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政府救济和农业保险是我国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两种手段。理论分析表明:政府救济费用增加既有可能引起农民增加投保(汲水效应),也有可能导致农民减少投保(挤出效应)。基于2001至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开展政府救济影响农业保险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控制各省的上年受灾程度、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户受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人均农村自然灾害救济费对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均产生显著的汲水效应。进一步引入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中的救灾支出作为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支持实证结论。该研究对我国健全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因灾致贫返贫现象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 标签: 政府救济 农业保险 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保险扶贫
  • 简介:本文选取了2006-2012年间34家寿险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寿险企业超额持有现金、过度投资以及二者间相关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寿险企业存在融资约束和超额持有现金问题,而由于寿险企业监管较严格,过度投资问题并不严重,但是超额持有现金与过度投资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寿险企业中,超额持有现金加重了代理问题,是造成过度投资的重要因素,并且资产规模越大,问题相对越严重。不过具有外资参股的寿险企业,过度投资问题相对轻一些。

  • 标签: 寿险企业 现金最优持有量 现金超额持有 过度投资
  • 简介:基于GlueVaR风险度量方法,选取1994~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死亡率数据,采取Lee—Carter模型对人1:7死亡率进行时间外推,运用Gompertz模型对我国缺失的高龄人口死亡率数据进行插补,计算得到GlueVaR方法下的养老金系统长寿风险度量值,并与VaR和TVaR的度量值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长寿风险的GlueVaR度量方法与VaR和TVaR方法相比,不仅应对了尾部极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获取更加全面的长寿风险信息。GlueVaR风险度量方法具有多个参数,一方面可以满足我国养老金系统管理者有效控制长寿风险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养老金计划参与者预期较高的养老金回报的要求。

  • 标签: GlueVaR 风险度量 长寿风险 养老金系统
  • 简介:如果对预防、防止和治疗概念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对于这些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所以至今还没有形成准确的定义。

  • 标签: 系统研究 医疗保健 预防 治疗 防止 德国
  • 简介: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蓬勃发展,车险领域的保险欺诈问题日益严峻。鉴于我国在机动车辆保险欺诈检测技术方面较为滞后,本文针对车险反欺诈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首次将团伙微观建模应用于机动车辆保险欺诈检测。通过引入广义团伙概念,采用基于矩阵的相似度计算、秩排序和变换算法,对极小概率发生但又高度可疑的团伙实现有效识别。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准确和高效的实际应用价值:引入广义团伙对车险欺诈进行全方位识别;将可疑欺诈团伙的车辆碰撞关系映射为人网络关系,从而避免各种人为规避行为对识别和检测的影响;不需要确定的欺诈样本,也不需要进行模型训练就可以直接应用;采用矩阵数值运算完成全部过程,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 标签: 保险欺诈 矩阵排序 碰撞网络矩阵
  • 简介:本文基于2003-2015年全国31个省份保险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以保险深度、财产保险深度和人身保险深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建立我国保险业减贫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利用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保险业减贫效应的空间集聚、区域差异和门槛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保险业发展和贫困程度都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从全国角度来看,保险业、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都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并且财产保险减贫效应大于人身保险;从区域角度来看,对于整个保险业而言,只有东部和中部具有减贫效应;对财产保险而言,东中西部都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并且西部财产保险减贫效应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对于人身保险而言,只有东部地区具有减贫效应。保险业减贫效应还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当经济发展到特定水平,越过某一门槛,保险业减贫效应会显著增加,甚至发生质变。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保险业,将保险业纳入到扶贫开发体系中,充分发挥保险业的减贫效应,逐步降低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保险公司还应该采取积极差异化承保策略,为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因为只有区域经济提高到一定水平,保险业减贫效应才能产生预期效果。

  • 标签: 保险业 减贫效应 区域差异 门槛特征
  • 简介:随着国民对健康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医疗卫生费用融资体系面临着新挑战,而新医改政策的逐步实施,使得影响居民卫生费用融资结构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与之前预期的“挤出效应”不同,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对商业健康保险是正向的促进作用;“新医改”、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可及性的提高促进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医疗卫生消费与医疗保险的互补性特征对低收入群体更为明显;而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医疗保障需求还没有得到很好满足。

  • 标签: 卫生融资体系 新医改 社会医疗保险 商业健康保险
  • 简介:利用2011年66家中资性质的保险公司年报数据和治理信息,从样本总体和按业务类型分类两个层面研究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其风险控制和绩效水平的影响。实证回归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治理机制对于保险公司的绩效改善则没有明显的帮助,甚至在寿险公司层面上董事会专业机构数量以及监事会规模的扩大甚至会对其绩效存在负面的影响。建议我国保险公司在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中不仅要单纯达到形式上的合规,更要着力加强实际运行中相关机制的有效性。

  • 标签: 保险公司 公司治理 风险控制 绩效评价
  • 简介:截至2011年6月,江西省“金保工程”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已覆盖到全省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实现了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在全省范围内的全覆盖。

  • 标签: 保险信息系统 全覆盖 江西省 养老 金保工程
  • 简介:宁波作为城市分系统等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中最基础部分的开发基地,全国技术,业务支持基地,近年来系统运行总体状况是好的,但要充分发挥系统应有的功能,尚需对系统作进一步的完善。

  • 标签: 银行 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运行机制 对策
  • 简介:金融机构最根本的风险是治理风险。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公司治理系统论对治理风险进行了界定,并解析了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内涵和来源;金融机构脆弱的治理体系以及治理结构、治理行为、治理对象风险的积累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机构在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应该建立公司治理风险预警机制。

  • 标签: 治理风险(CGR) 委托代理 信息不对称 治理系统
  • 简介:人寿保险代理人制度与香港寿险业的自律系统香港鹏利保险公司行政副主席兼总裁杨梵城保险代理人制度是在保险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并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世界上大凡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保险代理人制度也相当健全,保险代理人的数量,远远超过保...

  • 标签: 保险代理人制度 人寿保险 寿险代理人 保险公司 寿险业 中国保险业
  • 简介:一、引言2013年7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公布首批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G-SII)名单,其中包括美国国际集团(AIG)、安联、意大利忠利保险、英杰华保险集团、法国安盛、美国大都会、美国保德信集团、英国保诚集团和中国平安。伴随着金融机构集团化经营和全球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这些保险巨头对全球保险业发展乃至全球金融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AIG集团在次贷危机期问陷入困境,几乎引发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监管机构敲响警钟。为吸取教训,G20集团达成共识,由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IAIS)共同制定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名单,意在加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管理。

  • 标签: 美国国际集团 保险机构 系统稳定 风险管理 应对金融危机 系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