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尊敬的省政协李主席、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来宾:今天,首届五山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了。举办五山论坛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展示和弘扬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五山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平台。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山西省宗教事务局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高僧大德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 标签: 文化研究 五台山 构建和谐社会 专家学者 可持续发展 文化强省
  • 简介:2015年7月27日—8月2日,“五山信仰国际研讨会”在佛教圣地五山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山西省佛教协会主办,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佛学论坛协办,五山大圣竹林寺承办,来自欧美亚三大洲的33位学者参加了研讨。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五台山 研讨会综述 信仰 哥伦比亚大学 佛教圣地
  • 简介:印光大师与五山的因缘张育英陆永庭近代净土宗师印光,陕西合阳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二十一岁时在终南山南五莲华洞出家,二十六岁前往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历任上客堂香灯、寮元等职,于念佛正行而外,研读大乘经典,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三...

  • 标签: 五台山佛教 清凉山 净土宗 印光法师 佛教圣地 文殊
  • 简介:山是我省旅游的"龙头",其庙宇之多、之古老,名扬中外,享有五岳回来不看山,黄山回来不看岳,五山回来不看庙之美称.五山高大雄伟,苍松翠柏,泉水溪流,清净幽雅,白云、蓝天和时时呈现的"佛光",虽不及黄山的云海和奇峰,但地势开阔,五个顶挺拔云间,红墙黄瓦的寺院点缀在山峰深谷之中,不似黄山胜似黄山!

  • 标签: 黄山 云海 旅游 持续发展 五台山 佛光
  • 简介:《五山研究》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五山研究会与五山风景名胜区政府合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多学科的学术刊物,于1985年创刊。《五山研究》以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相关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指导,本着立足五山、面向山西乃至全国的精神,研究、宣传、探索五山的历史、佛教、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地质、生态,为“四个”文明建设服务,为构建马克思主义新型宗教学服务。

  • 标签: 五台山 征订启事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征稿 四项基本原则 文明建设服务
  • 简介:文化必有其特性,五山文化从四个方面的特性表现出其文化品格:一,佛教文化高地,这可以说是五山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的核心内容与基础形态。二,文殊道场是五山文化的最特出文化标识,文殊信仰对于五山文化起着一种整合作用。三,“青黄并存”体现着五山文化的旺盛文化活力。四,自然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合一是五山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的重要内容。

  • 标签: 佛教文化高地 文殊道场 青黄并存 自然价值 人文价值
  • 简介:山文殊信仰的形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北魏、隋唐、明清三个重要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出于政治的需要不断对之以充实、丰富。目前,保存下来40余座文殊寺庙,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区域。透过对五山文殊信仰的时空分析,可以深刻理解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信仰形态、文化内核以及历史积淀。

  • 标签: 五台山 文殊寺庙 时空分析
  • 简介:法尊法师是五山现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法师两度入藏,遍访名师,广学经论,译经著书,为汉藏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法尊法师还特别重视僧才的培养,从事佛教教育工作28年,为佛教培养出许多解行并重的僧才,从而形成了一套佛教教育思想.

  • 标签: 法尊法师 护国卫教 培养僧才 大心菩萨
  • 简介:山是文殊菩萨说法显灵的道场。早在北魏时就成为闻名天下的文殊菩萨圣地,随之文殊造像也相继流行。特别是在唐时,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山,以文殊菩萨为主的殿堂塑像更是满目皆是。五山文殊菩萨彩塑是五山佛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有从唐代至今各个朝代的30余尊千姿百态的文殊菩萨彩塑,充分体现出各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以及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与发展演变过程,从而折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不仅是宗教艺术,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 标签: 五台山 文殊菩萨彩塑 佛教艺术 历史演变 时代特征
  • 简介:能海法师俗姓龚,名学光,字缉熙,1886年腊月22日生于四川省绵竹县汉旺场。父名常一,母亲张氏,有一位姐姐。他10岁时,迁家县城,父以摊贩为业。不数年,父母相继去世,姐弟相依为命。他在私塾读书,也还留心国事。当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就决意离家,去寻求救国之道。14岁上,他到了成都东大街恒升通匹头业商号当学徒,号东钟体乾见他敏慧,令随其私塾老师学习,受到器重。不数年,遂通诸子;又浏览了不少新出书刊,故

  • 标签: 五台山 海法 戊戌变法 《四分律》 佛教协会 广济寺
  • 简介:山位于山西省五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东、西、南、北、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故名五山;因五山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叶斗峰海拔3061米,被称为“华北屋脊”。山上六月飞雪,夏无炎暑,所以又名清凉山。五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

  • 标签: 佛教圣地 五台山 世界文化遗产 极限明信片 名录 五台县
  • 简介:唐代时五山高僧对佛教音乐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曲谱、歌辞和固定仪式,还有了一支规模宏大的佛教音乐队伍.其特点是:法事仪式集体化,法式仪规程式化,词曲结合规范化,佛教歌曲专业化和艺术化了.

  • 标签: 唐代 五台山 高僧 佛教音乐 特点
  • 简介:山是1961年被国家批准的第一批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台怀镇地处由五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南台、北和中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怀".在五山,人们把五座顶之内的地区称为"内",其它地区则称为"外".

  • 标签: 五台山 杜鹃花专类园 规划 自然景观
  • 简介: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的主流,五山是我国著名的4A级旅游景区,具备生态旅游开发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对其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且与佛教文化旅游相融合,将会带来强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五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五山成为世界遗产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五台山 生态旅游 开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