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大学规章制度具有多重法律地位:既是一种行政规范性文件,在法律适用上只能被"参考",又是大学自治的重要依托,应得到一定的额外尊重。这种状况决定了大学校规独特的法律地位,在进行法律解释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甘某诉暨南大学一案向我们展示了多重约束条件下的校规解释问题,我们不仅要考虑实质价值目标,也要考量多重形式要求,更需要进一步超越本案,力求从立法和司法等方面具体确立大学规章制度的法律地位,以便更清晰地处理校规解释问题。

  • 标签: 大学规章制度 教育行政诉讼 法律解释
  • 简介: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对推进现代大学治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以教育部2013年11月公布的六所大学章程作为研究样本,主要从章程结构与篇幅、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内部要素以及制定与修改程序四个维度对六校大学章程进行重点分析,比较其异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提出完善建议。

  • 标签: 大学章程 大学治理 文本分析
  • 简介:11月2日下午,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检察院会议室。当21岁的女大学生阴晓(化名)在送达文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四个多月来压抑的心情终于一扫而光。

  • 标签: 女大学生 电脑 室友 张家口市 会议室 检察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微博以其便捷、开放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参与,大学生也成为微博用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微博成长为一种新兴的公共参与路径,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大学生作为微博公共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总结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中的问题,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情绪管理和观念引导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进行有序微博公共参与。

  • 标签: 大学生 微博 公共参与 引导
  • 简介:<正>针对《修正案(草案)》的具体条文,按照先后顺序,特提出以下意见:1.《修正案(草案)》第12条第1款后,建议增加第2款:"人民法院应当在当事人辩论的基础上认定事实并作出裁判。"2.《修正案(草案)》第14条,建议条文中不写检察监督的具体方式,改为"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具体方式放在相应的程序中规定即可。3.建议删除《修正案(草案)》第15条。作为诉讼的基本原则,应当对诉讼有指导意义,但这条几乎与诉讼无关,"支持"很空,没有操作性,写在法典中多余。4.建议增加规定诚实信用原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民诉法的完善上都有必要规定这一原则,其意义一是大力倡导所有参与民事诉讼的主体诚信诉讼,营

  • 标签: 民诉法 诚信诉讼 法律监督 检察监督 申请再审 诚实信用原则
  • 简介:2008年8月29日,日本福冈大学法学院学生一行20人,在福冈大学教授李黎明的带领下来到我院进行友好访问。8月30日在辽宁会馆举办了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与日本福冈大学师生交流会。会议由我院副院长关飞同志主持,我院法学院副教授牛莉做了关于中国刑事司法程序改革的讲座,

  • 标签: 大学教授 福冈 交流活动 日本 师生 管理干部学院
  • 简介:大学的校规制定权是权利而不是权力,它来源于大学自治权,是学术自由基本权利的制度保障。在我国现行教育法的规定中无法导出大学生的学习自由权,它也来源于宪法规定的学术自由基本权利。因此,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必须服从于学术自由。

  • 标签: 大学生晨读 大学自我管理权 学术自由基本权利 学习自由
  • 简介:本刊讯为进一步宣传法院文化建设,普及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近日,"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山东省莱阳市人民法院举行了"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的50多名大学生来到莱阳法院参观。这是莱阳法院开展一年一度的"法院开放日"活动以来首次邀请大学生群体参观法院。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人民法院 莱阳市 开放 大学生群体 文化建设
  • 简介:德育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当前形势下,应当围绕大学生的特点及所处的环境,从各方面着手德育教育工作,以期建立健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 标签: 德育教育 大学生 长效机制
  • 简介:<正>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过,近年来,也日渐出现一些问题。法科招生的数量过多,以至于就业率堪忧;法科学生能力不足,以至于很多单位表示不满;还有,法学课堂效果不佳、教授结构不均,以至于难以应对法学教育市场的需要等等。以上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的重视,并自2011年年底下文,决定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法计划")~②,希望借此提升我国法学院的教学质

  • 标签: 我国法学教育 法科 人才教育 教育市场 经验总结 终身教职
  • 简介:章程具有内生性特质。这一特质决定了章程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大学内部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外界环境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也决定了通过外部嵌入的方式难以推动章程的制度创新。从效力层级而言,章程的功能和内容应当受到框架性制度的制约,这种制约决定了章程在现代大学制度建构中作用的局限性。特质与局限性决定了当前大学章程建设的意义在于以章程建设为契机,培育、引导大学制度内生因素的成长、发育,通过章程建设发挥制度创生作用,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框架性制度改革。

  • 标签: 章程 内生性 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