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渤海新生代构造格局主要受郯庐断裂系和塘沽-蓬莱断裂系控制;渤鲁帚状构造系和黄骅-东濮隐伏断裂系分别对渤海南部和西部构造影响较大.渤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史与渤海湾盆地陆区类似,但主要断裂活动期和沉降期比陆区晚,导致渤海含油气系统特征有如下特殊性:①发育沙三段和渐新统两套成熟烃源岩,比陆区多发育一套渐新统沙一段-东下段成熟烃源岩;②湖盆萎缩较晚,东营组和上第三系的砂体类型和储盖配置优于陆区;③后期构造活动强烈,有利于形成浅层油气聚集;④下第三系普遍存在地层超压现象,对油气成藏作用有重要影响;⑤多期成藏和主要油气藏形成较晚.渤海油气分布的三大特点是:①以上部成油组合为主力,中部组合也有较大潜力;②油气富集带以凹陷之间的基岩凸起带为主,其次是凹陷内部的Y字型断裂背斜带;③大油田主要分布于资源量超过5亿t的富含油气系统中.渤海勘探程度较低,应用复式油气聚集带和含油气系统理论,围绕基岩凸起和Y字型断裂背斜带还可发现可观的油气储量.

  • 标签: 渤海 新生代 含油气系统 特征 油气分布规律
  • 简介:充足的气源、多种类型圈闭及优质的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构成研究区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温压场直接控制了天然气的分异和聚集,埋深处于2000m以上的圈闭有利于天然气成藏;断层不仅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垂向运移通道,而且为油气成藏提供了遮挡条件;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元结构与生烃、运移和圈闭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断裂带天然气成藏模式揭示,油气聚集从洼陷中心到边缘呈油藏-气顶油藏-纯气藏的分布规律.

  • 标签: 东营凹陷 坨-胜-永断裂带 天然气 成藏条件 富集规律
  • 简介:回顾了渤海西部海域岐南断阶带的石油勘探开发历程,论述了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油田(藏)的特点及石油富集规律。针对该带以复杂断块、中小油田为主,油田成群分布,轻质原油、近岸、水浅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经济效益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技术措施。

  • 标签: 歧南断阶带 石油富集规律 石油勘探开发 指导思想 技术措施
  • 简介:业已证明三角洲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区。迄今,全世界至少有17个三角洲区发现了储量可观的油气,其估算最终储量为500亿桶原油和32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已生产近300亿桶原油和100万亿立方英尺以上的天然气。近年来,三角洲研究在以下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第一,进一步认识到三角洲前缘不稳定性和滑塌作用的重要性。滑坡、崩塌和生长断层在许多现代和古代三角洲都很常见,它们对岩相的分布起重要作用。三角洲前缘的不稳定性在确定海上钻井位置和采油设施方面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第二,进一步认识到粗粒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在地层记录中的意义。由于三角洲具有以下三大属性,因此三角洲相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1)三角洲常常具有大量的储集砂岩。三角洲还是沉积物因受海洋地质作用而在盆地内发生再分配的点源,因此,它们对与滨岸和滨外体系有关的油气有利带的分布有所影响。(2)高有机质产能常与三角洲沉积有关。在三角洲平原的沼泽环境堆积的大量陆源有机质可能成为重

  • 标签: 三角洲区 世界 油气勘探 储量 估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