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甲状腺功能正常组、HT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组以及对照组外泌体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探讨HT病程中不同甲状腺状态下的miRNA差异表达及其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选取HT甲状腺功能正常者、HT合并SCH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人,提取外周血浆外泌体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统计分析3组间差异表达miRNA,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基因本体功能(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KEGG pathway)分析。结果得到75条差异表达miRNA(log2FC>1且Q-value≤0.001),数据挖掘后获得hsa-miR-324-3p、hsa-miR-370-3p、hsa-miR-423-5p、hsa-miR-532-3p等10条核心miRNA。GO分析表明,差异mi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细胞过程、生物调节、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具备结合、催化活性、转录调节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得到的通路主要为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rbB)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HT患者血浆外泌体miRNA较健康人存在差异表达,其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与SCH两种不同状态中也存在差异表达。hsa-miR-324-3p、hsa-miR-370-3p、hsa-miR-423-5p及hsa-miR-532-3p等miRNA可能通过cAMP、ErbB及HIF-1等信号通路在HT病程进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外泌体 微小RNAs RNA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宝石能CT中相关参数尿酸盐浓度和总体积在诊断痛风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痛风住院患者66例,根据痛风病程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正常志愿者8名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第1跖趾关节尿酸盐浓度及足踝部尿酸盐总体积的差异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二者的诊断效能。根据痛风患者尿酸盐浓度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比较两组的肾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尿酸盐浓度与其相关性。比较各组间骨侵蚀率的差异性。结果尿酸盐浓度和骨侵蚀率晚期组>早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尿酸盐总体积晚期组>早期组>对照组,但早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酸盐浓度和总体积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2、0.785,置信区间分别为0.821~0.982,0.638~0.932。高浓度组的骨侵蚀率、病程、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大于低浓度组(P均<0.05)。尿酸盐浓度与尿素氮、CRP、ESR呈正相关,与尿酸排泄分数呈负相关。结论能CT尿酸盐浓度比总体积对痛风的诊断效能高。

  • 标签: 能谱CT 痛风 尿酸盐沉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CT碘基值(IC)参数术前预测胃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1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胃镜证实为胃腺癌并行手术切除的266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有脉管侵犯组(150例)和无脉管侵犯组(116例)。于术前1周内行能CT增强动脉期(AP)、静脉期(VP)和延迟期(DP)扫描。基于能CT碘图测量增强各期胃癌病灶的IC,并计算标化IC(nIC)。测量肿瘤厚度。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信息,包括有无溃疡、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分化程度、Lauren分型、神经侵犯、阳性淋巴结数目和阳性淋巴结比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分类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联合参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IC参数和联合参数预测脉管侵犯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有脉管侵犯组与无脉管侵犯组间肿瘤厚度、有无溃疡、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分化程度、阳性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比例、Lauren分型和神经侵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脉管侵犯组胃癌病灶的ICVP、ICDP、nICVP、nICDP值高于无脉管侵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4.23、4.25、6.12,P均<0.001),其预测脉管侵犯的AUC(95%CI)分别为0.674(0.610~0.738)、0.677(0.614~0.741)、0.731(0.671~0.792)、0.700(0.636~0.7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厚度(OR为1.148,95%CI 1.085~1.237,P<0.001)和nICVP(OR为209.904,95%CI 14.874~644.362,P<0.001)是胃癌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子,联合参数预测脉管侵犯的AUC(95%CI)为0.790(0.736~0.937),高于单一IC参数ICVP、ICDP、nICVP和nICD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3.29、2.10、2.60,P=0.002、0.001、0.036、0.009)。结论基于胃癌能CT VP和DP图像测量的IC和nIC能有效预测胃腺癌脉管侵犯状态,nICVP联合肿瘤厚度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 标签: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碘基值 脉管侵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型水面舰艇远航期间官兵疾病发生特点和规律,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为未来更好地执行远航卫勤保障任务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某舰艇医疗组在远航期间门诊、急诊及巡诊期间的伤病记录资料,根据记录信息将疾病按不同专科进行分类,分析远航官兵疾病分布特点和规律。结果远航81 d,549人参与远航任务,共673例次伤病诊断结果纳入研究。其中呼吸系统、创伤\运动损伤、消化系统疾病位于系统发病的前3位,占发病总例次的70.58%;上呼吸道感染、手外伤和口腔溃疡分别占21.86%、5.65%和5.28%;需要手术及深度医疗的疾病发生率较高(24.59%),且以外伤和感染性疾病为主,集中于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结论远航期间官兵的疾病可能与舰艇生活环境、个人体质、远航生活经验以及性别相关;疾病防控应注意卫生宣教和环境消毒,尤其注意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必要时建立个人卫生档案和疾病预警制度;同时,卫勤保障人员和卫勤物资的配备应与远航疾病的发生特点和分布规律相适应。

  • 标签: 大型水面舰艇 远航 卫勤保障 疾病谱
  • 作者: 魏凤香 朱琦 陈晓杭 宿进江 杨洁霞 李冬雪 温丽娟 李高驰 黄晓仪 刘金星 尹爱华 曹永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154007;遵义医科大学基地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563006,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518172,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154007,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广州 510000,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518172;遵义医科大学基地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563006,广东省药科大学护理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广州 5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临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Clin-Tof-II构建多肽模型,研究地中海贫血胎儿羊水的多肽质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同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孕妇83例为研究对象,留取羊水标本5 mL并分组。根据α、β基因缺失情况分为轻型地中海贫血(地贫1组)50例,重型地中海贫血(地贫2组)33例,同时以50例正常羊水标本为对照组,进行多肽组学测序分析。结果通过对正常对照与地贫1和地贫2羊水多肽质数据分析,得到134(P<0.05)个差异多肽峰,其中显著性差异多肽峰(P<0.01)32个,极显著性差异多肽峰(P<0.001)102个。其中89号(M/Z 3239.9)和14号(M/Z 1173.9)差异峰的重现性较好。根据极显著差异多肽峰14号(M/Z 1172.4)和89号(M/Z 3239.9),建立K-近邻模型KNN和径向基函数网络RBF,为评估高危地贫胎儿提供临床价值。结论羊水多肽质模型能够准确区分正常对照与地中海贫血患者,但尚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诊断相关多肽峰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简介:摘要在协调加载试验中,把具有相同加载时间、频率、波形、延时时间等特性的通道打包成不同的组。在此基础上异步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给给不同的通道组施加载荷命令。这与同步须同时向所有通道发送载荷命令有了根本了区别,为飞行建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采用SPSS21.0版本统计软件对近10年来收治的所有肝病患者疾病特征及比例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进展程度来看,肝硬化及肝癌略有上升趋势;肝病的主要病因中,病毒性肝炎比例最高但呈下降趋势,药物性肝损伤及酒精性肝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呈下降趋势但仍占大多数,丙型肝炎呈明显上升趋势;非感染性肝病呈现高发态势,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 标签: 疾病,肝 疾病谱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CT物质分离技术在早期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疗效定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32例早期足部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前、后的能CT图像,采用物质分离技术获取尿酸(钙)基物质图,两名医师双盲法分别测量治疗前、后第一跖趾关节周围的尿酸盐沉积浓度。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浓度与尿酸盐沉积浓度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治疗后血尿酸浓度下降值与尿酸盐沉积浓度下降值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能CT所测关节周围尿酸盐沉积平均浓度为(1 178.78±11.63)mg/L,血尿酸平均浓度为(421.59±115.27)μmol/L。治疗后能CT尿酸盐沉积平均浓度为(1 162.55±9.50)mg/L;血尿酸平均浓度为(309.41±87.59)μmol/L。治疗后血尿酸浓度与能CT所测第一跖趾关节周围尿酸盐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P<0.01);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差与能CT尿酸盐浓度差有相关性(r=0.53,P<0.01)。结论能CT成像能够通过测定第一跖趾关节周围尿酸盐沉积浓度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对早期痛风降尿酸治疗的疗效进行定量评价,为临床的治疗与监测提供依据。

  • 标签: 关节炎,痛风性 能谱CT 降尿酸治疗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9~12岁超重肥胖男孩性激素、脂质代谢的特异性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72名9~12岁男童被分为正常体重组(n=42)、超重组(n=15)和肥胖组(n=15)。应用血液激素检测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UPLC/QTOF/MS)的非靶向脂质组学方法,对72名青春期前体重异常男孩的性激素水平和脂代谢检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肥胖程度男孩性激素水平和脂代谢的差异。结果(1)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且肥胖组显著低于超重组(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血清脱氢表雄酮(DHE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2)非靶向脂质组学方法鉴定并筛选出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组间脂质差异物171种,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组间脂质差异物218种,超重组与肥胖组组间脂质差异物34种,其中超重&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均有的差异脂质物有150种。(3)SHGB与脂质差异物磷脂酰胆碱(PC)(20∶0/0∶0)和PC[18∶1(9E)/0∶0]呈正相关(r=0.6, P<0.05),DHEA与脂质差异物甘油二酯(DG)[17∶2(9Z,12Z)/22∶0/0∶0]呈正相关(r=0.5, P<0.05)。结论9~12岁超重肥胖男童存在骨龄提前现象且与DHEA水平的升高有关,但性激素水平与体格发育不同步;超重肥胖男童血清DHEA显著升高的同时,DG[17∶2(9Z,12Z)/22∶0/0∶0]水平明显上调,血清SHGB显著降低的同时,大多数PC显著下降,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脂质组学 性激素 肥胖 超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侯马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因不同分成5组,A组(13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B组(15例)为心源性,C组(14例)为穿支动脉疾病,D组(13例)为其他病因,E组(12例)为病因不确定。5组患者均予以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①各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C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改善优于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高于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C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2/13)、7.14%(1/1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D、E组[40.00%(6/15)、46.15%(6/13)、41.67%(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一定差异,其中因穿支动脉疾病引起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效果最好。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 静脉溶栓 病因 疗效
  • 简介:摘要颅内静脉系统的特点使其临床表现的异质性较强,但也有共同点。颅内静脉系统病变特别是静脉窦病变不管是内生性还是外压性都需要进行谨慎的病因鉴别。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血管成像(包括神经血管的介入)检查可以提供可能病变的部位,但是对于病因的诊断还要通过临床医师的检查和分析。

  • 标签: 颅内静脉系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面部行为特征在癫痫病因识别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或病房具有皮肤、面部、行为特征的53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3例患儿均诊断为癫痫,以色素脱失斑为线索诊断结节性硬化症28例,以面部鲜红斑痣为线索诊断脑面血管瘤病5例,以躯体多毛、消瘦为线索诊断线粒体脑疾病伴乳酸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5例,以毛发稀疏蜷曲、皮肤白为线索诊断Menkes病5例,以头围大为线索诊断亚历山大病、伴皮质下囊肿的巨脑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戊二酸血症Ⅰ型各1例,以快乐面容、智力低下诊断Angelman综合征2例,以刻板手部行为为线索诊断Rett综合征2例,以皮肤色素沉着和脱失斑为线索诊断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1例,以眼距宽、牙缺失为线索诊断1号染色体微缺失1例,以咖啡牛奶斑为线索诊断神经纤维瘤病1例,上述病例在上述特征提示下,经影像学或遗传学检测,均明确诊断。结论皮肤、面部行为特征在癫痫病因诊断中有重要意义,熟练掌握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皮肤、面部行为特征有利于癫痫病因学诊断。

  • 标签: 皮肤 面部 行为 癫痫 病因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共10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少见致病因素导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结合不同致病因素选择序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肝移植 儿童 肠梗阻
  • 作者: 安丽 刘艳秋 高鸿 段宏伟 钟毅 刘旸 赵怀彪 何幼芹 王贵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贵阳 550004 贵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贵阳 550004,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 550002,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都匀 558000,上海市浦东医院麻醉科 201209,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贵阳 550004,黔西南州人民医院麻醉科,兴义 562400,贵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贵阳 550004,织金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毕节 552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因素对患者七氟烷肺摄取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为糖尿病组(D组),年龄40~64岁,BMI 18.5~22.9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并选择年龄、性别及手术均相匹配的非糖尿病择期手术患者20例为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后,吸入七氟烷,吸入浓度2%(氧流量2 L/min)。于吸入七氟烷1、3、5、10、15、20、30 min时记录吸入浓度(Fi)和呼出浓度(Fa),并计算Fa/Fi比值。记录Fa/Fi比值达0.7所需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D组各时点Fa/Fi比值升高,Fa/Fi比值达0.7所需时间缩短(P<0.05)。结论糖尿病因素可减少患者七氟烷肺摄取。

  • 标签: 糖尿病 麻醉药,吸入 呼吸道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0日就诊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感染性眼内炎46例(46只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资料、致病原因、病原菌分布情况、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21~89(59.26±15.53)岁。其中外伤性及手术源性感染性眼内炎为主要病因,外伤性眼内炎以铁屑、铁片等铁器类外伤为主,手术源性感染性眼内炎以白内障手术为主,内源性眼内炎以不明原因为主,感染性角膜炎所致眼内炎以角膜溃疡为主。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入院前视力>0.02者占2.17%(1/46),出院时占23.91%(1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05)。外伤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后视力>0.02占比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35)。46例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30.43%(14/46),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20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结论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原因以外伤性及手术源性为主,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眼内炎 眼感染,细菌性 玻璃体切除术 视力
  • 简介:摘要鼓室硬化症是复发性慢性中耳感染的常见后遗症,其特点是进行性玻璃样变性、鼓膜和中耳腔黏膜下层钙化沉积物的积累。相对于钙化的数量及其对听骨链运动的干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尽管目前鼓室硬化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当前普遍认为它是不可逆的。手术治疗是迄今为止恢复听力最有效的方法,却不能阻止其病理变化的发生发展,因此明确本病的病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鼓室硬化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 标签: 鼓膜硬化 鼓室硬化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绍兴地区育龄期女性不孕症的流行特征及病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绍兴市4家医院接诊的1 437例不孕症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流行特征,并比较原发不孕患者(原发组,490例)和继发不孕患者(继发组,947例)的病因特点和感染情况。结果不孕症患者以25~<40岁年龄组分布最多,占85.11%。原发组和继发组患者在年龄分布以及初潮年龄<12岁、月经不规律和肥胖占比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9、3.85、10.34和4.13,P均<0.05)。不孕症患者病因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输卵管因素占(38.48%)、宫颈因素(34.31%)、排卵因素(24.98%)和子宫因素(19.76%)。继发组输卵管因素和宫颈因素分别占50.48%和36.11%,均高于原发组(15.31%和30.82%),而原发组排卵因素和子宫因素分别占34.69%和28.78%,均高于继发组(19.96%和15.1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8.71、37.42、38.08和4.02,P均<0.05)。继发组支原体总感染率、单一和混合感染率分别为49.74%、39.60%和10.14%,均明显高于原发组的38.57%,32.65%和5.92%(χ2=16.21、6.67和7.24,P均<0.05)。结论输卵管因素和宫颈因素是绍兴地区继发不孕的常见病因,尤其是支原体感染与继发不孕关系密切;初潮年龄<12岁、月经不规律、肥胖、排卵因素和子宫因素等在原发不孕患者中更常见。

  • 标签: 不育,女性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病因 育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病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4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417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正常输尿管行HE染色,提取输尿管平滑肌细胞并用钬激光处理,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其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的输尿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P=0.008)。机制上碎石过程中钬激光可造成输尿管平滑肌细胞损伤,促进巨噬细胞迁移并诱导其高表达α-SMA。结论钬激光碎石容易造成输尿管平滑肌细胞损伤,招募巨噬细胞参与纤维化过程,导致输尿管狭窄,术中尽量避免肌层的损伤及减少巨噬细胞的浸润有助于减少输尿管狭窄的发生。

  • 标签: 输尿管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碎石术 输尿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