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3种不同液体模拟髓腔流体压力对3种粘结系统与牙本质粘结微拉伸强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磨平完整人磨耠面至中层牙本质深度,分别用去离子水、磷酸盐缓冲液和人血浆模拟15mmHg牙齿髓腔压力.涂布3种粘结剂:单瓶装全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3MESPE);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G-Bond(GC牙科)和iBond(HeraeusKulzer)。堆塑2mm高度复合树脂。粘结堆塑完成后.所有样本均浸泡于37℃人工唾液中.并置于20mmHg髓腔压力下24h。万能测试机测试每个样本的微拉伸强度,并记录每个样本的断裂模式。数据用ANOVA和Bonferronipost-hoc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设置P≤0.05。结果:在SingleBond粘结剂中,去离子水表现出比血浆和磷酸盐缓;中液更高的微拉伸强度;在G-Bond中,去离子水与磷酸盐缓冲液微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但人血浆微拉伸强度较低;相反.在iBond中.3种液体微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所有样本断裂模式主要为粘结界面和混合模式断裂。结论:不同液体模拟髓腔压力会影响粘结剂与牙本质问的粘结效果.全酸蚀相比自酸蚀粘结系统粘结效果受髓腔压力影响更敏感,粘结剂中含有蛋白质凝固成分比不含这些成分的粘结效果好。

  • 标签: 髓腔压力 人血浆 微拉伸强度 粘结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氧化锆修复粘结时,自酸蚀粘结剂与全酸蚀粘结剂对两种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36颗第三磨牙,根据所使用粘结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6组,每组6颗。A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直接进行粘结;B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全酸蚀粘结剂进行粘结;C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自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D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直接粘结,E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全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F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自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测试各组的粘结强度。结果D组粘结强度(16.47±0.47)高于A组粘结强度(12.04±0.50),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粘结强度(16.18±0.39)和C组粘结强度(16.72±0.54)均高于A组粘结强度(12.04±0.50),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组粘结强度(19.06±0.33)和E组粘结强度(18.99±0.72)均高于D组粘结强度(16.47±0.47),有统计学差异(P<0.001),E组与F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树脂水门汀粘结剂的粘接强度高于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粘结强度;酸蚀处理可提高水门汀粘结剂的粘接强度;SingleBondUniversal可获得与全酸蚀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强度,其临床操作简便,技术敏感性低,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自酸蚀 全酸蚀 牙本质 剪切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抗过敏牙膏治疗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300例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患者是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这一时期内由我院收治的,将这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奥威尔组、舒适达组、GLUMA组三组,每组各100例,分别对三组患者采用奥威尔、舒适达及GLUMA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敏感指数。结果奥威尔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6%,舒适达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3%,GLUMA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3%;奥威尔组和舒适达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威尔组和舒适达组的总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GLUMA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威尔组的敏感指数为0.21,舒适达组的敏感指数为0.45,GLUMA组的敏感指数为0.81;奥威尔组的敏感指数显著低于舒适达组和GLUMA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达组的敏感指数显著低于GLUMA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威尔和舒适达等抗过敏牙膏治疗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抗过敏牙膏 奥威尔 舒适达 GLUMA 老年人 牙本质过敏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乐氟联合脱敏糊剂治疗牙合面磨损继发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重度磨损致牙本质过敏症患者112例(112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多乐氟治疗,观察组采用多乐氟联合糊剂治疗,对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6个月及12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6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乐氟联合脱敏糊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多乐氟 脱敏糊剂 牙本质过敏症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铒:钇铝石榴石(Er:YAG)激光照射对老年人根面牙本质与玻璃离子水门汀间的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颗老年人(≥60岁)和20颗年轻人(≤20岁)完整离体恒牙,用金刚砂车针磨除近中釉牙骨质界部位的牙釉质及牙骨质,暴露根方牙本质。老年人牙齿随机分为G1组和G2组,年轻人牙齿随机分为M1组和M2组,每组10颗。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根面牙本质:G1组和M1组用Er:YAG激光照射,G2组和M2组仅用金刚砂车针制备。将牙齿包埋于自凝塑料,制备根面使用GCFujiⅨGPCAPSULE玻璃离子充填。样本冷热循环后,置于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其抗剪切强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剪切强度比较显示:G1组>G2组,M1组>M2组,G1组>M1组,G2组>M2组(P<0.05)。结论:Er:YAG激光照射可以提高牙本质与玻璃离子间抗剪切强度;老年人牙齿可以获得比年轻人更高的抗剪切强度。

  • 标签: ER YAG激光 抗剪切强度 玻璃离子 根面牙本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牙本质过敏症治疗中ErYAG激光与氟化钠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96例牙本质过敏症患者,共有256颗患牙,随机分成四组,其中A组(激光治疗),B组(氟化钠治疗),C组(激光联合氟化钠治疗),D组(空白对照方法),用直观疼痛标尺法VAS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期间实验组的VAS评分呈现出下降趋势,A、B、C和D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和A、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牙本质过敏症治疗中ErYAG激光与氟化钠起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ErYAG激光 氟化钠 牙本质过敏症
  • 简介:摘要: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深入发展下,脂肪干细胞等多类型种子细胞出现在医学视野中。脂肪干细胞作为脂肪组织中的细胞,具有诸多优势,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发挥脂肪干细胞优势及促进骨组织工程发展,本研究对脂肪干细胞分化进行综述。

  • 标签: 脂肪干细胞 成骨分化 骨组织工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是指存在于骨髓间质中具有自我复制能力,不仅可分化为造血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还可分化为非造血组织细胞。B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强大的增殖能力,遗传背景稳定,体内植入反应弱,易于分离扩增纯化,是一种较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广泛开展了BMSC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本文就BMSC神经干细胞及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分述如下。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诱导分化 组织工程学
  • 简介:目的研究低氧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人PDLC;取第3~5代细胞分别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培养后检测其ALP活性;并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低氧处理后人PDLC中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低氧12、24、36、48h组ALP活性均比常氧组高;其中低氧48h组与常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48h组ALPmRNA表达比常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时间点低氧组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均比常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6h:P<0.05;24、48h:P<0.01).结论低氧增强人PDLC的ALP活性,上调ALPmRNA和OCNmRNA的表达,促进人PDLC成骨细胞分化,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提示低氧环境对人PDLC的骨分化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低氧 牙周膜细胞 碱性磷酸酶 骨向分化
  • 简介:的:探讨高血糖大鼠牙髓干细胞(DPSCs)增殖及牙/分化能力。方法:选取3个月龄糖尿病模型动物GK大鼠及正常对照Wistar大鼠,测定尾静脉血糖值,待血糖稳定1周后,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两组大鼠DPSCs,通过MTT法测定两组大鼠DPSCs生长曲线,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两组大鼠DPSCs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Osterix(Osx)、骨钙素(OCN)等牙/分化指标的表达。结果:GK大鼠餐后2小时尾静脉血糖值稳定在20.1~22.3mmol/L,Wistar大鼠为5.8~6.3mmol/L。MTT结果显示,GK大鼠DPSCs增殖能力从培养第3天到第7天均较Wistar大鼠DPSCs低(P<0.05)。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GK大鼠DPSCs牙/分化指标的表达明显较正常对照Wistar大鼠低。结论:高血糖大鼠DPSCs增殖能力及牙/分化能力均较正常大鼠低。

  • 标签: 高血糖 牙髓干细胞 成牙 成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身性药物补钙对口腔局部钙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145例适应症患者给予口服钙制剂,并通过对比观察疗效。结果对牙釉质未缺损(牙本质未暴露)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可作为临床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一种辅助手段。

  • 标签: 补钙药物 牙本质过敏
  • 简介:摘要多巴是贻贝足丝蛋白的主要成分,其可通过形成双氢键、π-π/π-阳离子键以及螯合金属促进贻贝在固体物质表面产生较牢固的黏附。因此,将仿多巴化合物应用于牙本质-树脂粘接领域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贻贝足丝蛋白的黏附机制以及仿多巴化合物在牙本质-树脂粘接领域的应用,以期为牙本质-树脂粘接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多巴胺 牙本质粘结剂 牙科材料 牙粘合 多巴 仿多巴化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粘接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上选择粘接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就诊患者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2.21±8.27)岁。患者因治疗需要拔除50颗完整无龋人离体第三磨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A、B、C、D、E组,每组各10颗。A组采用全酸蚀粘接剂处理方法,B组采用二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方法,C组采用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方法,D组采用通用型粘接剂处理方法,E组采用全酸蚀处理+通用型粘接剂处理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树脂粘接操作,每组牙可以切割出60个牙本质-树脂条,按照储存时间再分为2个亚组,每组30个,分别在人工唾液中储存24 h及12个月后,切割制作试件,测试每个试件的粘接强度,并用体视显微镜分析试件的断裂模式,并比较5种牙齿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及断裂模式。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A组、B组储存24 h后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30.73±2.56)MPa、B组(31.42±9.17)MPa储存24 h后的粘接强度均大于C组(22.22±5.67)MPa、D组(25.04±1.87)MPa、E组(24.54±2.09)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储存24 h后的粘接强度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储存12个月后的粘接强度比较,B组(30.56±2.54)MPa>A组(28.35±3.25)MPa>D组(24.91±6.46)MPa>E组(20.18±3.08)MPa>C组(17.43±1.28)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E组储存12个月后粘接强度均小于储存24 h的粘接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D组储存12个月后粘接强度与储存24 h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试件分别储存24 h、12个月后,混合断裂的数量始终最多,每组断裂结构构成比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与全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牙本质粘接强度最高,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粘接强度最低。随着时间推移,二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的牙本质粘接强度仍然最高,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的粘接强度下降最明显。

  • 标签: 粘接剂 牙本质 粘接强度 断裂模式 储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活性玻璃+氟保护漆在老年根面牙本质敏感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老年根面牙本质敏感症患者99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33,50颗患牙)、对照1组(n=33,48颗患牙)、对照2组(n=33,52颗患牙)。对照1组给予氟保护漆治疗,对照2组给予生物活性玻璃治疗,观察组给予生物活性玻璃+氟保护漆治疗。对比3组治疗即刻及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即刻、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47/50)、90.00%(45/50)、84.00%(42/50)、70.00%(35/50),较对照1组、对照2组高(均P<0.05)。结论生物活性玻璃+氟保护漆治疗老年根面牙本质敏感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物活性玻璃 氟保护漆 根面牙本质敏感症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4种机用镍钛系统体外预备根管后产生牙本质微裂的差异,为临床医生选择根管预备器械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鞍钢集团总医院口腔科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口腔科门诊拔除的新鲜完整下颌切牙为研究对象,按统一标准选择125颗样本制作研究模型,采用随机号码表法将样本平均分为5纽,4个预备纽分别应用机用ProTaperNext(N纽)、WaveOneGold(W组)、M3-Pro(M组)、ProTaperUniversal(P组)进行根管预备,余下一组作为对照(C组)不进行根管预备。在距根尖3、6、9mm处水平切割牙根,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各截面出现牙本质微裂情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未预备的C组没有发现牙本质微裂,P组产生微裂的牙数与N组、W组和M组分别对比均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预备组在距根尖3mm处产生微裂的牙总数对比距根尖6mm处和9mm处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机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可能造成牙本质微裂,在距根尖3mm处产生的微裂要显著多于距根尖6mm和9mill处;相较ProTaperUniversal,使用ProTaperNext、WaveOneGold和M3-Pro可显著降低微裂的发生率。

  • 标签: 镍钛器械 根管预备 牙本质微裂 牙根纵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两种脱敏剂治疗老年人因牙龈退缩根面外露引起的牙本质敏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门诊老年患者根面外露的牙本质敏感症52例312颗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6例。治疗组采用BisBlockTM脱敏剂治疗,对照组采用Gluma脱敏剂治疗。评价治疗分即刻、1个月、3个月疗效。结果Gluma及BisBlockTM组患者治疗后即刻有效率分别为94.87%、90.38%;治疗1个月后Gluma组有效率达80.13%,BisBlockTM有效率达85.26%;治疗3个月后,Gluma组有效率为76.28%,BisBlockTM组为81.40%。BisBlockTM组疗效显著,优于Gluma组。结论Gluma脱敏剂即刻效果较好,随着观察期的延长BisBlockTM脱敏剂疗效下降趋势较Gluma脱敏剂缓慢。

  • 标签: 牙本质敏感症 脱敏剂 草酸盐 树脂粘接剂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时间Er:YAG激光照射处理对正常牙本质粘接的影响,得出牙本质粘接时最佳照射时间参数,以提高牙冠使用寿命。方法选择2012年5—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15~30岁患者因正畸原因拔除的牙根发育完整、无修复体、无折裂的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A、B、C、D、E、F6组,每组10颗牙,经保留颌面牙本质处理后分别接受Er:YAG激光照射0、1、2、3、4、5s,与树脂粘接制作拉伸试件,测试粘接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剖面。结果Er:YAG激光照射组(B~F组)树脂粘接强度明显大于未照射组(A组);在激光照射组中,B~D组粘接强度递增,D组达峰值,但随着照射时间继续延长,E、F组粘接强度随之降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A组表面光滑、平整,与黏结剂嵌合程度差;B~E组牙本质表面清洁、粗糙、无热损伤痕迹;F组表面粗糙度最明显,有热损伤痕迹,部分区域甚至出现焦化或碳化的迹象。结论Er∶YAG激光处理正常牙本质的最佳照射时间应该为3~4s。

  • 标签: 牙本质 ER YAG激光 拉伸试验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简介:人牙可溶性蛋白是由多种细胞外基质和生物活性蛋白组成,但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全面。而且,它们在牙再生中的作用也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分析147种EDTA萃取的牙蛋白(ESTPs),发现了29种未在牙齿中报道过的蛋白成分。

  • 标签: 可溶性蛋白 牙齿再生 蛋白组分 人牙 牙本质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