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健脾理肠片系“真人养脏汤”加减而成。实验研究表明,该方能明显改善大黄所致脾虚症状,减轻大黄、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程度,并有强壮、抗炎、镇痛、止血作用。

  • 标签: 健脾理肠片 脾虚 腹泻 镇痛 抗炎
  • 简介:目的:研究毛冬青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内在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毛冬青药材指纹图谱HPLC-UV分析条件如下:Lichrospher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不同来源9个毛冬青样品与对照药材相比,除3个样品具有相似的指纹图谱外,其余样品指纹图谱差异较大。对照药材显示16个主要色谱峰,通过对各色谱峰紫外光谱数据分析并与对照品比较:4、6、7、10、12、13、14、16号峰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4,4′-O-β-D-双葡萄苷(liriodendin)、广玉兰赖宁苷C(magnoleninC)、无梗五加苷B(acanthosideB)、冬青苷O(ilexosideO)、毛冬青皂苷B2(ilexsaponinB2)、毛冬青皂苷A1(ilexsaponinA1)、毛冬青皂苷B1(ilexsaponinB1)和冬青素A(ilexgeninA)。根据色谱峰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可将毛冬青药材指纹图谱分为2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保留时间为5~35min,共9个主要色谱峰,主要为木脂素类成分;保留时间在35~80min色谱峰为第2区,共7个主要峰,多为皂苷类类成分。结论:所建立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作为毛冬青药材内在质量控制有效方法

  • 标签: 毛冬青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 简介:目的:系统研究蜈蚣藻活性成分。方法:使用硅胶、SephadexLH-20、ODS和HPLC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2)、3-溴-4,5-二羟基苯甲醛(3)、2-溴-4,5-二羟基苯甲醛(4)、3-溴-5-羟基-4-甲氧基苯乙酸(5)、24-羟基-乙烯基-胆甾醇(6)、3-吲哚甲酸(7)、尿嘧啶(8)、尿嘧啶核苷(9)、岩藻甾醇(10)、植醇(1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2)、硬脂酸(13)、软脂酸(14)和甘露醇(15)。结论:1~15均为首次从蜈蚣藻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蜈蚣藻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研究白马骨(Serissaserissoides)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枉层析和SephadexLH-20枉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乌苏酸(ursolicacid,Ⅰ)、左旋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Ⅱ)、右旋杜仲树脂酚((+)-medioresinol,Ⅲ)、左旋丁香树脂酚葡萄糖苷((-)-syri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Ⅳ)、去乙酰车叶草酸(10-deacetylasperulosidicacid,Ⅴ)、鸡屎藤苷酸(paederosidicacid,Ⅵ)、牡荆素(vitexin,Ⅶ)、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Ⅷ)和D-甘露醇(D—mannitol,Ⅸ)、阻谷甾醇(β-sitosterol,X)。结论:化合物Ⅰ~Ⅸ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白马骨 木脂素 环烯醚萜苷
  • 简介:提要淫羊藿ig10g/kg、20g/kg能明显改善由氢化考松所致阳虚证大鼠体症,使前列腺-贮精囊、提肛肌-海绵球肌、子宫、肾上腺及胸腺重量明显增加·并能提高睾丸酮、雌二醇水平。

  • 标签: 淫羊藿 大鼠 性腺功能 体症 氢化考的松 阳虚证
  • 简介:目的:探讨金贝口服液对博来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金贝口服液治疗肺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贝口服液1.8ml/只、3.6ml/只、7.2ml/只剂量组,模型组和金贝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5mg/kg构建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造模7天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金贝口服液各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造模28天后处死所有动物。取肺组织病理切片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衍生长因子(PDGF)表达情况,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上皮细胞黏蛋白-E(E-cadherin)、胶原蛋白I(CollagenI)、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金贝口服液各组肺组织炎症与纤维化程度均减轻;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HYP、TGF-β、TNF-α与PDGF含量明显升高,CollagenI、α-SMA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金贝口服液各组大鼠肺组织HYP、TGF-β、TNF-α与PDGF含量明显降低,CollagenI、α-SMA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金贝口服液对博来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具有明显治疗作用,能显著降低肺组织中HYP、TGF-β、TNF-α与PDGF含量,有效调节E-cadherin、CollagenI、α-SMA与Vimentin蛋白水平表达,并呈现一定量效关系。

  • 标签: 金贝口服液 博莱霉素 肺纤维化 纤维化相关因子
  • 简介:同仁堂在300多年发展长河中,历经清朝九代变迁,闯过民国战乱,一直发展到改革开放今天,其产品融入了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精髓,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这是同仁堂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同仁堂已由解放初期前店后厂作坊式企业,发展成为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大型企业集团,1996年经股份制改造上市后,又组建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在全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综合排序名列前茅。从同仁堂发展历史实践,我们体会到产品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至关重要。

  • 标签: 同仁堂 产品文化 地位与作用 市场竞争 炮炙 北京同仁堂
  • 简介:目的:研究黄山药(DioscoreapanthaicaPrainetBurkill)化学成分,寻找新活性物质.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C27甾体皂苷,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呋甾烷-5-烯-3β,22ξ,26-三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protobiosideⅠ),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呋甾烷-5-烯-3β,22ξ,26-三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deltosideⅡ),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呋甾烷-5-烯-3β,22ξ,26-三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Ⅲ).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与文献报道从该植物中分到化合物进行比较,认为文献报道化合物可能为药材久放后酶解产物或提取分离过程中的人工产物.

  • 标签: 黄山药 C27甾体皂苷 化学成分 中药
  • 简介:目的:观察高糖对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及黄芪甲苷(ASIV)对心肌细胞保护机制。方法:培养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用33.3mmol/L葡萄糖诱导心肌细胞,观察不同浓度黄芪甲苷(20μmol/L、40μmol/L、80μmol/L)和NOX4抑制剂apocynin(100μmol/L)对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影响。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DHE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性氧簇(ROS)含量,使用试剂盒定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中NOX4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受到损伤,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内ROS、MDA生成增加,SOD、GSH-Px活力下降。高糖+黄芪甲苷(20μmol/L、40μmol/L、80μmol/L)各组和高糖+NOX4抑制剂apocynin(100μmol/L)组均能有效抑制高糖对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方面的损伤,表现为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内ROS、MDA表达明显下降,而SOD、GSH-Px活力显著增加,Westernblot实验结果中NOX4蛋白表达减少,且黄芪甲苷药物作用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芪甲苷能够通过减少NOX4表达抑制高糖对乳鼠心肌细胞造成氧化损伤。

  • 标签: 黄芪甲苷 APOCYNIN 高糖 心肌细胞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从红花五味子果实中寻找活性代谢产物,研究其抗HIV—1活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合胞体抑制、HIV-1感染细胞保护、HIV—1p24抗原测定、融合阻断、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活性分析实验,检测分离化合物抗HIV—1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一结果:红花五味子甲素能够抑制病毒诱导合胞体形成,保护病毒感染细胞,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对HIV-1感染细胞与正常CD4^+细胞间融合,逆转录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是红花五味子甲素不抑制病毒在慢性感染细胞中复制,也不抑制蛋白酶活性、结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红花五味子甲素,它对HIV—1病毒复制早期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天然化合物 红花五味子 红花五味子甲素 抗HIV药物 HIV-1
  • 简介:目的:研究清开灵对东莨菪碱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作用及脑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影响。方法:东莨菪碱造模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开灵20g/kg组、清开灵40g/kg、清开灵80g/kg组和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0.3g/kg组。给予容积药物或蒸馏水,每日灌胃一次,连续30天。于末次给药后30min,除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它各组注射东莨菪碱2mg/kg,20min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测试5天后处死,取其脑组织进行NO和NOS测定。结果:清开灵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所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并可以降低小鼠脑内NO含量和NOS活性。结论:清开灵能明显改善东莨菪碱所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并降低其脑内NO含量及NOS活性。

  • 标签: 清开灵 学习记忆 东莨菪碱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目的:对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法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11个化合物,其中6个香豆素类:秦皮乙素(1)、东莨菪素(2)、菊苣苷(3)、早开堇菜苷(4)、秦皮甲素(5)、双七叶内酯(6);3个黄酮类: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8)、芹菜素(9);2个甾醇类: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结论:秦皮甲素、胡萝卜苷为首次从堇菜属植物中分得;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菊苣苷、早开堇菜苷、芹菜素均为首次从紫花地丁中分得。

  • 标签: 紫花地丁 堇菜科 化学成分 香豆素
  • 简介:分析了制约中药药理学发展核心问题和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中药药理文献评价体系必要性,并初步提出了建立中药药理文献评价体系方法

  • 标签: 中药药理学 文献评价体系
  • 简介:目的:研究水茄中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和反相等柱层析材料进行分离,通过ESI-MS和NMR波谱方法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水茄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1-9)。结构分别为neochlorogenin6-O-β-D-qui-novopyranoside(1),neochlorogenin6-O-β-D-xylopyranosyl-(1→3)-β-D-quinovopyranoside(2),neochlorogenin6-O-α-L-rhamno-pyranosyl-(1→3)-β-D-quinovopyranoside(3),solagenin6-O-β-D-quinovopyranoside(4),solagenin6-O-α-L-rhamnopyranosyl-(1→3)-β-D-quinovopyranoside(5),异槲皮苷(6),芦丁(7),山柰酚(8)和槲皮素(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水茄中分离得到。

  • 标签: 水茄 皂苷 黄酮
  • 简介:目的:建立慢支紫红丸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五指毛桃、矮地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选定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可用于慢支紫红丸定性鉴别。

  • 标签: 五指毛桃 矮地茶 慢支紫红丸 薄层色谱
  • 简介:目的:研究狼毒大戟根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层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即(+)-nyasol(1),23(Z)-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2),环阿尔廷-22-烯-3β,25-二醇(3),月腺大戟素A(4),2,4-二羟基-6-甲氧基-3-醛基苯乙酮(5),α-亚麻酸(6),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7),环阿尔廷醇(8),β-谷甾醇(9),3,3’-二乙酰基-4,4’-二甲氧基-2,2’,6,6’-四羟基二苯甲烷(10),狼毒乙素(11)。结论:化合物1为该属首次分离,化合物2-6为该种植物首次分离。

  • 标签: 大戟科 狼毒大戟 化学成分 三萜 乙酰间苯三酚衍生物
  • 简介: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是广西民间长期使用茶、糖、药三位一体甜味植物,具有茶文化特征.民间饮用经验证明,甜茶有清热解毒、生津、润肺、止咳、利咽功效.甜茶含有黄酮类、二萜及其苷类、多酚类、鞣质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甜茶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炎、防龋齿、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多种药理活性成分,且安全无毒.笔者还对甜茶应用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甜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甜茶 别样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简介:生药学为一门传统而又充满生机学科,本文围绕着生药学科三大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及可持续利用”、“中药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中药品质评价及质量控制”,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当前生药学科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特别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源途径及其调控研究,中药物质基础快速、高效研究方法,中药复杂体系体内药物学研究,中药复杂体系多组分、多靶点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为现代生药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生药学 中药资源学 中药化学 中药作用机理 中药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建立中药功能药效谱。方法:通过构建中药功能-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数据库,进行数据库挖掘,建立中药功能与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对应关系。结果:中药功能用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表述即中药功能药效谱,通过相应数据库挖掘可建立中药功能药效谱。结论:中药功能药效谱可促进中药相关研究。

  • 标签: 药效谱 中药功能 数据库
  • 简介:目的:对伊桐(Itoaorientalis)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ODS柱层析分离化合物;通过MS,1DNMR和2DNMR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2,3-双-顺式亚麻酸甘油酯-1-O-β-D-半乳糖苷(1),2,3-双棕榈酸甘油酯-1-(β-D-半乳糖-(6-1)-O-α-D-半乳糖苷(2),2-)顿式亚麻酸,3-顺式亚油酸甘油酯-1-O-β-D-半乳糖(6-1)-α-D-半乳糖苷(3),3-羟基,2-顺式亚麻酸甘油酯-1-(β-D-半乳糖-(6-1)-O-α-D-半乳糖苷(4)和(3S,5R,6R,7E,9S)-megastigman-7-ene-3,5,6,9-tetrol3-O-β-D-glucopyrnoside(5)。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报道其NMR数据。

  • 标签: 大风子科 伊桐 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