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应 定点医院发热门诊 患者的 分诊 情况 。 方法: 对 2019 年 12 月 --2020 年 05 月随机抽选 定点医院发热门诊 收入的 100 例发热患者 实施数值内容调查,都予以分诊干预 。 结果: 初次筛查 10.00%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 疑似患者分诊 20.00%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 最后诊断 2.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处 CT 检测结果中存在磨玻璃样变化人数、存在流行病学史人数 较 普通发热患者 提高 ( P<0.05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 60.00% 甲型流感核酸测定或乙型流感核酸测定阳性, 20.00%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测定阳性。 结论: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应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患者实施科学分诊干预存在重要意义,有助于予以针对性对症干预 。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定点医院 发热门诊 分诊
  • 简介:摘 要:2019年年底开始出现新冠肺炎,直到现在仍然处于新冠肺炎防控阶段,给人们的日常活动等均带来重要的影响,对于新冠肺炎这一疫情,做好其防控工作对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基层防控工作是其重要内容,尤其是地方政府与基层干部,是群众依靠的“主心骨”。从2003年SARS病毒引发的“非典”疫情之后,我国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疾控能力有一定的上升,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不足,如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欠缺、防护人手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该要做好基层防控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基层疾控能力,做好新冠肺炎的防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基层疾控能力 重要性 现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优化供肝劈离流程对减少移植肝缺血型胆道病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移植肝缺血型胆道病的护理方案,研究组采取优化供肝劈离流程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移植肝缺血型胆道病的发生率;两组劈离式肝移植的手术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移植肝缺血型胆道病的发生率分别为0%、5%,两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质量改进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期的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于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期间接治的 40例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患者为此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 20例和对照组 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施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引流管拔管时间、排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列腺癌患者施行根治围手术期予以快速康复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引流管拔管时间,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围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以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2月间在我院接受钬激光碎石治疗的 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围期护理的观察组,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 P<0.05)。结论: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围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可加快拔管和肛门排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围术期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传统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在我院治疗的 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 40例,实施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 40例,实施经乳晕弧形切口行切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乳头乳晕正常率 92.5%,对照组 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瘢痕可接受率( 97.5%)、双乳基本对称率( 95%)、患者满意度( 100%)、并发症发生率( 5%),对照组分别为 72.5%、 70%、 75%、 1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美观性好等优势,符合现代女性患者对美的要求,相比于传统式,更具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手术治疗 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为早期胃癌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治疗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2017年 11月 -2019年 10月,将我院 164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 82例,为参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指标、大块切除率指标、完全切除率指标、治愈性切除率指标,以及局部复发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指标长于参照组( P< 0.05)。研究组的大块切除率指标、完全切除率指标,以及治愈性切除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局部复发率指标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为早期胃癌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肾结石患者在拟定治疗方案时候应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的疗效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肾结石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择期日期为 2019年 3月 -2020年 4月,在计算机辅助下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探究两种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干预,应用联合方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 P< 0.05);应用联合方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 P< 0.05)。结论:为确诊为肾结石患者在拟定治疗方案时候可考虑应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在患者病情治疗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减少患者的时间成本,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钬激光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接收的200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00例。参照组病人选择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在患者结石直径<1.00cm的输尿管下段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但是在输尿管上段则显著差于参照组(P<0.05)。在直径≥1.00cm时后实验组患者在输尿管上段与参照组组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输尿管下段则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钬激光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在不同情况下呈现不同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使用中需要依据患者的情况酌情选取治疗方式。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期护理 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于本院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的 66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以任意编号的形式划入研究组与参照组( n=33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比较患者的症状好转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参照组病人的症状好转率是 84.85% ,研究组病人的症状好转率是 96.97% ,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病人术后出现 1 例并发症,参照组病人术后出现 6 例并发症,参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p < 0.05 )。 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期间,辅以综合围期护理干预,可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围术期护理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体位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 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体位冲击波碎石进行治疗的 34例设为参照组,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的 34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手术时间上看,实验组结石直径小于 1cm者以及 1cm及以上者的手术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从结石排净率上看,实验组结石直径为 1cm及以上者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但两组结石直径小于 1cm者结石排净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上看,实验组高于参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结石直径在 1cm及以上者可选择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其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效果较好。

  • 标签: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中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情况。 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在我院因手术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的 6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 34 例,观察组采用穿刺护理干预措施,参照组采用一般穿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舒适度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经过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为( 3.24±0.88 )分,明显优于参照组( 2.88±1.05 )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t =13.582, P >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 91.18% ,高于参照组患者 70.59%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x2=12.586, P >0.05 )。 结论:通过对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桡动脉穿刺 舒适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使用PTA与血管内支架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19年12月,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6例,随机抽取,分2组,研究组33例,用PTA联合血管内支架,对照组33例,用PTA,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1、3、6个月踝肱指数。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的1、3、6个月踝肱指数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使用PTA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有效提高踝肱指数,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TA 血管内支架 治疗效果 踝肱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手术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ASI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手术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动脉瘤 介入栓塞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己椒苈黄汤治疗 COPD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的 COPD 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60 例作为对象, 随机分成观察 组( n=30 例 ) 和对照组( n=3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采用己椒苈黄汤治疗法。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及 FEV 1 以及肺动脉收缩压、总临床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肺动脉压及 FEV 1 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 FEV 1 均 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肺动脉收缩压、总临床症状积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收缩压、总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使用己椒苈黄汤治疗 COPD 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以降低 COPD 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 , 改善临床症状 ,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己椒苈黄汤 COPD 肺动脉高压 临床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种不同动脉采血法在肺科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 2019年 1月至 12月来我院进行动脉采血的 2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入院排序随机使用 3种不同方法进行血气标本采集。其中股动脉采血 120例次;挠动脉采血 133例次;足背动脉采血 47例次。比较三种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以及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种不同的穿刺方法,相对来说股动脉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低于其他两种采血方法,一次性采血总成功率为 91.67%;三种不同穿刺方法发生不良反应率相对来说都较低,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 10.67%。结论:足背动脉穿刺动脉取血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穿刺成功率较高 ,癖痕增生、局部血肿形成机会少 ,不良影响较少,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动脉采血法 肺科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医院疫情防控中应用新型冠状病毒(nCoV)核酸检测的有效性与实践性价值。方法:选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定点救治医疗机构2020年3月1日~4月1日期间收治并确诊的24例COVID-19患者。均行胸部CT及核酸标本检验,观察比较两种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首次检查结果:核酸检查呈阳性率为70.83%,CT检查呈阳性率为58.33%(P>0.05)。第二次复查,核酸检查呈阳性率为95.83%,明显高于CT检查呈阳性率为75.00%(P<0.05)。结论:核酸检测对于COVID-19筛查及鉴别诊断可靠性更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二次传播可能性,避免院内出现交叉感染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样本检验 核酸检测 医院疫情防控
  • 作者: 刘丽娟1 陈淑良2 张策3 田丽4 国辉5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0-10-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第20期
  • 机构: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肾内科 辽宁大连 116027 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内科 辽宁大连 116027 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部 辽宁大连 116027 4.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护理部 辽宁大连 116027 5.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口腔科 辽宁大连 116027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心理特点。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 14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与常模比较,突出心理特点,并找出干预心理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一线人员的SCL-90因子评分在人际关系、敌对性、偏执、睡眠及饮食四个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管理人员在人际关系因子分低于国内常模,而在恐怖因子分则高于国内常模(P<0.05)。更进一步比较发现,管理人员在强迫、恐怖、睡眠及饮食三个因子分均高于一线人员(P<0.05)。结论NCP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总体上无明显反应。但管理人员比一线人员在心理变化上可能更易出现问题,应该及时心理干预。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一线人员 管理人员 心理特点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患病便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因此对于一线护理人员而言,在新型冠状病毒抗“疫”中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本文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护疏导对策展开阐述。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原因 防护与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使病人尽快康复。方法通过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等方法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