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杯水主义”的概念来自于上个世纪的俄罗斯,在“国际共运”时期,由于大部分革命同志生活动荡,漂泊不定,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婚姻家庭了。昨天的海誓山盟,今天就可能劳燕分飞,于是男女同志在对待感情的问题上,采用了一种比较实际的、比较短期的方式,那就是把男女之情看得像喝一杯水那样简单明了,杯水主义的态度就是:口渴了就要喝水,不必有什么承诺,不必有什么责任。或者说,对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的忠诚,取代了对爱情的忠诚。

  • 标签: 爱情 国际共运 崇高理想 婚姻家庭 俄罗斯 一夜情
  • 简介:在海涅那里,市民的幻想被故意捧到高空,是为了再故意把它们抛到现实的地面。而在倍克那里,诗人自己同这种幻想一起翱翔。——恩格斯以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为标志,魔幻现实主义作为拉丁美洲小说创作的一个流派至今,名著层出不穷,特别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

  • 标签: 魔幻现实主义 民族特色 拉丁美洲 百年孤独 小说创作 加西亚·马尔克斯
  • 简介:<正>大凡叙事作品,要讲究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如果我们把情节理解为“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那么,也可以把情节的提炼、典型化和安排视为作家通过作品提出矛盾、发展矛盾、解决矛

  • 标签: 阴阳二气 发展矛盾 社会矛盾 相互关系 根本矛盾 解决矛盾
  • 简介:在近三十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后期创造社的批评活动一直被视为极左路线在文艺上的体现.在这一基本的预设之下,其有关"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主张,也仅被简单地理解为在"福本主义"影响下为争夺文坛领导权在词句上的标新立异.本文通过对卢卡契"异化"("事物化")概念在20年代中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历史面貌的发掘,重新讨论了作为一种批判性的超越意识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区别于"无产阶级情绪""无产阶级意识"的历史内涵,并通过李初梨在与郭沫若的论争中的具体运用,重新勘测了革命文学论争的分野.

  • 标签: “异化” “革命文学” “物化” 分野 概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简介:世纪之交迄今,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变化之一,是对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化和历史实践的重新关注。这不仅表现为思想界关于“新左派”/“自由派”的论辩,也直接表现为现代文学(1919—1949年)、当代文学(1949—至今)研究界对左翼文学(包括二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三十年代的左联、四十年代的延安文学)重新关注的热情。在整个八十年代,受到

  • 标签: 丁玲 左翼文学 革命精神 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
  • 简介:和早期共产党人一样,革命文学倡导者发起论争所要做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重新界定“文学”概念。在左翼文论中,这是属于基础建设,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即是说,左翼文论体系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理论命题,都是由它派生衍化而来。

  • 标签: 左翼 革命文学 文论体系 “左联” 方方 论争
  • 简介:在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暨赵一曼烈士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剧作家》杂志推出了张明媛女士的话剧《赵一曼》。《赵》剧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体察力。巧妙地运用了时空转换的手法,全景式地回顾了赵一曼烈士从韶华童真、成长觉悟、终于融人革命洪流、到英勇就义的人生历程。在有限的时空中,作者倾注了极其丰富的人性情感:从烈士对母亲、对丈夫、对祖国的挚爱;对侵略者、对汉奸、对战争的刻骨仇恨;面对惨绝人寰的酷刑侮辱,视死如归的精神境界。剧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没有起伏迭宕的紧张情节,也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大悲大痛,但却无孔不入,环环递进,步步深入,又层层超越。在时空转换中,看似随意道来,却是独具匠心,剧中人物情感真切,绵密婉约,叙述简洁,描写精微,入木透骨,显现了女性作者特有的精细和执着.寄托了对烈士无限的敬仰和深切怀念。最为突出的是幕落前那一组带有血腥味的数字,是在告诫和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这也正是《赵》剧的主题意义所在。这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女性文化特征的表现方式。

  • 标签: 革命历史题材 赵一曼 话剧艺术 女性作者 抗日战争 《赵一曼》
  • 简介:本文立足于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的话语情境中,从文学革命路径入手,全方位地考察了五四激进文人的革命策略。文章指出,五四文学语言的白话化,从形式层面彰显了激进文人的民间价值取向;而“人的文学”的提出,则从内容底蕴上显示了五四激进文人的民间精神品格。

  • 标签: “五四”文学 文化激进主义 白话文 民间精神品格 价值取向
  • 简介:叶石涛当前已经成为既受台独派权力的荣宠,更为日本右派支持台独文论的学界百般奖掖.由于海峡隔断,大陆人很容易受到叶石涛"爱国主义"的说法的蒙蔽.本文搜集了有关实证的资料,论证叶石涛有关台湾文学的看法长期以来自相矛盾和反复无常,从没有过始终如一的主张、立场和思想.

  • 标签: 叶石涛 | "面从腹背" 机会主义
  • 简介:郭沫若的史剧理论是我国戏剧美学中的瑰宝。它在继承中外优秀的史剧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对史剧的现实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等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理论体系,为我国的史剧理论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 标签: 史剧理论 性质质疑 浪漫主义性质
  • 简介:在大地上在大地上我爱她清晰的葱茏,像大海一样的夜晚,山冈上升起月亮,我爱月光中干干净净的乡村中国。那些母亲般的河流和炊烟,牧羊和妹妹,我爱她的沉默,她词语一般温良的棉布衣裳。风中的蒿草和秋天,我深深缅怀的童年遥想着寂寥的北斗,那青铜一样坚硬的万物的根,我爱它死死抓着的泥土。在大地上,我爱她深处秘密的箴语,没有一个祖国不如此静美,我爱时光的朴素,劳动人民深远的幸福。给女儿我要写下一个世界,一个小孩子的世界,没有恶与失望像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天堂。我知道,女儿,看着你,这个世界就不会再失去,看见你,我就觉得时光中充满了乐趣。即使我写下的诗歌像水中的词语,但它给了我那么多片刻的安宁。在这个世界上,女儿,

  • 标签: 理想主义者大地
  • 简介:杜甫山水诗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曾明杜甫的山水诗,涵浑汪洋,内容厚丰,构思出语,高妙典丽。本文仅拟对杜甫山水诗中体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作些初步探索。一、杜甫山水诗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于注重对真与善的追求杜甫生活的时代,早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六百多年。其时...

  • 标签: 杜甫山水诗 全唐诗 人文主义精神 自然山水 人的价值 个性化特征
  • 简介:该文认为,巴金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思想核心是无政府主义思想。巴金出身的家庭环境,让巴金饱览到封建统治的严酷和龌龊,巴金一接触到无政府主义,便被其描绘的美好理想深深吸引。

  • 标签: 无政府主义 巴金 新中国成立 家庭环境 封建统治 出身
  • 简介:30年代,胡秋原打出“自由人”旗号和左联论战文学的阶级性、文艺能不能堕落为“政治留声机”问题。他与共产党人的意见虽然不合,但他也强烈地批评了国民党御用文人炮制的“民族主义文学”。左联当时把胡秋原定性为“反动派的走狗”,显然是一种左倾幼稚病。在40年代中期,又有集结在储安平主持的《观察》杂志一群自由主义作家。其中有

  • 标签: 前自由主义 自由派作家 毛泽东 自由主义思想 自由主义者 国民党
  • 简介:五四文学及其七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有许多值得思考的课题。从个性主义文学角度对这时期文学及其发展作出历史反思,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感受:我国“新时期”文学持续出现的对五四文学的呼唤本质上是对“人的文学”和文学主体意识的呼唤。显

  • 标签: 个性主义 新文学运动 启蒙主义 人生派 个性解放 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