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为实施规范化新生复苏培训对降低新生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研究时间为基点,2017年8月~2019年5月实施规范化新生复苏培训定义为观察组,2015年1月~2017年7月未实施规范化新生复苏培训定义为对照组,根据实施情况比较两组新生窒息发生率和新生Apgar评分。结果实施规范化新生复苏培训后,观察组新生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我院工作人员实施规范化新生复苏培训后,新生Apgar评分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 窒息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新生实施发展性照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64例,简要分为A组(对照),B组(研究),各为32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儿的各项情况都优于A组,P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极低体重新生儿 发展性照顾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袋鼠式护理对母乳喂养、新生神经行为及新生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80新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袋鼠式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母乳喂养率及神经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的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新生护理中采用袋鼠式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让新生的机体水平得到更好的发育,促进新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母乳喂养 神经行为 新生儿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新生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新生早期预警评分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共计68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中34例新生护理期间未应用改良新生早期预警评分表;观察组中34例新生护理期间应用改良新生早期预警评分表。对比两组新生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前后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医疗干预次数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在新生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新生早期预警评分表,能够保障机体营养供应,减少新生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 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产科新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提高产科整体护理水平。方法对新生低血糖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305例新生中,诊断新生低血糖16例,发病率5.2%。结论产科病房的新生中,早期监测血糖、监测体温,早期护理干预,早期合理喂养对避免新生低血糖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低血糖 护理干预 产科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新生胆红素脑病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胆红素脑病的新生患者12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4。前者采用换血治疗的方法,后者不采取换血治疗的方法,跟踪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和血气的变化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PaO2、PaCO2以及pH三项指标上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P<0.05;两组患儿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听力障碍8例(12.5%),神经系统障碍11例(17.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听力障碍19(29.69%)和神经系统障碍32(5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运动系统评分(86.4±13.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11.1)分。组间差异,P<0.05。结论 采用换血来治疗新生胆红素脑病,远期来看可以有效降低听力障碍和神经系统障碍的发生率,有效促进患儿运动系统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胆红素脑病 远期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固定、操作方便、既能保证吸氧的效果、又能节省人力和时间、增加舒适感角度出发,结合临床实践,研制了此新生吸氧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对医护人员的操作也带来了一定便利。本文具体阐述了新生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和用途,希望可以在日后医护工作中得到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吸氧装置 制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无陪护新生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7月出生的80例新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实施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呼吸、生活状态及睡眠状态等。结果观察组新生哭闹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呼吸也从急促变为平稳,睡眠也逐渐安稳与对照组相比。结论对新生实施心理护理,能缩短其哭闹时间,改善其呼吸状况及睡眠,有利于新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无陪护新生儿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疼痛评估及其措施管理的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80例足月新生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新生的临床资料,将新生划分2组,观察组应用干预措施,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新生的疼痛评估及其措施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接受疼痛干预措施,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疼痛评估有利于干预措施的落实,临床治疗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新生的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疼痛评估 措施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新生眼底出血 (retinal hemorrhage,R H)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我院 295例自然分娩高危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RetCaM对新生进行眼底检查,根据新生出血程度分为 I、 II、 III度。记录新生出生时性别、体重、是否早产、是否窒息、是否胎儿宫内窘迫及母亲孕期、分娩时等情况。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影响新生眼底出血的临床因素。 结果:检出新生眼底出血有62例,发生率为 21.02%。其中 I度出血 23例,占 37.10%; II度出血 13例,占 20.97%; III度出血 26例,占 41.94%。其中单眼眼底出血 28例,双眼眼底出血 34例 。经过单因素分析,妊娠高血压病、新生娩出窒息、和低出生体重新生眼底出血的发生有相关性( P< 0.05)。 结论:影响新生眼底出血的高危因素有妊娠高血压病、新生娩出窒息和低出生体重,若是足月儿有以上因素应该常规进行眼底筛查。

  • 标签: 新生儿 眼底出血 临床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