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记者四味(以下简称“记”):请您简单介绍一下2009上海春季艺术沙龙的基本情况。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千涛(以下简称“葛”):2009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于4月16日至20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历时5天。共有20家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哥伦比亚、波多黎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海外艺术机构,以及60家国内机构参展。

  • 标签: 上海世贸商城 艺术机构 沙龙 主导权 对话 哥伦比亚
  • 简介:本文就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提出月份牌广告画是西洋广告画本土化的结果,是高度商品化下的产物,它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本土化、商业化、摩登化、通俗化、艺术化是20世纪30年代月份牌广告画的五大特征,也是当代美术设计的宝贵财富。

  • 标签: 月份牌 30年代 老上海 广告画
  • 简介:在绘画史上,材料的变化曾引发绘画观念与绘画面貌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后,现代日本画的表现方法,即用各色石头磨制成规格不等的粉状颗粒,在绘制中调胶与画面固着,得到国内许多画家的关注,并有意识地将日本画这种材料和画风引入国内画坛。中央美院国画系教师胡明哲的近期创作就是对这一方式的成功运用。

  • 标签: 颜料 岩彩 胡明哲
  • 简介:我画我自己的现实。我知道的唯一一件事是,我画画是因为我需要这样做,我画所有出现在我脑海中的东西,不加任何考虑。——弗里达·卡罗她的画尖刻而温柔,硬如钢铁,却精致美好如蝶翼;可爱如甜美的微笑,却深刻和残酷的如同苦难的人生。——迭戈·里维拉弗里达·卡罗(FridaKahlo1907—1954)是墨西哥艺术史上最受推崇的女画家,也是第一位艺术作品被卢浮宫收藏的拉丁美洲画家,

  • 标签: 卡罗 里达 女艺术家 艺术生命 艺术作品 我自己
  • 简介:“趣时贵书”是北宋前期书法史之一特殊现象,其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就米芾《书史》论,这一现象与宋代科举考试中的“誊录”制度有直接关系。本文以此为切人点,全面考证了北宋科考中誊录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与“趣时贵书”的真实关系,进而深刻揭示出“趣时贵书”特有的文化意蕴。而且,由此提出了关于正确解读所征引文献的客观性问题。理解文献,必须通晓全部字义、故实、寓意,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要以正确解读文本和通晓全部语境为前提,从而避免考证之误失。

  • 标签: 米芾 《书史》 趣时贵书 誊录制度
  • 简介:这次『纪念一代伟人孙中山——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大展』共收到作品近千件,经评委们的认真评选,从来稿中评选出入展作品近四百多件。虽然这次大展对书写内容有明确的规定,类似于『命题创作』,增加了创作的难度,但由于本次展览意义远胜以往,故也得到了青少年作者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大展 青少年 篆刻 伟人 评选
  • 简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大学公共美术课程研究与探索的新的切入点。本文阐述了大学公共美术教育开发与利用上海文化历史记忆的现实意义,分别从上海文化历史的传承与保护、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以及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视角进行分析,了解上海地区大学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开发与利用上海文化历史记忆的独特价值。

  • 标签: 公共美术 课程资源 上海 开发 利用
  • 简介:上海中国画院之邀,由中国国家画院和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主办的"大山回响——李宝林山水艺术展",2011年6月3日—6月12日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举办。画展开幕式于6月3日上午10:00举行,中国文化部等有关部门领导、全国相关美术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及画家朋友将云集上海,与上海各界人士共同出席隆重的开幕式。

  • 标签: 艺术展 李宝林 上海 山水 大山 中国文化部
  • 简介: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全方位塑造中国美术的形象,为上海世博会增光添彩,经上海世博会立项,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独家主办“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览”。这是一次由上海展区和无锡展区组成的大型系列展览,该展览与上海世博会同期举行,根据中国画,油画,版画,漆画等不同画种分阶段展出,第三阶段是“全国少儿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将为全国美术教师推出文化与学术并举的教学展示平台。

  • 标签: 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美术作品展览 少儿 征稿 文化精神
  • 简介:贵州省专业的雕塑机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贵州省雕塑院,另一个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雕塑系。1985年,田世信、刘万琪二位教授在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了贵州省的首个雕塑专业,开了贵州雕塑教育的先河。86级学生有李革、李玉端、刘跃强、刘航和陈焕祥,87级学生是李钢、肖时安和刘文。

  • 标签: 雕塑专业 贵州省 艺术展 南京路 上海 交流
  • 简介:“昔日的文明已距离我们千年万年,但它们的精神仍然依附于文字之上,显现于形象之中,仍然向我们诉说,给我们以知识.以鼓舞、以启迪、以教育,古代文明的形迹可能会失落甚至可能会被毁灭,而文明体风的精神却会永存……我们对这些文化遗存要采取虔诚的态度,要恭恭敬敬地去解读它们,这解读,包括欣赏、理解、体味和感悟。”

  • 标签: 雕塑艺术 纪念性 技术传统 古代文明 文化遗存
  • 简介:潘伯鹰,1905年1月29日(农历甲辰十二月二十四日)生于安徽安庆,属龙。父亲潘雨林,清末官僚。潘伯鹰原名式、婴,字伯鹰,以字行。先生少而多难,不翕于异母昆弟,育于外家。1913年起,随父到北京读书,旋又从父谒见经史名儒吴先生北江先生,跪拜受业;同时开始临摹历代名碑法帖。1925年自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曾游历日本,归而从章士钊先生学逻辑、诗文。潘伯鹰热心于创作长篇小说,先后发表小说有《人海微澜》、《稚莹》、《蹇安五记》、《生还》、《隐刑》、《冥行者独语》、《情海生波》、《残羽》等等。

  • 标签: 先生 创办人 逝世 上海 纪念 长篇小说
  • 简介:日前,首都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举行同等学力学员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北京大学张振国教授担任主席并主持会议,答辩委员有秦永龙教授、叶培贵副教授、王元军副教授、解小青副教授等。参加本次答辩的四位

  • 标签: 中国书法 举行同等学力 书法文化
  • 简介: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季作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观展引发了笔者对中国当代艺术种种问题的思考。这些问题中的相当一部分与当代艺术的技术性缺失有关。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发展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过程、方法器具和技能。”’它是西方传统艺术为社会、观众提供服务的手段和前提条件,体现了艺术与社会的一致性,并同作品品质密切相关而具有一定的独立价值。西方现代艺术打破了这种一致性,以自律的姿态进行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鲁迅美术学院 作品展 技术性 毕业 西方现代艺术
  • 简介:少儿美术教育的发展,理论的引领作用是非常明显和有效的,这个领域已进入“高原区”的研讨,一般来说还是“自娱自乐”式的就美术论美术、就教育论教育,难以突破自身的羁绊和发展的瓶颈,因为”身在此山中”的少儿美术教育工作者难以尽识“庐山“的真面目。反思我们学科活动的发展,站在其他学科一定的高度来乌瞰目前的现状,进行多视角的比对,以提高公民视觉文化的高度来看待少儿美术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从中找到艺术的本质问题。

  • 标签: 少儿美术教育 美术艺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 美术研究 培训班 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