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手术后形成直肠的原因和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直肠手术术后并发直肠16例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情况。结果10例病人经积极抗炎、唱外肠营养和腹膜腔冲洗引流后治愈。6例行腹膜腔冲洗和粪便转流手术治疗,其中5例术后治愈。1例行手术后,因重症感染及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腹腔镜直肠切除术应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直肠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最为重要,合理的治疗方式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合理的保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直肠外科手术 直肠瘘 临床治疗Laparoscopic assisted intestinal fistula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rectal cancer resectio
  • 简介:摘要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等优点,在补液、静脉营养支持、中心静脉监测及危重患者抢救方面应用广泛。它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效率,还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使用时,如护理不当,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堵塞和感染,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费用,若处理不当还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持续有效的导管护理是防止导管堵塞、延长置管时间最有效的方法[1]。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下肢静脉曲张是指小腿部皮肤浅表血管因淤血而扩张引起的一种病症,多与久站性职业有关。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症状有下肢胀痛,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不活动后更为明显,细的蓝色静脉血管呈弯曲扩展状。较重的下肢静脉曲张可因皮肤破损而形成溃疡,经久不愈。此病的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皮肤浅表血管 早期症状 静脉血管 皮肤破损 小腿部
  • 简介:摘要低位直肠癌传统上多采用Miles手术。患者需承受肛门改道带来身心痛苦,许多高龄患者因恐惧大便改道而放弃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术前放化疗的开展,综合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日益普及。同时,由于吻合器的使用,使低位直肠手术吻合更加便捷。但是,随着低位保肛术的开展,吻合口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一旦出现吻合口,可能需多次手术方能治愈,加重了患者生理及经济负担。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得当,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术中采取有效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院采取了“三管引流”法后,“吻合口”发生率明显降低。截止目前为止,基本上杜绝了“再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ldquo 三管引流&rdquo &ldquo 防瘘&rdquo 低位直肠 CA保肛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下肢静脉曲张术后运用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就诊的40例接受下肢静脉曲张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20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将两组接受下肢静脉曲张术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5.00%)低于对照组(35.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运动障碍Barthel指数(80.36±3.42)分和下肢FMA生活能力评分(79.53±3.55)分均高于对照组(62.53±3.88)分、(55.28±4.05)分,(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术 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