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仰慕前贤惊世文,相传斗酒百篇成。胸怀壮志无施处,唯有华章留后人。采石矶旁太白楼,千秋不断才人游。

  • 标签: 太白楼 采石矶 留后 才人 世文
  • 简介:李白在盛唐士人眼中除了具有仙风道骨(是“谪仙人”)以外,就是任侠使气。吴汝宾先生说,李白人生观的特质有两条:一是“合仙侠为一人”,二是“快乐”。[1]而亦仙亦侠的体验也是李白“快乐”之源,或者至少是源头之一吧!吴汝宾以及胡适等人在20世纪20年代中叶的论著里都认为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最具仙风侠骨。此外,在现代学者中,曾毅先生也较早地注意到李白的“侠士”风骨。

  • 标签: 唐代诗人 20世纪 李白 人生观 快乐 盛唐
  • 简介:陈望道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他于上世纪30年代创办并主编的《太白》半月刊,以刊行科学性进步性的小品文为自己的任务,是一块科学与小品文联姻的处女地。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时期,刊登各种进步文章,批判文化逆流,抨击反动制度。除此之外,它还开科学小品创作之先河,积极倡导用科学与小品文联姻的方法来普及科学、反对迷信。

  • 标签: 科学小品 中国 社会活动家 小品文 语言学家 30年代
  • 简介:一张剪纸往往藏着一段优美的口传故事,一个动人的传说能够引发了无数张剪纸作品的产生,剪纸是口传文化的形象化,剪纸是口传文化的载体,二者是同根系、孪生姐妹、并蒂莲,是构成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有机体.

  • 标签: 民间剪纸 口传文化 满族文化
  • 简介: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地区后,日军一些残余部队及其眷属避入东北长白山区的浩瀚林海,直到1946年冬仍未下山,遂引起国民党、共产党和苏联等方面的关注。先行挺进东北的中共方面正确区分日人阶级、阶层,制定处理战后日本军民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日籍技术人才,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则不断派出联络人员,深入长白山区寻找残余日军,试图加以利用,结果无疾而终。

  • 标签: 招降 长白山 残余日军 档案
  • 简介:右页附图是三座山的全景对比照。左图是吉林省的长白山,右上图是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右下图是山东省无棣县的碣石山。三座山都具有穹隆冢起特立的山态,但是一比较,后两者只是矮子和侏儒。为什么将这三个相距千里的山放在一起比较?因为长白山才最有可能是《山海经·北次三经》中所载的古碣石之山,而后两座山应算是个后起的替代品。为什么这样说呢?

  • 标签: 《山海经》 长白山 吉林省 昌黎县 河北省 无棣县
  • 简介:白山派和卓是影响清代西北地区的重要的伊斯兰教派势力。本文在前人及时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检讨了清朝统一西域过程中白山派和卓家族的活动及其造成和影响,试图从整体上对这一人们所熟悉的课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以期为近代西北民族、宗教、边疆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清朝 白山派和卓 活动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