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的临床疗效,为小儿急性水样腹泻临床用药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109例急性水样腹泻患儿,将其视为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n=54)和治疗组(n=55);2组患儿均给予合理饮食、抗病毒治疗、口服补液或者静脉补液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口服,>1岁1片/d,2次/d,1-3岁2片/次,2次/d,另加双八面蒙脱石散剂,口服,>1岁,1袋/d,分3次服下,1-3岁2-3袋/d,分3次服下,首次服用剂量依前述标准加倍;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口服,1.5mg/kg,3次/d;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差异,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临床效果治疗组患儿显效29例(52.7%,29/55)、有效24例(43.6%,24/55)、无效2例(3.6%,2/55)、总有效53例(96.4%,53/55),对照组患儿显效16例(29.6%,16/54)、有效20例(37.0%,20/54)、无效18例(33.3%,18/54)、总有效36例(66.7%),2组患儿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中3例患儿出现呕吐,1例患儿出现便秘,停药2d之后自动消失;治疗患儿未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具有优秀的临床表现,用药安全,成本经济,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消旋卡多曲 小儿急性水样腹泻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乳酸菌素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研究开展深入分析,判断乳酸菌素片治疗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12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60例,给予乳酸菌素片治疗;参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酸菌素片治疗 治疗有效率 常规治疗 小儿急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急性腹泻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此次开展研究分析时间点介于2020年3月-2021年4月间,样本纳入我院进行急性腹泻治疗的66例患儿,采用红篮球法划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健康教育),分析临床相关指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有关指标与参照组较优(P

  • 标签: 急性腹泻 综合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均为47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各项不适症状改善时间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实施强化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儿的不适症状尽快得到控制,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强化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给予层级链式护理对起临床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层级链式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3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菌群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体征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链式护理可有效改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的临床体征,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肠道菌群 层级链式护理 临床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联合山莨菪碱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48例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在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思密达加山莨菪碱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口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疗程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提高,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山莨菪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较思密达单用更有效,无副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思密达山莨菪碱小儿急性腹泻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急性腹泻婴幼儿致病原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急性腹泻婴幼儿共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病原微生物检验法对其自然排便腹泻时的粪便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本次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为123例,所占比例为61.5%。对患儿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进行比较,1-3岁患儿阳性率最高,每两个年龄段患儿阳性率进行对比差异显示为P<0.05,统计学意义以及差异存在并且十分明显。另外患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的概率较高,与其他细菌感染相比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于患有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其年龄与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致病菌为轮状病毒的较多,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实验室检验,以此来进行针对性治疗。

  • 标签: 婴幼儿 急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腹泻病患儿脱水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81对腹泻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脱水症状,实施预见性护理,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81例急性患儿治愈78例,好转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急性腹泻病患儿脱水时实施预见性护理,避免了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严重后果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性腹泻病 脱水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小儿急性腹泻干预效果及出院健康教育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40例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以及院后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患儿症状消失耗时、体温恢复正常耗时、住院耗时。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4.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耗时、体温恢复正常耗时、住院耗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通过综合护理加出院后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儿临床治愈率,促进患儿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 急性腹泻 综合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 低渗口服补液盐 治疗 小儿急性腹泻 的临床疗效 。 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在该时间段内录入院中收入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的个体资料,根据实验要求 抽选 其中 90 例 患儿 进行两组均分后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样本量设置为 45 。对照组换而单纯应用口服补液盐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则选择低肾口服补盐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儿童的治疗效果。 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 93.33% ,对照组为 73.33% ,两组相对比 差异 显著且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将 低渗口服补液盐 治疗方案 应用于 小儿急性腹泻 患儿的治疗中,和传统口服补液盐相比治疗效果更优,可以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低渗口服补液盐 临床治疗 儿科病症 小儿急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拉氏酵母菌在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服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接受布拉氏酵母菌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排便情况与用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患儿的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均为1.67%,数据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在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急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急性腹泻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8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3年内(2013.2~2016.2)所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均分,给予中医加西医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各39例,观察不同治疗方法产生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从临床综合指标评估治疗方案,即腹泻次数、止泻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检验组间,(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从治疗总有效率评估治疗方案,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7.44%)>(76.93%),(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单纯西医治疗方案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尽快止泻,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故更值得推广于临床。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中西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止泻保童颗粒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将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补液、纠酸、调节肠道菌群及保护肠道粘膜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止泻保童颗粒。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缩短有显著性差异,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止泻保童颗粒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病,使用安全,病程短,增加疗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止泻保童颗粒 小儿 急性腹泻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枯草杆菌联合蒙脱石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段自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选定本院儿科收治的急性腹泻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44例,蒙脱石治疗)、研究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治疗),比较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症状消失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45%)显著比对照组(70.45%)高,P<0.05。结论枯草杆菌与蒙脱石联合可有效改善儿童急性腹泻患者腹泻、腹痛症状,促进机体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枯草杆菌 蒙脱石 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蓝氏贾第鞭毛虫是引起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急性症状又有自限性,加之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其感染情况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主要与当地卫生状况有关。所以对急性腹泻患者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情况调查研究,对于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急性腹泻 蓝氏贾第鞭毛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辅助应用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n=54)与传统组(n=50)。传统组实施常规疗法,联合组实施常规疗法+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对比用药3d后平均大便次数、腹泻平均持续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用药3d后平均大便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前者腹泻平均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后者(P<0.05);两样本疗效分布情况经秩和检验可发现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8.15%,远高于传统组的80.00%(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腹泻常规治疗时建议联合给予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不仅可促进腹泻症状消失,还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婴幼儿 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小儿急性腹泻病住院患者应用抗茵药物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180例小儿腹泻病住院患者抗茵药物的应用情况,从患者基本情况、诊断及病原学检查、患儿转归情况、抗茵药物应用基本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180例患儿中,有135例(75.0%)应用抗茵药物,应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氨曲南,占49.39%;联合用药率为14.81%,以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用五水头孢唑啉钠最多,占4.44%。结论:我院治疗小儿腹泻病抗茵药物的应用在用药指征、品种选择、剂量、疗程及联合使用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 标签: 腹泻 婴幼儿 抗菌药物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水样腹泻患者38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消旋卡多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儿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患儿在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观察组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平均为(2.1±0.7)次;对照组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平均为(4.2±1.6)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急性水样腹泻 消旋卡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