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与明胶海绵(GelatinSponge,GS)复合(NGF/GS)对兔胫骨洞形骨缺损愈合中的作用。方法: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的双侧胫骨分别制备2个5×3mm2深达髓腔的骨缺损,间隔10mm。其中实验组骨缺损区植入NGF/GS复合(含NGF10μg),对照组植入GS,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2周、4周和8周各处死动物6只并获取标本,行标本大体、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并进行骨计量学分析新生骨的面积百分比。结果:术后各组均未出现免疫反应。术后2、4周,各组新生骨密度低于正常骨,实验组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新生骨形成较快,骨缺损区密度较高,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加。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实验组2、4周(33.728±6.377)%、(55.854±6.842)%;对照组2、4周(22.139±4.346)%、(46.047±3.998)%;空白组2、4周(19.809±3.105)%、(39.250±6.151)%。术后8周,各组骨缺损基本愈合,骨密度接近。结论:神经生长因子与明胶海绵复合能够促进兔胫骨洞形骨缺损的愈合,从而缩短骨损伤的愈合时间。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明胶海绵 骨缺损 骨愈合
  • 简介:心肌电生理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研究的是心肌离子通道的基本特性,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刘泰楗教授,是著名的电生理研究专家,是最早从事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早在1988年就撰写了《心肌细胞电生理学》,多年来成为多数科研工作者的知识宝典,

  • 标签: 心肌细胞 离子通道 心律失常 复合体 电生理学 科研工作者
  • 作者: 马林枭
  • 学科: 医药卫生 > 整形外科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云南吴氏嘉美医疗美容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 简介:目的:分析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复合在鼻尖整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鼻综合就医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鼻尖软骨复合材料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材料,对照组采用假体整形材料,对比两组手术满意效果和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材料的观察组手术效果显著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复合效果显著,具有整形效果满意,二次手术低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自体肋软骨;构建鼻尖复合体;鼻尖整形;面部雕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GATOR1复合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基因突变特点及治疗效果,探讨该复合相关癫痫的诊疗方法。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22年7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及上海德济医院就诊的GATOR1复合相关癫痫患者的病史、脑电图、头颅影像学、遗传学检测结果和治疗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GATOR1复合相关癫痫患者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癫痫起病年龄2个月至14岁;癫痫发作形式仅有局灶性发作者10例,仅有全面性发作者2例,局灶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并存者4例,其中全面性发作包括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痉挛发作及肌阵挛发作;癫痫综合征包括婴儿痉挛症2例、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病灶3例及睡眠相关过度运动癫痫1例。发作间期头皮脑电图提示多脑区放电或弥漫性放电。共发现13个DEPDC5基因突变位点,1个NPRL2基因突变位点,2个NPRL3基因突变位点;除DEPDC5基因的4个位点为已报道位点,余均为未报道位点;所有突变均有致病性;无义突变8个,大片段缺失1个,移码突变4个,整码突变1个,剪切突变2个;突变遗传自亲代13例,新生突变2例,1例未验证突变来源。5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正常,11例头颅MRI存在脑皮质结构异常,表现为脑沟沟底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脑沟和(或)脑回形成异常伴或不伴灰白质分界不清、双侧大脑皮质发育畸形等。7例行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监测,6例脑电图起始均呈现低波幅快节律,其中以额叶起始者5例,以顶叶起始者1例。16例患者中8例患者仅使用药物治疗,其中1例为单药治疗,其余为多药联合治疗。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DEPDC5基因突变者行SEEG监测后切除致痫皮质,术后病理报告为FCDⅡ、FCDⅢ或非特异性改变,1例等待手术中。1例NPRL3基因突变者行致痫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FCDⅡa;另1例NPRL3基因突变者SEEG监测后行射频热凝毁损术。随访示3例患者药物治疗无发作,4例药物治疗发作减少。6例行致痫灶切除术,其中5例术前经SEEG协助定位致痫灶,术后无发作,切除范围较影像学显示的异常范围广,而1例未行SEEG者术后发作无改善。尚有1例行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术后无改善。结论GATOR1复合相关癫痫多表现为局灶性发作,SEEG显示发作起源于额叶者多见,多存在皮质发育异常。DEPDC5基因突变者最常见,多数遗传自亲代,不完全外显比例高,故对非后天获得性脑结构异常者建议行遗传学检测。药物难治者,经术前评估行致痫灶切除术可获得根治。

  • 标签: 癫痫 磁共振成像 脑电描记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突变 GATOR1复合体
  • 简介:目的:了解正常上颌复合在不同状态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变化情况,初步探讨其本身的生物力学行为特征.方法:在自主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分别模拟张口位和正中咬合时上颌复合的边界条件,计算并绘制出不同状态相同载荷时各种应力、位移的数据和图像.结果:正常上颌复合在正中咬合和张口位两种状态下,双侧第一磨牙受垂直集中压力作用,其各部位应力和位移值均较小.结论:上颌复合具有使集中受力分散的作用,这使其富于支持力,能够承载较大的咬合力、正畸力、创伤力等.

  • 标签: 上颌骨 上颌复合体 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应力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原始数据建立包含骨缝的颅面复合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数字化方法,建立一个具有生物力学特性的包含骨缝的动态颅面复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对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患者行常规头部平扫及三维数字影像重建,利用原始DICOM数据建立颅面复合三维几何模型,在MSC.Metant前处理软件工具中划分网格。结果:建立了完整的颅面复合三维体几何模型和包含骨缝的完整颅面复合三维有限元模型,由630,379个单元和148,143个节点组成。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活体的颅面骨合体三维有限元数字化建模方法。结论:应用螺旋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工具MSC.Marc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包含骨缝的颅面复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颅面复合体 计算机模拟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概述了氢氧化铝阻燃剂(ATH)的阻燃机理及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氢氧化铝及其复合系在塑料领域阻燃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阻燃剂 ATH 氢氧化铝 表面改性 应用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TFCC)损伤的高频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术前MRI及超声检查资料,且经手术证实为单侧TFCC损伤的32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对比超声与MRI诊断结果。结果TFCC损伤超声主要表现为TFCC形态肿胀、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破损处为不规则无回声区;CDFI于损伤的TFCC内部撕裂口边缘可探及血流信号。32例TFCC损伤患者中,超声诊断26例,检出率81.25%(26/32),MRI诊断27例,检出率84.38%(27/32),2种检查方法对TFCC损伤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P=0.706)。结论通过高频超声可较准确地诊断TFCC损伤,从而简便、快速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窦填塞固定治疗颧-上颌骨复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上颌窦填塞的20例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将接受传统法手术的20例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19.866,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t=1.925,P<0.05)。结论上颌窦填塞治疗在颧-上颌骨复合骨折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好,手术简单,费用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颌窦填塞 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在模拟的酸性土壤条件下,利用制备的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对铬酸根进行吸附实验。重点研究了吸附条件对复合铬吸附能力的影响,对比了蒙脱石和含水氧化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复合有较强的铬吸附能力,其铬吸附量低于铁沉积物而明显高于蒙脱石。铬初始质量浓度是影响复合铬吸附量的最主要因素,离子强度次之。吸附时间(12h以上)、温度、pH值对复合铬吸附量的影响很小;说明在酸性土壤条件下,复合有强且稳定的铬吸附能力。

  • 标签: 羟基铁离子 蒙脱石 复合体 铬酸根 吸附 温度
  • 简介:为了解褐煤基材料对土壤复合铅形态的影响和污染退化修复机制,将褐煤以及褐煤基改性材料,混入铅污染的土壤中培养4个月,提取其中的土壤复合,测定各组复合中的各形态铅。结果表明:施用褐煤基有机材料后,水稳性复合增加。1)6种铅化学形态在各复合中分布状况不同。各改良剂处理的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铅在复合中分布的大小顺序均为:G0〉G1〉G2,各处理从G0到G1,交换态铅质量分数下降了8.74%-32.22%,从G1到G2各处理下降了2.73%-26.74%;弱有机态和强有机态、残渣态铅分布顺序为:G0〈G1、G2。2)施用有机材料均引起了3组复合中交换态铅质量分数的下降,各处理交换态铅质量分数平均下降了2.73%~32.22%;普遍提高了弱有机态和强有机态铅质量分数,弱有机态铅最高提高51.23%,强有机态铅最高提高67.65%,对残渣态铅没有显著影响。3)所有改性材料改性后均提高了G2组中的交换态铅,普遍降低强有机态铅质量分数,碳酸盐态铅质量分数未有显著变化。因此,施用褐煤基有机改良剂,促进了水稳性复合的形成,降低了复合中交换态铅质量分数,对土壤铅起到了钝化作用。褐煤有机材料对交换态和有机态铅影响较大,对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态和残渣态影响较小。

  • 标签: 褐煤基改良剂 土壤修复 铅形态 胶散复合体 石灰性土壤
  • 简介:使用上海天文台的25米天线和12.2GHz的接收系统,对银道面附近的一个HⅡ区复合G18.2-0.3进行了射电连续谱观测。采用沿源运动轨迹,对观测曲线进行多子源模型拟合的方法将该复合中的6个子源从延展的HⅡ区辐射中离了出来,并导出了每个子源在122GHz频率上的流量和角大小。结合国外台站的2695MHz、4750MHz和10.55GHz上的流量还得到了这些子源的辐射频谱。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热辐射性质,对具有射电复合线(H76a)资料和角尺度的4个子源导出了它们的电子密度在(1-3)×10^2cm^-3间,此外通过对G18.2-0.3复合子源IRAS资料的分析和模型拟合还得到了每个子源周围冷尘埃的等效黑体温度。其中4个子源并具有IRAS-LRS资料,分析它们得到了该HⅡ区成协尘埃的性质。根据5个子源的IRAS流理、频带以及色改正因子又求出了这些子源在1-500μm间的总红外光度在2×10^4-10^5L⊙间。它表明与G18.2-0.3中各子源成协的新形成星是一些大质量的OB型星,它们在同一个延展HⅡ区中如此密集证明了大质量星“致密一堆积”形成模式的合理性。

  • 标签: 银道面 VLBI观测 红外辐射 射电连续谱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HⅡ区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鼻整形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手术,观察组42例给予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手术,进一步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1)观察组创面愈合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与对照组的21.43%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创面愈合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鼻整形 自体肋软骨移植 鼻尖软骨复合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168例鼻整形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4例患者给予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手术,观察组84例给予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手术,进一步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1)观察组创面愈合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与对照组的21.43%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创面愈合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鼻整形 自体肋软骨移植 鼻尖软骨复合体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68例鼻整形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4例患者给予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手术,观察组84例给予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手术,进一步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1)观察组创面愈合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与对照组的21.43%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创面愈合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鼻整形 自体肋软骨移植 鼻尖软骨复合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蚯蚓等土壤动物改良、微生物发酵的生物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通过将蚯蚓、微生物、秸秆耦合配比,获得具有生物与非生物互补特性及对环境适应的蚯蚓复合。蚯蚓复合具有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作物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的能力,但限于生物对机械装置的适应性,目前研究者主要.侧重于在实验室或小块田地中的研究,鲜见大田作业环境下蚯蚓复合施放的研究。因此,针对蚯蚓复合难以在大田中施放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蚯蚓复合智能施放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蚯蚓柔性释施放,减小作业过程中对蚯蚓的伤害,从而提高蚯蚓存活率;并且采用三个直线电机对机架姿态主动调解,从而实现蚯蚓复合智能施放装置在丘陵坡地作业。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头晕复合(NAC)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40例纳进对照组(实施传统根治术治疗),剩余40例纳进实验组(实施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价值。结果 实验组复发率为5.00%(1/40),对照组则为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远处转移3例,转移率为7.50%(3/40),实验组则出现4例,转移率为10.00%(4/40),无显著异(P>0.05);5年内2组乳腺癌转移死亡各有1例;2组5年内生存率分别为97.50%(39/40)、92.50%(37/40),无显著差异;5年内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50%(37/40)、90.00%(36/4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留NAC改良根治术、传统根治术疗效较为接近,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治疗以及重建乳房的作用。

  • 标签: 早期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疗效分析
  • 简介: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诊断分析、逐时红外云图、单站资料等,对2003年4月12日影响鹰潭市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该过程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不同层次的天气系统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触发机制是冷空气从近地层楔入暖空气中,在高、低空急流、层结不稳定等诸多有利条件下,由几个小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发展成1个中尺度对流复合(MCC).

  • 标签: MCC 环境场 云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保留乳头乳晕复合(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NSM)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84例早期原发性乳腺癌并接受NAC的NS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K-M生存曲线评估术后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影响NSM术后患者DFS和OPS的影响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局部复发8例,远处转移6例,术后5年DFS为83.3%,OS为91.7%。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肿瘤距乳头乳晕距离(TND)、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类型及Her-2阳性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影响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最大径、TND、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类型及Her-2阳性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状态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情况同时影响患者术后DFS和OS,术前系统、精准地评估并妥善处理特殊腋窝淋巴结可提高乳腺癌患者预后。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 预后 乳头乳晕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