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的影响。数字金融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金融创新手段来改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发展模式。通过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的影响,可以为企业和政府决策者提供有关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参考。

  • 标签: 数字金融 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企业 决策者
  • 简介:新经济地理理论通常认为集群地区的生产优势源于集聚效应,而“新”新经济地理也认可选择效应(激烈竞争导致高效率企业才能生存)。本文证明了两种效应的存在性,进而运用企业微观数据分析,发现中国集群县市的企业(1)具有生产优势;(2)低生产企业少(左断尾),高生产企业也少(无右移动);(3)企业初建时生产高、淘汰高、增长速度低,因而中国集群地区的生产优势源于选择效应而不是集聚效应。

  • 标签: 新新经济地理 集聚效应 选择效应
  • 简介:首先,本文回顾和梳理了西方房地产市场租金空置调整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从短期的住房存量市场和长期的住房增量市场两个角度介绍了初始理论及早期经验研究;其次,关注实证研究中数理模型的演变过程,归纳并评述了最初数理模型、自然空置的引入和演变以及均衡租金的作用;最后,对理论和模型的整个演变过程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 标签: 房地产市场 房租 空置率 调整机制
  • 简介:运用2007年286个城市的数据和局部线性空间模型,本文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的空间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286个城市劳动生产的空间模式表现出以下特点: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由东至西呈现出递减趋势,而区域劳动生产在东部和西部表现出了比较显著的集聚特征——即两个区域的城市劳动生产分别表现出各自的区域匀质性,但是中部地区城市间劳动生产的分布没有表现出类似的匀质性。

  • 标签: 城市 劳动生产率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简介:对不同视角下通货膨胀测度方法实证分析,发现不同视角测度结果存在差异,每种测度有其合理之处,也存在缺陷。因此针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应借鉴国际先进的测度通货膨胀方法,设计出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货膨胀测度方法。

  • 标签: 通货膨胀率 测度 比较研究
  • 简介:个人教育收益作为制定和衡量经济、教育、就业等政策的重要指标,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将研究重点定位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收益分析上,试图通过比较硕士研究生在不同学费条件下的收益水平,并结合硕士研究生对教育成本收益的评价,为确定硕士研究生收费的合理额度提供依据。

  • 标签: 个人教育收益率 成本收益分析 内部收益率
  • 简介: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响应关系,是城市经济领域从理论到实证研究一直关注的问题,现有的若干省域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本文采用协整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辽宁省1978—2014年人均GDP增速与城市化的响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是,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提高的促进作用不强,城市化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力也不是很大,且持续时间不长。为此,在辽宁省经济增

  • 标签: 响应实证 城市化率响应 增长城市化率
  • 简介:本文在对农业资本利润变动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资本利润变动相关理论,构建影响农业资本利润变动的MLR模型,基于1978—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较长时期内农村经济增长、资本劳动比、农户数、农业产出品价格水平与农业资本利润之间具有稳定的协整关系,农业经济增长、资本劳动比、农业产出品价格水平与资本利润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农户数与资本利润则呈现负相关关系,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

  • 标签: 农业资本 利润率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简介:本文以8种农产品期货的高频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已实现波动的动态特征,发现农产品期货已实现波动率同时具有长记忆性和区制转换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长记忆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来预测农产品期货的已实现波动,并比较和评价了该模型与其他嵌套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发现,我国农产品期货的已实现波动具有高波动和低波动两种不同的状态,状态之间的转换概率较小,低波动状态的稳定性比高波动状态强;同时引入长记忆性和区制转换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长记忆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是预测性能最好的模型。

  • 标签: 农产品期货 已实现波动率 长记忆性 区制转换预测
  • 简介: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促进全要素生产增长,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一个改进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金融资源扭曲度与全要素生产关系的非线性动态面板回归模型,探究金融资源错置对全要素生产带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金融资源错置并不一定完全导致全要素生产的减损,这取决于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在我国,金融资源错置通过直接效应引致全要素生产减损0.8021%,并分别通过对人力资本市场、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和对外贸易市场产生抑制作用,间接带来全要素生产的减损,减损度分别为-0.3240%、0.6335%、0.1220%。

  • 标签: 金融资源错置 全要素生产率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扭曲度 减损度
  • 简介:影响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违约损失的因素依次为企业的信用等级、贷款担保方式、企业的行业属性;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类型、经济周期等因素对违约损失的影响却很弱。此外,客户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非相互独立。

  • 标签: 商业银行 违约损失率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 简介:关于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思考于培君,王志清职业学校毕业生要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本身就应在人才市场信息、专业设置、人才推荐等方面下功夫,以此来提高毕业生就业。一、重视人才市场信息积累,预测人才市场发展趋势,增强决策的预见性和工作的超前性...

  • 标签: 职业学校 毕业生就业率 人才市场信息 专业设置 职业学校学生 计算机等级考试
  • 简介: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是要素投入的数量和使用的质量等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要素的配置和组合不是、也不应该是一样的。本文依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引入虚拟变量,发现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物质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但同时也发现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车轮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并且其对经济的贡献在90年代后较90年代前发生了较大的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 标签: 经济增长 虚拟变量 劳动力贡献率
  • 简介: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计算了1978-2007年四川省全要素生产,对四川省的产出增长进行了分阶段分解和源泉核算。研究发现,四川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因此,要转变当前四川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就要进行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

  • 标签: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四川省
  • 简介:[摘要] 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指数测度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同时构建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各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各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指数测度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同时构建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各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各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 要】工程项目竣工转资作为增加企业有效资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工作开展的及时性和完善性,决定了在建工程向有效资产转化的规模和速度,也对资产账卡物一致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拟以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滞后问题为出发点,以工程全过程财务管控为主线,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探讨如何提高竣工决算及时性、攻坚长期挂账在建工程的决算转资,助力提升企业有效资产转化,持续提升工程财务管理实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库存周转即库存周转次数,是反映库存周转快慢的指标,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存货库存管理效率,其提升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阐述库存周转的定义,提升库存周转的意义,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并分析如何提升库存周转,以及提升过程可能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得出提升库存周转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库存周转率 企业管理 效率提升 案例分析 困难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