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期多地修改立法条例,一些原本有规定立法修正制度的地方人大取消了该制度。此外,该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亦差强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制度条文过于简单,人大的会议制度与组织体制难符其操作条件,还可能与统一审议制度相冲突,并受限于稳健导向的改革思想。即便如此,该制度依旧是完善我国立法制度的必由之选,其在促进立法活动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 标签: 立法修正案 立法程序 统一审议 人大制度
  • 简介:行贿犯罪对受贿犯罪有诱发的作用,但在我国法律和司法实践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刑法修正(九)(草案)》对行贿犯罪做出修改,完善惩治行贿犯罪的法网。本文从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行贿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出发,利用比较分析法,研究外国刑法中行贿犯罪的刑事责任,再对《刑法修正(九)(草案)》中行贿罪刑事责任的规定进行评析,反映我国立法对严惩行贿犯罪的态度。

  • 标签: 行贿犯罪 受贿犯罪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
  • 简介:尽管对于死刑的设置和限制长期以来争议颇大,但是对于毒品犯罪的死刑,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则关注较少。对于毒品犯罪规定死刑是否具有正当性,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和辩驳,以期构建具有正当依据的毒品犯罪刑罚体系。

  • 标签: 毒品犯罪 死刑 正当性
  • 简介:《刑法修正(九)》第1条规定了职业禁止制度,立足于二元论的立场,将职业禁止认定为保安处分比较妥当;职业禁止适用原则可以借鉴德国保安处分的适当性原则作为法官适用时的理论指引;适用条件中的刑罚的范围包括拘役和有期徒刑,管制只是在原则上不予适用,无期徒刑和死缓一般不予适用,罚金可以对单位例外适用;人格调查制度可以作为法官适用职业禁止必要性的判断标准,职业禁止应当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之时宣告,行为人应当享有申述或上诉的权利。

  • 标签: 职业禁止 保安处分 适用原则 适用条件 适用程序
  • 简介:摘要《刑法修正(九)》增设终身监禁制度,在我国法律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具有完善刑法结构、体现我国慎用死刑的刑事政策的重大作用。新增的终身监禁制度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终身监禁制度,《刑法修正(九)》只是将终身监禁作为刑罚的执行方式而非独立的刑种(终身监禁,是指对贪污、受贿行为,罪行极其严重,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不得减刑、假释的刑罚执行措施),基于此,有必要对《刑法修正(九)》新增终身监禁的性质及完善建议进行分析。

  • 标签: 终身监禁 性质 意义 溯及力
  • 简介:摘要2011年2月25日我国通过了《刑法修正(八)》,修正中首次减少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同时对老年人犯罪做出了限制。此次修正对我国死刑制度做了重大的修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死刑制度的变化。本文从我国死刑的现状、问题来探讨我国的死刑制度,从而总结出我国死刑制度的变化。

  • 标签: 死刑 现状 问题 变化
  • 简介:梁希亮在《人大研究》第5期撰文指出,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大会主席团、各专门委员会、代表联名都可以提出对预算草案的修止。预算修正权是人大及人大代表行使预算审批权的基本形式。

  • 标签: 预算草案 人大代表 修正案 保障 《人大研究》 人民代表大会
  • 简介:2006年11月22日哈萨克斯坦议会下院二读时通过了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法修正。议会财政预算委员会称,通过此修正主要是为了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尤其是以有价证券作为投资方式的小投资者。该修正使小投资者有机会最充分地获取关于潜在投资项目的信息,有助于完善市场协调机制,保证国家机关及时有效地对侵犯投资者权益的行为做出反应。此外,该修正明确了投资者的权利,并给予法律保障;调整并强化了侵犯投资者权益(包括在有价证券市场的歪曲事实、欺骗、欺诈等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

  • 标签: 法律保障 修正案 审议 证券市场 投资者 哈萨克斯坦
  • 简介:在《刑法修正(八)》颁布之前,对非法买卖人体器官行为以非法经营罪加以认定,可以说是在法律未对非法买卖人体器官犯罪加以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司法机关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刑法修正(八)》对人体器官犯罪的规制,有助于从根本上惩治人体器官犯罪,强化刑法对民生的保护。《刑法修正(八)》第37条所规定的人体器官犯罪涵盖了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和盗窃、侮辱尸体罪等四种犯罪。作为人体器官犯罪的对象,人体器官既包括活体器官,也涵盖尸体器官,但不包括同属人体材料的人体组织和人体细胞。在"摘取未满18周岁的人的器官"的场合,只有在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未满18周岁的情况下才能认定故意的成立。《刑法修正(八)》未将单位规定为人体器官犯罪的主体,且在对精神病人人体器官的特殊保护方面处于缺位状态,这实属立法缺憾。

  • 标签: 人体器官犯罪 非法经营罪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人体器官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机动车驶入了千家万户,而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频发,这其中以酒后驾车最为严重。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之下,《刑法修正(八)》把酒驾列入了刑法处罚的范围,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治理酒驾光靠法律的规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执法部大众媒体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 标签: 《刑法修正案(八)》 酒驾问题 分析 对策
  • 简介:《刑法修正(七)》对原刑法规定的侵犯军用标志的犯罪进行了修正,但其规定还存在一些立法疏漏和缺陷,有必要予以改进。《刑法修正(七)》中的罪名应立法化,由立法机关确定;增设非法生产、伪造、变造、盗窃、抢劫、抢夺、破坏、侮辱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的行为和伪造、变造、盗窃、非法提供、使用、非法出租、出借、赠送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的行为;犯罪对象应包括制式服装的标志服饰、军服专用材料和军服仿制品;刑罚种类应增加剥夺政治权利;增加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罪的情节加重犯的法定刑。

  • 标签: 刑法修正案 立法 武装部队 制式服装 军用标志 专用标志
  • 简介:伴随着网络社会而来的不仅仅是方便与快捷,还有屡禁不止的网络犯罪.为了对其进行遏制,《刑法修正(九)》(以下简称刑九)修改并新增了许多有关网络犯罪的规定,扩张了网络犯罪的主体与行为,新设了部分网络犯罪的罪名.然而刑九中有关网络犯罪的立法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网络犯罪的犯罪构成不完善、法益保护过于狭窄、刑罚配置失衡等方面.鉴此,有必要从立法层面对网络犯罪进行规制.具体包括选择网络犯罪的立法模式、完善网络犯罪的犯罪构成、整合网络犯罪的罪名体系、调整网络犯罪的刑罚配置等.

  • 标签: 网络犯罪 刑罚配置 立法模式 犯罪构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刑法修正(八)》是我国1997年《刑法》颁布施行以来最大规模的刑法修正。因此,学习研究《刑法修正(八)》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拟对其中新规定的“体恤老人”、管制刑与缓刑之“禁止令”以及其中新增设的危险驾驶机动车罪及恶意欠薪罪等四个问题的法理诠释与司法适用问题发表个人学术见解,供学界同仁参考。

  • 标签: 刑法修正案(八) 诠释 适用
  • 简介:罗伊判例:关于司法和政治分界的争辩———堕胎和美国宪法第14修正的司法解释方流芳导言(一)在美国200多年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判例象联邦最高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院)1973年的Roev.Wade〔1〕(以下简称:罗伊或者罗伊判例)那样,在整...

  • 标签: 罗伊判例 最高法院 大法官 隐私权 修正案 法律解释
  • 简介:摘要我国《专利法修正(草案)》中规定的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是促进专利实施与运用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中的许可声明是实施开放许可的一个重要节点。《专利法修正(草案)》将许可声明的性质定性为要约,容易造成一种僵化的许可机制。从开放许可的性质及其特征来看,将许可声明定性为要约邀请,更加符合开放许可促进专利转化和运用的立法宗旨。

  • 标签: 开放许可 开放许可声明 要约 要约邀请
  • 简介:刑法修正和刑法典,是形式上的同一和内容上的替代关系,刑法修正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均取得了刑法典的效力,但是修正的通过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而刑法典的通过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者的通过主体发生错位,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以修正的方式修改刑法,由此揭示出一个隐藏的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和补充刑法,在根本上违反宪法,基于此,笔者对刑事立法权限的划分提出合理的建议.

  • 标签: 刑法修正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 刑法典 法权 刑事立法 宪法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七)草案》第11条拟在刑法第388条中增设两类“影响力交易”犯罪行为,加强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参与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但此项修改内容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诸如第11条采用的修改模式是否合理?其设计的两类“影响力交易”犯罪行为能否满足刑事立法的前瞻性要求等等,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 标签: 刑法修正案 草案 影响力交易 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