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丁瑞伟 李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沈阳 110004 丁瑞伟现工作单位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 266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沈阳 110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胆汁淤积症的112例早产儿(病例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相同数量、胎龄及出生体重与其相近的非胆汁淤积症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了解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其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结果病例组112例,男女比例2.02∶1;胎龄25~36周,中位胎龄(四分位间距)30(28,31)周,胎龄<32周者占78%。出生体重440~3 840 g,中位出生体重(四分位间距)1 142(979,1 300)g,出生体重<1 500 g者占83%。病例组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开始肠内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分别为37 d、62 d、5 d、37 d,对照组分别为23 d、45 d、4 d、2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16.1%、15.2%、91.2%,对照组相应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5%、6.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发生胆汁淤积后体重增长速度8 g/(kg·d),对照组体重增长速度13 g/(kg·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外营养时间久是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胆汁淤积症多见于超早和极早产儿或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胆汁淤积症促使发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并延长住院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久是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早产儿 胆汁淤积症 肠外营养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发育时间和移植胚胎数分为第3日(day 3,D3)单优质卵裂胚移植组(单优组),D3双优质卵裂胚移植组(双优组)和单囊胚移植组(单囊胚组)。其中新鲜周期单优组301个周期、双优组253个周期、单囊胚组127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单优组84个周期、双优组136个周期、单囊胚组396个周期;全胚冷冻首次FET单优组69个周期、单囊胚组161个周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新鲜和FET周期单优组、双优组、单囊胚组及首次FET周期单优组与单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结果各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基础雌二醇、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获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鲜周期中单优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与新鲜周期单囊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妊娠率[46.18%(139/301)]、持续妊娠率[40.86%(123/301)]、多胎妊娠率[0%(0/139)]显著低于双优组[58.89%(149/253),P<0.001;52.17%(132/253),P<0.001;30.20%(45/149),P<0.001],种植率与双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FET中单优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持续妊娠率与双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6 7),但均显著低于单囊胚组[62.88%(249/396),P<0.001;63.89%(253/396),P<0.001;55.30%(219/396),P<0.001],多胎妊娠率[0%(0/27)]则显著低于双优组[20.37%(11/54),P=0.013]。首次FET单优组的持续妊娠率[27.54%(19/69)]显著低于新鲜周期单优组[40.86%(123/301),P=0.040],首次FET单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63.35%(102/161)]、种植率[63.98%(103/161)]显著高于新鲜周期单囊胚组[50.39%(64/127),P=0.027;51.97%(66/127),P=0.040]。结论拮抗剂方案单胚胎移植能显著降低多胎妊娠率;新鲜周期移植D3单优质卵裂胚可获得与D5单囊胚相似的临床结局,而FET周期移植单囊胚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 标签: 拮抗剂方案 单囊胚移植 单卵裂胚移植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普外科手术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其术后不良结局主要集中在一部分高危患者。风险评估工具可以识别出这部分高危患者,为后续的临床干预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目前存在多种评估工具,且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充分了解这些工具是临床应用的前提。通过回顾目前一般常用评估工具、针对急诊普外患者的评估工具和机器学习方法在评估工具上的应用,阐明风险评估工具的基本特征、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普外科 风险评估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可以提高患者的自尊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重建方式有自体组织重建与假体重建。自体重建有不同自体组织;假体重建有一步法与二步法,假体植入物有不同类型,按重建时间分为即刻与延期重建;重建后可能需要放疗。不同重建材料、重建时机和术后放疗,都可能会对乳房重建患者的报告结局产生影响。本文就不同方法乳房重建术的患者报告结局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假体植入 乳房重建 患者报告结局
  • 作者: 马丽娅 魏兆莲 陶芳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子及生殖道异常研究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子及生殖道异常研究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2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范围内正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而其强烈的传播性已引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新型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存在高度病原同源性,同为β属冠状病毒。由于孕妇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一定脆弱性,为疫情流行期间的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本文将对目前所报道的孕产妇罹患SARS、MERS、COVID-19对母婴健康影响进行文献综述,旨在为COVID-19流行中孕妇健康管理与防控提供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护的视角探讨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需求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9—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和产科的16名医生和护士为访谈对象,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借助NVivo 12.0软件,根据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基于医护视角的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需求的认知可归纳为3个主题:母婴分离产妇教育支持系统不够完善;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仍需改进;医疗卫生资源相对紧缺。结论政府干部和医疗机构管理者应重视从医护人员的视角出发,明晰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所存在的问题或困难,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率。

  • 标签: 新生儿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 健康宣教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围产期母婴健康的影响,以便为基层医院围产期母婴健康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南澳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1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年龄(29.5±13.5)岁,有计划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随机选择南澳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56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9.0±12.0)岁,只进行口头常规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采取不同教育后的效果。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孕产妇对调查问卷中各项内容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810/810)比92.53%(880/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89,P<0.001)。观察组孕产妇经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后,顺产率[81.0%(656/810)比69.3%(659/951)]、母乳喂养率[99.0%(802/810)比90.4%(860/95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507、64.859,均P<0.001);观察组孕产妇产褥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0.1%(1/810)比0.8%(8/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36);而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评分及新生儿脐部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孕产妇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孕产妇顺产率与母乳喂养率,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从而保障围产期母婴安全。

  • 标签: 系统性健康教育 基层医院 围产期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随着母婴健康问题的重视、横断面研究局限性的突显,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入到母婴队列研究。传统的母婴队列研究往往依托于医院开展,收集的信息较为有限,失访率很高。在医疗资源整合和大数据分析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中国特色妇幼卫生服务体系,有机整合各妇幼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建立动态随访和数据共享的母婴队列,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母婴队列研究现状的梳理,分析了基于妇幼保健网络建立母婴队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了新模式队列具有多源头信息采集、降低随访难度、利于数据共建共享等优点,旨在为建立研究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问题的母婴队列提供依据、也为其他特殊人群队列或专病队列的建立提供新的参考。

  • 标签: 母婴 队列 妇幼保健网络 可行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如今全球经济都在快速发展,我国也不例外,这使得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而在母婴生活领域中,母婴生活一站式智能冲奶机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快了母婴生活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将对母婴生活一站式智能冲奶机的具体使用方法和重要意义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会阴超声检查足月单胎低置胎盘孕妇阴道试产分娩结局,探讨低置胎盘孕妇阴道试产的影响因素及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分娩,经会阴超声检查确诊为低置胎盘并行阴道试产的足月单胎孕妇80例。以胎盘下缘据子宫颈内口距离(IOD)1 cm为界,分为IOD≤1 cm组和1~2 cm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同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80例低置胎盘孕妇中,IOD≤1 cm组41例,1~2 cm组39例,两组孕妇的中转剖宫产率分别为15%(6/41)和15%(6/39),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 334±360)和(3 460±365)g,产后出血率分别为24%(10/41)和26%(10/39),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0例低置胎盘孕妇中,未发生产后出血60例,发生产后出血20例,胎盘人工剥离率分别为2%(1/60)和20%(4/20),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 330±368)和(3 591±284)g,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人工剥离是低置胎盘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30.448,P=0.029)。结论IOD≤1 cm与1~2 cm低置胎盘孕妇的阴道试产结局相当,排除禁忌均可尝试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的主要不良并发症为产后出血,胎盘人工剥离者需做好相应预案。

  • 标签: 前置胎盘 试分娩 分娩,产道 接生,产科 产后出血 超声检查,产前
  • 简介:摘要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指直接来自于患者自身健康状态任何方面的信息。足踝外科临床传统的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PROM)包括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系列量表、视觉模拟评分、健康调查简表-36(SF-36)、足踝结局量表和健康调查简表-12(SF-12)等。在使用过程中,上述PROM因存在受医生的主观影响、只能对特定疾病或一般健康状况有响应、问卷过于冗长引起测试疲劳等问题而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感受,最终影响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发的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ROMIS)的各项量表经验证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响应度,其结果真实可靠,有很高的临床参考意义。PROMIS包含简表、简表合集和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CAT)等形式,其中PROMIS CAT依靠更科学的项目反应理论建成,每一题的选择都与受试者的潜在特质高度相关,PRO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大幅提高。PROMIS评分已应用于足踝外科(包括外翻、平足症、距骨颈骨折等)的临床实践,表现出良好、稳定的术前预估和预后评价能力。通过介绍PROMIS及其应用进展既可增加患者在医疗活动中的参与度,又可指导足踝外科医生的临床决策。

  • 标签: 踝关节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不良治疗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肺结核的诊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0例肺结核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民族)和临床资料(合并症,吸烟、饮酒史,痰涂片、血常规、血生物化学、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类型,出院诊断,治疗结局)。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治疗不成功251例,其中死亡患者186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OR)=1.56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82~2.261]、年龄≥60岁(OR=3.559,95%CI 2.222~5.699)、呼吸衰竭(OR=3.095,95%CI 1.722~5.56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OR=2.412,95%CI 1.473~3.950)、恶性肿瘤(OR=3.952,95%CI 1.105~14.139)、贫血(OR=1.523,95%CI 1.023~2.267)、低白蛋白血症(OR=2.856,95%CI 1.755~4.650)、复治(OR=1.649, 95%CI 1.158~2.349)是肺结核患者治疗不成功的危险因素(均P<0.050)。男性(OR=1.914,95%CI 1.228~2.981)、年龄≥60岁(OR=9.334,95%CI 4.668~18.665)、贫血(OR=2.048,95%CI 1.301~3.224)、呼吸衰竭(OR=3.455,95%CI 1.837~6.500)、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OR=2.291,95%CI 1.365~3.843)、艾滋病(OR=7.299,95%CI 1.626~32.766)、复治(OR=1.747,95%CI 1.152~2.648)、低白蛋白血症(OR=3.494,95%CI 2.033~6.005)是肺结核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0)。结论男性、年龄≥60岁、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复治、恶性肿瘤、艾滋病是导致肺结核患者不良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有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对相关人群的重点防治。

  • 标签: 结核,肺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对房颤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应用现状及局限性进行总结,并分析现有评估工具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房颤患者自我报告结局的评估、疾病管理及特异性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心房颤动 自我报告结局 评估工具
  • 简介:摘要单一暴露与健康结局关联的研究,较为片面,不能系统揭示真正病因。目前,有研究开始探索暴露组与健康结局的关联,但因困于暴露组数据庞大、暴露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等多种问题,依然缺乏有效的方法分析暴露组与健康结局的关联。本文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综述,梳理暴露组与健康结局关联的分析方法,指出不可知论方法结合中间层信息能显著降低假阳性率,为准确识别广泛暴露因素中健康结局的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 标签: 暴露组 健康 分析方法
  • 简介:摘要母孕期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临床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和妊娠结局。正确认识妊娠期甲状腺生理变化、监测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甲状腺疾病对于胎儿发育和妊娠结局至关重要。

  • 标签: 怀孕母亲 甲状腺疾病 胎儿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宫颈炎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子宫颈管作为门户对子宫及盆腔有一定保护作用,当炎症上行蔓延,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受孕和妊娠过程,导致不孕、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以及辅助生殖的失败,还可致使新生儿感染,甚至死亡。临床治疗宫颈炎可改善妊娠情况,主要为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但各种干预方式对女性宫颈感染的预后及潜在影响不尽相同,故采取积极、合适的治疗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就宫颈炎及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辅助生殖的影响作一讨论,以期为临床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宫颈炎 宫颈炎治疗 妊娠结局 生殖技术,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围产资料数据库中信息完整的单胎妊娠孕妇48 650例临床资料,将这些孕妇分为胎盘植入性疾病组和非胎盘植入性疾病组,分析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妊娠结局。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高中教育水平及以下、孕次≥3次、经产妇、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合并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史(OR=2.254,95%CI:1.917~2.650)、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OR=1.591,95%CI:1.212~2.089)、合并前置胎盘(OR=28.282,95%CI:24.338~32.866);与非胎盘植入性疾病产妇相比,患有胎盘植入性疾病产妇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褥期感染、子宫切除、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Apgar评分相对较低(1 min)、产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剖宫产史、辅助生殖受孕、合并前置胎盘是引起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妊娠结局不良。

  • 标签: 胎盘植入性疾病 危险因素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