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博事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加快新形势下的丈博发展是实现从文化资源国家转变为文化产业大国的需要。

  • 标签: 文博 发展
  • 简介:观念艺术(CONCEPTUALART)在诞生之初又可叫“理想艺术”、“思索艺术”、”形而上艺术“等。观念艺术的核心是把创作者的思想带进艺术创作本身。任何艺术都是一定观念的产物.但大部分不能名为“观念艺术“。概略地说.观念艺术应是对某种特定观念的强调.或者极端化。所以,观念艺术首先是现代主义的。似乎观念艺术在诞生之初并不包括绘画.但它本身恰恰是对绘画的超越。

  • 标签: 绘画意识 观念艺术 简论 艺术创作 现代主义 形而上
  • 简介:柳川,男,1954年生于洛阳偃师,自幼习画,后深造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刘西,陈光健,陈忠志,张之光等,曾与著名画家杜滋龄、马国强、张江舟、王颢生等赴南斯拉夫、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联展和个展。

  • 标签: 文柳川 绘画艺术 个人简历 绘画风格 绘画评论
  • 简介:身体作为建构空间的重要维度之一,在20世纪以来的建筑学中呈现出众多的差异性视角,进而形成了对建筑本体的多重解读。这个现象不仅源于20世纪建筑学内部历史理论的繁荣,更呈现岀20世纪哲学、批判理论、文化研究等思想领域对建筑学的影响。以身体作为平面,我们可以切割出建筑学与20世纪众多思想观念之间活跃交织的截面。

  • 标签: 20世纪70年代 建筑学 列斐伏尔 身体 享乐 离散
  • 简介:2013年2月27日-3月8日,"俄罗斯宾美术学院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在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推出,反响之热烈,观众之多,说实在的,有些超乎我们的意料——日观众逾千人。说起宾美术学院,在中国跟油画沾上边的人,无论学院派还是草根,没有不知道的:一来因为它是世界四大美术学院之一,从这里走出过希施金、宾、菲钦等深刻影响近现代世界艺术史的绘画巨匠,确实有在国际上站得住脚的声誉:二来跟咱们新中国油画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画坛和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如靳尚谊、罗

  • 标签: 列宾美术学院 画家作品 中国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 写实绘画 靳尚谊
  • 简介: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开展书法本科教育始,书法的高等教育由此而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浙江美术学院又开始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九十年代首都师范大学首启书法博士研究生,书法的高等教育层次已逐渐明晰。此后,全国部分院校陆续开办书法本科班及招收书法硕士、博士生与博士后流动站。

  • 标签: 书法 浙江美术学院 招收 硕士 高等教育
  • 简介:身处新的世纪,面对新知识浪潮。在全球经济和各行业寻求一体化和标准化的当今世界,西方世界以强势经济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一些中国油画家身处在这新旧价值观,新旧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中,在艺术实践上产生了解诸多的困惑和迷茫;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苏南地区迅猛发展的经济为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奠定了殷实的基础,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的油画兴盛地,在新旧观念不断碰撞的今天,我们不免要想起我们的油画前辈——第一代油画学子颜樑,以他的发展轨迹来思考今天苏南油画的现状,思考中国油画的现状和未来之路。

  • 标签: 苏南地区 油画家 全球经济 中国油画 价值观念 西方世界
  • 简介:清末民初,天津美斋南纸局刊刻的数种笺谱,刻印精良、设色雅艳,无殊于画谱,因而闻名于海内,其繁荣时期被鲁迅称为"美斋笺谱时代"。从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以及南京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种题签为《美斋诗笺谱》比较来看,其印行方式、辑谱内容都不尽相同,这是由于笺谱作为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常无固定的文本与页序。《美斋诗笺谱》中承载的诗、书、画作,反映了当时艺林名家参与制笺的盛况,是艺术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文献材料。

  • 标签: 文美斋 笺谱 折枝花鸟画
  • 简介:跋文:右上:一套墓志,两段因缘,此中三昧,千古同参.佛历二五五三年冬月明一恭题右下:此拓即是文中所言的志身部分文字书写粗陋刻工草率,柳君死时草草了事.选毁弃塔铭以作志石可见当时之匆匆.二者皆留亦是缘也.萧依题中下:此书作者李倩深入"二王"之法,然于书史中不见其名.此拓即是志盖下部塔铭之后半块.与右侧共成一套.左上:大唐节院官柳府君墓志铭,志身兴志盖.皆有文字,志身刻于会昌六年(即西元846年),文字书写粗陋了草,刻工更是草率不精.

  • 标签: 禅师 文字书写 墓志铭 刻工 大唐
  • 简介:旷新年在《“五四”白话运动:一种话语的考察》中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了现代中国文化,形成了我们的新传统。自由、民主、科学、人权、进步以及新中国、新社会、新诗、新文学等以“新”为特点的一整套规划和实践构成了我们的现代性经验。白话运动成为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一个明显的标志。白话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就存在,但四库全书等知识体制却将白话贬低和排斥在外。

  • 标签: “五四”白话文运动 话语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文化 文化转型 中国现代
  • 简介: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存在着诸多玄妙的“故事”,如《庄子·外篇·田子方》中所说的“解衣磐礴”,宋人李公麟(1049年—1106年)作《西园雅集图》,李唐(1066年—1150年)作《胡笳十八拍图》、陈居中(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南宋理宗时期)作《姬归汉图》等。

  • 标签: 《文姬归汉图》 《胡笳十八拍图》 图像 史实 古代绘画史 西园雅集
  • 简介:创”成为继“互联网”后的又一热词。在新旧交替、传统转型的时代,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设计师,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政府,大家都在寻找出路,国家战略将文化创意产业推上了时代风口,更增添了“创”的热度。本文从创产业的现状谈起,讨论了创产业现存的问题和发展的机遇。

  • 标签: 文创 后学院
  • 简介:棵赴法留学期间(1928-1931年),以海外风景为绘制对象的数张小幅画作,是中国现代油画史上的上乘之作,反映出中国早期油画家在油画语言方面艰难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本文集中研究颜操在异域以印象主义手法创作的风景画,记叙其创作过程和创作特点,分析颜棵对中国现代油画的贡献。

  • 标签: 颜文樑 风景画 印象主义 现代油画史
  • 简介:中国历来有“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大概的意思是,作为“软实力”的“”(文学艺术)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作为“硬实力”的“武”就不一样了,那是,你打不过人家你就完蛋。“赢者统吃”。

  • 标签: 美术评奖 金奖 一画 文学艺术 “文” 软实力
  • 简介:明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彭,深受其父徵明的影响,对诗书画印都很精通,尤善篆刻,在中国的篆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开辟了中国篆刻流派的先河,所以后人都尊称彭是流派篆刻的祖师或文人篆刻的鼻祖。彭将春秋战国以来的篆刻艺术推向了高潮,并走向了成熟。彭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苏州,并以他稳重、新颖的篆刻风格开创了"吴门印派"。本文将主要叙述彭篆刻的艺术特点及其艺术背景和成因,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彭在篆刻艺术上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

  • 标签: 文彭 篆刻 流派
  • 简介:戴熙(1801-1860)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著名的画家,他的绘画题跋集《习苦斋画絮》文字多清空雅澹;而其《习苦斋诗集》《习苦斋古文》《访粤集》《访粤续集》收录诗文,大多笔力雄健沉郁,有韩愈、杜甫之风。戴熙曾言“画有诗人之笔,有词人之笔。高山大河、长松怪石,诗人之笔也;烟波云岫、路柳垣花,词人之笔也;旖旎风光,正须词人写照耳。”

  • 标签: 诗人 戴熙 交游圈 文心 咸丰年间 词人
  • 简介:2017年8月12日,“柯辉先生书法作品展”在西安绿歌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柯辉先生自作诗词创作的书法作品四十幅。开幕仪式上绿歌美术馆馆长、画家刘大镛致欢迎词,并讲到了柯辉先生见证和亲历了近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充分结合,建树颇多,书法创作在气、力、势等美学风格上独具一格,

  • 标签: 书法作品 作品展 柯文 同行 智者 诗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