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B超对肝硬化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50例肝硬化脉高压患者,本组患者均接受腹部B超诊断及电子胃镜相关检查。对本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诊断情况。结果腹部B超脾静脉内径增大检出率为60.0%,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大检出率为64.0%,脾脏增厚检出率为70.0%;以胃镜检查结果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部B超诊断脾静脉内径增大、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大、脾脏增厚与其诊断情况与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腹部B超诊断肝硬化脉高压,效果显著,其诊断情况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肝硬化门脉高压 腹部B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源性脉高压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胰源性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手段。结果本组共20例,慢性胰腺炎引起17例(85%),胰腺肿瘤2例(10%),胰腺囊肿1例(5%)。行手术治疗17例,单纯脾切除3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1例,脾切除术加胰体尾切除术2例,脾切除术加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1例。余者行脾动脉栓塞2例,单纯内镜血管结扎1例。2例胰腺肿瘤患者均于出院后10个月到26个月内死亡,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再出现脉高压症。结论手术是胰源性脉高压症的首要治疗手段。正确诊断,及时处理胰腺原发疾病及其并发症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 标签: 胰源性 门脉高压症 胰腺疾病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巴派特辅助治疗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脉高压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泮托拉唑、普奈洛尔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治疗;对照组用泮托拉唑、普奈洛尔常规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胃粘膜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胃粘膜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巴派特治疗脉高压性胃病有较好的疗效,它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粘膜修复,降低出血的风险。

  • 标签: 瑞巴派特 门脉高压性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门洞胰岛素进行治疗,持续患者注射胰岛素直到分娩。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观察数据差异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3.33%(2例),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6.7%(10例),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冬胰岛素对血糖进行调节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低血糖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作为药物利用的评价指标,对某院2011—2013年诊麻醉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麻醉药品的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及芬太尼透皮贴;主要用于癌症止痛。吗啡注射液及哌替啶注射液的DUI=1,羟考酮缓释片、可待因片、芬太尼透皮贴吗啡缓释片的DUI<1。可待因片用量最少。结论该院能合理使用麻醉药品,主要用于晚期癌症镇痛及急性疼痛。

  • 标签: 麻醉药品 限定日剂量 药物利用指数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痛风患者易患皮下痛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痛风患者80例随机进行分组,无痛风患者39例为对照组,痛风患者41例为研究组。分析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及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血压、初诊年龄、受累关节数、体重指数、血肌酐、病程以及血尿酸等差异显著(P<0.05)。而患者在饮酒、吸烟史、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痛风家族史等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皮下痛风危险因素有受累关节数、病程、舒张压痛风发作累及上肢关节、血尿酸等,保护因素为规律运动和体重指数。结论痛风患者关节受累数目多,病程长,肾结石,血尿酸水平高等出现痛风概率高,因此需积极干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疗效。

  • 标签: 痛风 皮下痛风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杏甘汤治疗儿童肺热咳喘疗效方法对40例门诊、35例住院患儿给予麻杏甘汤加减治疗。单用麻杏甘汤加减治疗25例,病情较重者50例麻杏甘汤加减治疗同时选用敏感抗生素,根据实验室结果适当调整用药。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化痰、平喘,维持水电质平衡必要时吸氧,选用敏感抗生素,可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对症处理。7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运用麻杏甘汤加减治疗75例患儿中,痊愈31例,好转43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6%。而对照组痊愈23例,好转43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88%。结论麻杏甘汤治疗儿童肺热咳喘疗效显著。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肺热咳喘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麻醉前后摆放截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妇科手术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7例患者麻醉后摆放截位为对照组,57例患者麻醉前摆放截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安置体位所需时间、安置体位所需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舒适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摆放截位有助于提高妇科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能够节省安置体位所需时间和操作人数,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妇科手术 麻醉 截石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杏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1组和2组,各40例。1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2组给予麻杏甘汤加减。结果1组总有效率为75%,2组总有效率为87.5%,且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复发率优于1组(P<0.05)。结论麻杏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不仅能提高疗效,且能减少复发率。

  • 标签: 小儿肺炎 麻杏石甘汤 加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脱散治疗婴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婴儿腹泻患儿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蒙脱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呕吐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散治疗婴儿腹泻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大便性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蒙脱石散 婴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截位在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腔镜手术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保持仰卧位,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保持截位,对两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进行探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92.9±7.15)min、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7.65±1.32)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25%)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134.3±8.55)min、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5.70±1.75)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3.7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腔镜手术中,采用膀胱截位的手术效果较好,为医生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腔镜手术 膀胱截石位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管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其中实验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首次治愈率及无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管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管石复位 良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观察椒感冒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内三科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66例感冒后咳嗽患者,将66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止嗽散治疗,治疗组采用椒感冒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椒感冒汤治疗组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感冒后咳嗽治愈率。结论椒感冒汤对于治疗感冒后咳嗽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病程,提升患者预后情况,可以在临床治疗上面推广使用。

  • 标签: 感冒后咳嗽 石椒感冒汤 止嗽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急诊尿症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收录的200例急诊尿症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尿症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疼痛耐受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急诊尿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是可行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度,并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尿石症 护理干预 诊治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杏甘汤加味对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肺炎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实验组采用麻杏甘汤加味进行治疗,每日一剂,疗程为6至9日。结果对照组痊愈患者为20例,好转患者为5例,无效患者为15例,治愈率为63%;实验组痊愈患者为32例,好转患者为6例,无效患者为2例,治愈率为95%。结论麻杏甘汤加味对肺炎的诊治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中药 炎症 肺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病人行微创经皮肾镜取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2月——2012年6月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58例,实施经皮肾镜取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结果5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术中未见大出血和严重心肺方面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0.5h—6h,平均2h,出血量50—650ml,治愈52例,一次性治愈率为91.37%,剩下6例于一周后经造瘘管取后治愈,总共住院时间5—11d,平均7d,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操作步骤,才能与手术医生、患者共同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 手术配合 巡回护士 器械护士 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