关;FHIT蛋白其表达的下降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FHIT基因可能参与了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调节。

  • 标签: 胶质瘤 脆性组胺三联体基因 核增殖抗原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应激(chronicmildstress,CMS)抑郁模型大鼠局部脑区RES1(RattshomologofzebrafishES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合行为学改变,探讨RES1基因在抑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抑郁的发病机理。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应激模型组,利用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刺激,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行为学表现。提取大脑海马组织中的RNA,以GAPDH为内参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鼠大脑海马内RES1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活动能力下降,兴趣丧失,与临床抑郁症的精神抑制症状相似。模型组RES1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1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RES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ax、Bcl-2蛋白在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7例LACC组织中化疗前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47例LACC中,NACT有效率为72.3%,CR为14.9%。②化疗前,Bax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36.2%。临床有效及无效病例中,Ba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肿瘤低分化患者中Bax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高中分化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在年龄、病灶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Bcl-2表达在各临床病理参数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静脉化疗对LACC有效,Bax蛋白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预测和判定NACT疗效的指标。

  • 标签: 宫颈肿瘤 化疗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ET-1、VEGF、eNOS表达,探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患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心脏彩超评估PASP,据PASP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12)、轻度PAH组(n=12)、中度PAH组(n=12)、重度PAH组(n=12)。应用ELISA法进行血清ET-1、VEGF、eNOS检测,统计、分析血清ET-1、VEGF、eNOS与肺动脉压改变关系。结果各组血清ET-1、VEGF、eNOS比较,轻度、中度、重度PAH组各指标均呈逐渐增高,中度、重度PAH组各指标较正常组均增高,血清VEGF轻度PAH组较正常组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重度PAH组RA、RV较正常组和轻度PAH组增大。结论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随着PASP增高,血清ET-1、VEGF、eNOS表达增加,且与PASP存在正相关;ET-1、VEGF、eNOS参与PAH的形成,三者可能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 标签: 先心病 肺动脉高压 ET-1 VEGF e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