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VP)及椎体后凸成形(PKP)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12年3月住我科的共8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及椎体后凸成形的方法。结果 99%的患者在术后半小时至24小时,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并且部分纠正了胸背后凸畸形,术后随访3个月--8年,患者反应良好。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与椎体后凸成形这种微创技术,确实能迅速减轻椎体骨折所致疼痛并且尚可部分纠正胸背后凸畸形,避免了高龄患者既往以长期卧床治疗引发的许多致死性继发病以及胸背后凸畸形无法纠正之弊,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分阶段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成形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依据随机数字法选取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8月我院收治的 72 例慢性肾衰竭 CKD5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分阶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瘘通畅 1年率、瘘通畅 2年率、瘘成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出血、感染、动脉瘤、水肿、瘘狭窄)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观察组对比,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分阶段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成形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分阶段护理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静脉窦支架成形治疗特发性颅高压(IIH)引起的急性视力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研究设计,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静脉窦支架成形治疗的38例IIH患者的病例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共9例,短期视力暴发性下降,常规行视力视野及眼底检查,经磁共振静脉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静脉窦狭窄(CVSS),静脉窦测压狭窄两端的压力梯度≥10 mmHg(1 mmHg=0.133 kPa),均急诊接受静脉窦支架成形治疗。采集随访6个月资料进行对比,评价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结果9例均成功行静脉窦支架成形。支架植入后狭窄远端和近端的压力梯度降至(2.3±1.2)mmHg。治疗后6个月随访,9例患者视乳头水肿均明显好转或消失,水肿平均分级从术前的2.44±0.73降至0.56±0.53(t=6.314,P<0.001)。9例患者术后6个月视力均恢复至发病前水平或明显改善;术前视力基线值(logMAR)为0.12±0.11,术后6个月为0.74±0.13(t=-10.827,P<0.001)。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症状无复发,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IIH引起的急性视力损伤患者,急诊静脉窦支架成形可有效挽救视力,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高压 支架 介入 静脉窦狭窄 视乳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成形患者术后出现再狭窄的原因并提供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冠状动脉成形患者90例,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再狭窄出现原因并提供护理对策。结果:导致患者冠状动脉成形后出现再狭窄的原因主要为吸烟(χ2=22.334,P

  • 标签: 冠状动脉成形术 再狭窄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近4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老年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PTCA)围期的急性谵妄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增加对这一组疾病的认识,减少高危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共检测AMI患者急诊PTCA86例,26例入选研究组。对其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入院后发生谵妄的患者评定谵妄的严重程度。结果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年龄、并发多种躯体疾病、心肺复苏和使用呼吸机使谵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本组患者中谵妄的发生率为25.7%。所有患者均为一过性谵妄,年龄越大,谵妄发生率越高,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变化是预示谵妄发生与否的敏感指标。采用静脉持续注射地西泮或咪哒唑仑控制谵妄症状安全有效。

  • 标签: 心肌梗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谵妄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就耳镜下鼓室成形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耳镜下鼓室成形,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镜下鼓室成形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耳炎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 效果
  • 简介:有研究报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占81.8%,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为12%,5年发生率为30%~35%,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使在药物干预下,其发生率仍为15%~20%。现将我科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患者 内支架成形术 预防 年发生率 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椎体成形与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6月到2011年6月来我院进行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90例,其中接受椎体成形治疗的48例,接受后凸成形治疗的42例。在术后,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对疼痛镇痛药的使用、活动能力及影像学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随访中(随访时间为9个月)椎体成形组的视觉类比评分术前的7.4到术后的2.5,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2.2到术后0.6,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的2.9到术后1.7。后凸成形组的视觉类评分由术前8.1到术后2.5,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2.3到术后0.7,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2.5到术后1.3。因此,椎体成形组和后凸成形组都能对患者椎前中柱高度进行恢复,后凸成形组效果更加明显且无一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少对镇痛药的依赖,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椎体成形相比,后凸成形对骨质疏松性的治疗更能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好地恢复患者的伤椎高度。

  • 标签: 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参照组用椎体成形,研究组用椎体后凸成形。结果:研究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低于参照组,FDIP评分高于参照组,后凸Cobb角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优于椎体成形,可提高患者的躯体功能与生活障碍,减轻疼痛感,缩小后凸Cobb角。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PAT)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的20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瘘狭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置管溶栓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动静脉瘘狭窄改善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比较短,短于对照组,手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瘘血管狭窄改善数优于对照组,瘘总通畅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三个维度的数据指标都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动静脉瘘狭窄患者的治疗应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成形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2例行动静脉成形ESRD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实施CNP,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高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成形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100.0%、97.5%、5.0%、92.5%,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成形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92.9%、85.7%、23.8%、73.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CNP引入ESRD患者动静脉成形期护理中,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成形成功率、通畅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病 内瘘成形术 周末期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CDT(导管接触性溶栓)与血管成形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0年02月~2021年02月,以本院接收的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课题对象,入院后均进行CDT以及血管成形联合治疗。结果:25例溶栓有效(83.33%),尿激酶平均使用量(212.8±80.4)万单位。术后患者下肢动脉闭塞病变长度短于术前,且术后ABI踝肱指数高于术前(P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CDT 腔内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PTCA)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0例接受PTCA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冠心病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阴道成形的护理模式。方法先天性无阴道病人,2例,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切口及会阴的护理,指导下床时间及活动,留置尿管时间及护理,正确放置阴道模具及教会患者阴道模具的清洁、消毒及使用方法。结果本组两例患者随访至今,一例已结婚,能过正常性生活。另一例每天坚持放置阴道模具,阴道可容2指。结论正确及恰当的护理,保证患者正确坚持使用阴道模具对手术的成功起到关键的作用。

  • 标签: 人工阴道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侧同期鼓室成形的可行性及术后听力改善情况。方法对24例(48耳)双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双侧同期鼓室成形,将病变较重侧作为第一手耳优先手术,对侧耳为第二手耳。第一手耳(24耳)完成鼓室成形Ⅰ型13耳、鼓室成形Ⅱ型10耳、鼓室成形Ⅲ型1耳;第二手耳(24耳)均施行鼓室成形Ⅰ型。中取用第一手耳侧的耳屏软骨-软骨膜作为双侧鼓膜修复材料,以术后3个月鼓膜情况及纯音听阈结果评估鼓膜愈合成功率及术后听力改善程度。结果24例(48耳)患者术后鼓膜一期完全愈合47耳,愈合率为97.9%(47/48),其中第一手耳23耳,愈合率为95.8%(23/24),1耳遗留穿孔,门诊换药后愈合;第二手耳24耳,愈合率为100%(24/24)。术后3个月复查纯音测听,第一手耳平均气骨导差由术前(30.59±13.50)dB缩小至(15.39±12.40)dB,差值为-15.2 dB。第二手耳平均气骨导差由术前(19.72±9.89)dB缩小至(8.98±10.18)dB,差值为-10.74 dB。双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02、4.87,P均<0.001)。术后气骨导<20 dB的耳数为68.8%(33/48)。48耳术后均未出现医源性感音神经性聋、面瘫、味觉改变及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双耳同期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高,术后听力明显改善,出现医源性感音神经性聋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并能节省住院时间及费用。

  • 标签: 中耳炎,化脓性 鼓室成形术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成形的手术风险。方法对2007-2010年我科收治的6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瓣膜成型手术治疗的风险发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死亡4例,余随访12~24个月心功明显改善。结论心脏瓣膜成形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可收到较好的效果,风险相对来说较小。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瓣膜成形术 手术风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