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前瞻性主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护理满意度为7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前瞻性主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对策。

  • 标签: 前瞻性主动护理 手术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腹主动脉瘤伴随结肠癌的策略与疗效。方法选择10例腹主动脉瘤伴随结肠癌的病患,根据患者状况,选择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0例患者中8例行腹主动脉瘤与结肠癌同期根治切除治疗,平均手术用时3.9h,平均出血量398ml,全部症状好转。另2例先行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术后第2d再实施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后1例发生胃瘫症状,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6个月~2年,未有肿瘤复发或者转移患者。结论临床医师采用同期手术方案为腹主动脉瘤伴随结肠癌病患施治,或在腹主动脉瘤术后择期进行结肠癌治疗,均较为安全、有效,医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两种方法加以选用。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结肠癌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一例IMH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CTA可以显示IMH典型形态学改变。结论IMH具有特异影像学特征,CTA可以满足诊断需要。

  • 标签: 主动脉壁内血肿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主动脉壁内血肿MRI和CT的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寻找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主动脉壁内血肿和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诊断和分析的患者68例,在病人安全的情况下先做磁共振平扫,再做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主要分析患者的CT和MRI特点,同时,对比二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68例患者中主动脉壁内血肿4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26例,主动脉壁内血肿表现为主动脉壁环形增厚、新月形增厚,或二者同时存在,部分患者主动脉壁溃疡形成;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内膜移位、真假腔形成及内膜的破口;由此可见内膜片和真假腔形成、内膜的破口是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壁内血肿鉴别诊断的依据。增强CT和MRI对于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100%和78.57%。两种方法的准确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快速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患者主动脉壁内血肿和主动脉夹层,有利于患者的确诊和治疗;磁共振平扫容易漏诊较小的壁内血肿及小的内膜破口;磁共振检查较慢,也不适宜在危重的患者中使用。但磁共振检查无毒、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对于孕妇、碘造影剂过敏者、肾功能不全者,磁共振检查也是最最佳的选择。

  • 标签: 主动脉壁内血肿 主动脉夹层 影像学诊断 CT MRI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彩超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价值。方法对彩超诊断的2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彩超能够敏感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剥离的内膜、剥离的范围及血流的改变,并对其进行分析。结论彩超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观察等优点,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成为临床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彩超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报告1例双主动脉弓患儿的术后监护。术后关键在于维持患儿循环稳定,充分镇静,做好呼吸道护理,观察有无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儿5天后恢复良好,出监护室。

  • 标签: 双主动脉弓 术后监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6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植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案例研究。结果通过术前和术后及时有效地护理干预,2~3周后均可度过危险期并康复出院,术后治愈率为100%。结论加强对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大大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植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其中43例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称为对照组;44例患者采取腔内修复术,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一般情况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ICU观察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时间短、出血少、预后快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干预 肝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与安全性,总结诊疗经验。方法选取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2.5%,停药3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25%,对照组复发率66.7%,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不易反复。

  • 标签: 当归饮子 慢性荨麻疹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22例为试验组,在检测封闭抗体为阴性后,采用配偶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联合黄体酮保胎治疗;对照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单纯采取黄体酮支持治疗。以活胎分娩率判断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过程中共制备丈夫淋巴细胞对本组病例均进行皮下接种,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已正常分娩78例(63.9%),妊娠16周以上33例(27.0%),妊娠16周以前流产11例(9.0%)。对照组已正常分娩23例(23%),妊娠16周以上17例(17.0%),妊娠16周以前流产61例(61.0%)。结论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主动免疫疗法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对于提高妊娠成功率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主动免疫 复发性流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在医学生理学的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观念,教师多想一些途径让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绘图比赛就是比较好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生理学 主动性 建构 绘图比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CTA扫描方法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4月到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抽取50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使用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结果本组患者DeBakey分型如下Ⅰ型17例,Ⅱ型9例,Ⅲ型24例;重要分支血管受累患者有11例,主动脉扩张、硬化、形态不规则和各段管径比率不均匀者42例。结论全程CTA扫描可明确患者主动脉夹层分型,并了解其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以及器官受累情况,从而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全程CTA扫描 诊断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A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5例主动脉夹层中其中DeBakeyⅠ型16例,Ⅱ型4例,Ⅲ型45例。65例AD患者均明确显示了撕裂内膜片及真、假腔,真、假腔平均强化CT值分别为(312.4±79.1)HU、(297.0±93.1)HU。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无创性快速、准确的诊断各型主动脉夹层,能够清晰、直观的为临床大夫提供优质的图像,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64层 CT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取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后的VAS评分及切口出血量均明显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及切口出血量分别为1.6±1.0分、120.4±37.5ml,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48.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且患者疼痛减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 支架植入术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舒芬太尼镇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07年1月-2012年7月收治5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病历回顾性分析。患者进入ICU后采取以枸橼酸钠舒芬太尼为基础的镇痛方案,对于焦虑、躁动患者配合使用咪达唑仑治疗,每2小时测评镇静镇痛评分,调节药物用量以达到有效镇痛。并通过每小时监测并记录呼吸(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a02),定时监测血气分析等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安静配合治疗,呼吸循环稳定,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满意,但应考虑病人对镇痛药耐受性的个体差异,为患者制定镇静镇痛治疗计划和镇痛目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镇静镇痛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胸腹主动脉夹层中采取胸腹血管CTA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3例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均予以胸腹血管CTA诊断检查,分析胸腹血管CTA检查检出率、特异度、敏感度。结果经胸腹血管CTA检查之后有42例呈现主动脉夹层内分支血管、破口部位、膜瓣受累以及真假腔等现象。CTA诊断检出率为97.67%、特异度95.34%、敏感度,CTA诊断与术中所见一致率比较高。结论将胸腹血管CTA应用于诊断胸腹主动脉夹层中效果显著,可以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胸腹血管CTA 胸腹主动脉夹层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