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集合而形成铜矿,最常见的有斑岩铜矿、矽卡岩铜矿、变质岩层状铜矿和砂岩铜矿等。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铜矿资源的需求量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但对我国铜矿资源进行分析,其在数量和品质方面均比较差,国际竞争力低,特别是富铜资源不足,已是公认的事实。而且大部分铜矿资源具有贫、细、杂的特点,综合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产量无法满足国家的发展需求,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因此,开展该类矿产资源的高效综合回收利用意义重大。下文中以某铜矿为研究对象,对其选矿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有效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有效回收伴生元素,改善经济效益,进而为铜矿选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铜矿 选矿工艺 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国家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导致铜矿资源的需求量快速增长,由此对于矿山选矿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铜矿选矿工艺不断提升。然而铜矿选矿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我们仍旧需要进一步加强选矿技术应用及其管理方面的研究,有效提高铜矿选矿技术水平,推动矿产事业获得更好发展。

  • 标签: 铜矿 选矿技术 管理探讨
  • 简介:摘要:云南省新平县大红山铁铜矿是铁、铜等多金属的大型矿床,是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重要基地之一。本论文在全面收集大红山铁矿、大红山铜矿矿床地学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大红山矿床深入的剖析,研究地层岩性、岩浆活动和构造等控矿因素与矿床、矿点、矿化点、物探异常等成矿信息特征,总结了大红山铁铜矿成矿规律。关键词:成因类型大红山成矿规律新平矿区鱼塘铜矿地处新平县漠沙镇鱼塘办事处及腰街镇曼蚌办事处,东靠红河,西邻哀牢山,呈北西南东方向狭长带状延伸,长约2.6公里,宽0.5-1.30公里,面积约2.3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3°53′00″-23°54′30″,东经101°40′30″-101°41′30″。有公路通过,东经河口达新平县城65公里,南经漠沙至元江县城70公里,往北经腰街、戛洒、水塘、双柏到楚雄100公里。矿区内有简易公路和山间大道通行......

  • 标签: 云南新平 成矿规律 新平矿区
  • 简介:摘要铜矿资源是人们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经济发展中,在现代工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随着开采需求量的逐渐增加,铜矿资源也越来越少,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量,我国的开采方面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多的弊端,因此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矿产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提高对铜矿资源的开采利用率,是目前我国铜矿开采的主要任务。在铜矿开采初期,多数为露天开采,受地质条件的影响,矿床深度逐渐加深,地下开采逐渐成为主导,取代露天开采。鉴于此,文章对铜矿的开采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铜矿 地下开采 技术选择
  • 简介:四川拉拉铜矿产于古元古宇河口群落凼组,成矿围岩为一套细碧角斑质火山岩及以硅质岩、条带状钠长岩和萤石化黑云母岩为主的喷气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呈条带状、浸染状,部分呈角砾状.。矿石矿物呈他形粒状以填隙方式产出,并见交代溶蚀结构和黄铁矿的胶状结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及少量斑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的常量元素、Co/Ni、S/Se均显示火山喷流-沉积矿床的特征。铅同位素及硫同位素资料表明,铜铁等金属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而硫以深源为主,并有海水硫酸盐参与。矿床属火山喷流-沉积型硫化物矿床。

  • 标签: 拉拉铜矿 元古宇 火山喷流-沉积矿床 矿床成因
  • 简介:简单介绍了“化学硫化技术”的工艺原理;重点阐述了德兴铜矿应用该技术从含铜酸性水中回收铜的工艺流程,以及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说明该技术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化学硫化技术 酸性水处理 资源利用
  • 简介:在全球各大洲地壳中,铜含量均十分稀少。在大陆形成过程中,在还原条件下形成含硫铜沉积可能是关键的一步,由此也让这些铜深埋在了几十英里的地下。最近,美国莱斯大学的科研小组基于铜与硫的结合.追踪研究了弧岩浆从地幔源头到喷发至地表后的整个氧化还原情况。

  • 标签: 铜矿资源 地球 地化 还原条件 氧化还原 铜含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开采行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铜矿开采事业,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由于铜矿开采涉及的工作繁杂,只有保障开采方法的科学性,才能够提升开采的效率,保障开采工作的安全。充填采矿法是一种比较有优势的开采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铜矿开采中,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铜矿开采事业的发展。本文将通过分析充填采矿法的优势,探索充填采矿法在铜矿的应用。

  • 标签: 充填采矿法 铜矿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当前铜矿开采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对于斑岩型同矿床的研究,这是提升铜矿资源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我国华南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为例,并以此展开相关研究分析,希望为我国斑岩型铜矿床研究一共一定借鉴。

  • 标签: 斑岩型铜矿床 研究现状 找矿进展
  • 简介:摘要:铜矿在我国工业生产中是十分普遍的矿产资源,在对铜矿找矿进行开采时的功能能够推动我国工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因为在我国各个地区当中的铜矿资源遍布相对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铜矿找矿的困难性。在此基础上,实施铜矿资源开采时,务必采取相应的地质勘查措施,清楚的掌握我国各个矿山里的铜矿分布状况,从而增强铜矿找矿能力。本文围绕地质勘查铜矿找矿技术展开了合理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部分措施,以保证技术在地质勘查铜矿找矿过程中发挥功效,并研究分析区内的铜矿,能够促进金属矿勘察工作的开展,使得铜矿取得一定的开发。

  • 标签: 铜矿山 地质 勘测技术
  • 简介:摘要此矿石的有用矿物以孔雀石、辉铜矿为主,脉石以方解石、石英为主,属于中硬矿石类型,原矿氧化率、结合率较高,原矿品位在0.3%-0.4%之间,通过对矿石分析,有用矿物呈颗粒状镶嵌,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粗,所需的磨矿细度不高,该矿石属于难选的氧化矿,为了确定该矿石的选别工艺、选别条件及选别指标,试验室对矿石进行了小型可选性试验。

  • 标签: 磨矿细度 药剂条件 选别指标 工艺流程
  • 简介:赞比亚谦比西铜矿因开采技术失败和经济效益下降,于1987年关闭。1998年通过国际招标,中国购买了这座矿山,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基本设计,提出了全新的办矿模式和恢复生产的一系列措施。本文将简要介绍该矿基本情况;主要采矿设计方案;先后采用的开采技术和技术经济评价。

  • 标签: 开采技术 赞比亚 谦比西铜矿 办矿模式 经济评价
  • 简介:摘要:当前,铜矿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日益繁杂,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持,对铜矿资源的有效开发影响巨大。 对区内铜矿进行研究,对进一步铜多金属矿勘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推动铜矿开发的大发展。

  • 标签: 铜矿山 地质 勘测
  • 简介:摘 要:在矿产资源开采时,不仅需要保证各项开采模式的合理性,还应借助适当手段做好矿区范围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明确矿区范围内水文地质情况,为后期矿产资源开采和矿区保护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本文将以马岭铜矿矿区为例,首先对矿区实际状况展开研究,之后介绍矿区水文地质调查的意义,最后介绍马岭铜矿矿区水文地质调查要点。提升马岭铜矿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水平,并在各项调查结果支持下确定合理铜矿开采方案。

  • 标签: 矿区 水文地质 调查
  • 简介:摘要原矿在粗碎、中碎、细碎、筛分及运输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有害粉尘,为保护大气环境,维护工人身体健康,必须对污染源采取综合有效治理措施。针对选矿工程中不同工位的产尘特点,在每个产尘点均设置强制排风罩,控制其粉尘扩散外逸,并通过除尘管道将各抽尘罩收集的粉尘集中起来分别送入湿式除尘器、长袋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处理,经净化处理后的气体含尘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 标签: 除尘 通风 除尘措施
  • 简介: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矿产资源(铁、铜、铝)评价工作进展汇报会上获悉,目前全国共查明铁矿区2974个,其中大型矿区121个;铜矿区1248个,大型矿区37个;已发现铝土矿矿区369个。全国查明铁矿资源储量593.85亿吨,铜矿资源储量8531万吨,铝土矿资源储量26.58亿吨。

  • 标签: 铜矿区 铁矿 资源储量 铝土矿 矿产资源 评价工作
  • 简介:据外电8月11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未能到足够高的价格后,嘉能可Glencore)置了出售智利一座铜矿的计划,此前该矿料将售得约5亿美元。

  • 标签: 铜矿 智利 出售
  • 简介:林西县大井古铜矿遗址王刚1962年,内蒙古102地质队在林西县大井发现了铜矿藏。1973年,昭盟(今赤峰市,下同)第二地质队开始勘探铜矿时,发现了一处古铜矿遗址。1976年7月,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古铜矿遗址进行了局部试掘。1978至1988年间...

  • 标签: 大井古铜矿遗址 文物工作队 林西县 内蒙古文物 夏家店上层文化 辽宁省博物馆
  • 简介:文章介绍了采用混合浮选工艺进行单一黄药条件下提高铜精矿品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说明不同精矿品位与铜及其伴生元素回收率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对磨矿及精矿产品作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新药剂和新工艺提高精矿品位探索性试验研究,进一步明确提高铜精矿品位的技术及经济可行性.

  • 标签: 德兴铜矿 精矿品住提高 相关关系 试验研究
  • 简介:摘要: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在铜矿开采过程中,铜资源主要存在于砂岩结构中。矿体和顶板主要是硬岩的组合。坚硬的岩石,矿体类型稳定,地质灾害发育较弱;提取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对主要矿体的深入研究,从开采技术上看,崩落开采适用于矿物稳定性差或矿岩裂隙发育不完善的矿区实际情况。铜矿采矿人员在提取铜时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以确保在提取过程中充分利用铜资源。过去,在研究岩石力学在采矿中的应力时,往往过多注意原岩应力场的变化和地压活动对采场底部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和对巷道工程的破坏,而很少研究如何利用地压--岩体内部的自然应力这个天然能量,使矿石自然崩落破碎,达到采矿的目的。因此,为保证地下铜矿开采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影响地下铜矿开采的主要因素,我将结合铜矿峪矿4#矿体的实际,着重讨论这个问题,如何进行地压控制并对地下铜矿开采的主要开采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识到自然崩落法地压重点在于预防,而不是治理,试图通过高强度的支护体系来完成出矿,无疑是难以达到目的的;为此,在平时的地压预防工作中应牢牢地关注拉底和放矿控制这2项工作,才有可能避免地压现象的发生.

  • 标签: 铜矿地下开采 影响因素 采矿方法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