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着重叙述使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时所必不可少的外业编码的设计原则、分类、编码方法,以及编码的使用。

  • 标签: 全站仪 数字化测图 编码 设计 分类
  • 简介:基于电能量采集分析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提出了信息分类和编码设计的重要性,对信息、分类的有关原则、基本方法、编码的基本原则、代码的种类及类型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电能量采集与分析系统的开发与运行,设计了一套满足该系统的信息分类和编码设计方案,该方案能有效改善系统运行速度,便于将来系统扩展,与其它系统集成,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

  • 标签: 电能表 电能量采集分析系统 信息分类 编码 设计
  • 简介:H.264是国际电联最新通过的新一代甚低码率视频编码标准.本文阐述比之前的视频编码标准在性能上有很大提高的H.264.

  • 标签: 视频压缩编码 H.264 熵编码 帧内预测
  • 简介:从临床上分离到一株大肠杆菌HX88108,该菌对头孢哌酮等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前期实验表明此菌含有四个不同分子量及耐药性的质粒(PFC、PFT1、PFT2、PFT3),并获得了具有这四个质粒的四株转化菌。本文首先用Nitzocefin法检测到EcoliHX88108及其四株转化菌都能产生β—内酰胺酶对头孢哌酮等四种头孢菌素的稳定性实验显示四个粒所编码的β—内酰胺酶对四种头孢菌素的水解率及水解扫描光谱各不相同。表明它

  • 标签: 内酰胺酶 质粒编码 耐药大肠杆菌 头孢哌酮 前期实验 内酞胺
  • 简介:简要介绍了我国汉字编码标准的制订情况,分析了目前我国地理信息采集中汉字编码使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时规范汉字编码的办法,达到信息社会的信息沟通和共享.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汉字 编码 标准化
  • 简介:信息分类编码作为一类重要的数据元素.在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决定着信息的一致性.是保证信息系统成功建设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中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上阐述它的重要性。

  • 标签: 数据元素 信息分类编码 用户视图 概念数据库 逻辑数据库
  • 简介:专用的视频编码芯片即D/A转换芯片一般都工作频率比较高,输出模式可选择,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控制器来控制其工作。该控制器以RDSP(DigitalSignalProcessing)芯片DM642来实现,能实时将DSP图像融合处理后的视频信号以RGB三基色方式、S-VIDEO方式或VGA方式输出。整个系统电路简单、可靠性高、功能集成度高具编程方便。

  • 标签: DM642 高速D/A 视频 图像融合
  • 简介:外语学习的编码方式刍议语言完全可能独具一格,与其他认知系统有根本区别,需要有不同的习得方法和不同的遗传编制程序。虽然“大脑和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在人们认识得还很不够”,人脑之谜还待进一步探索,但从信息论观点看待语言学习,主要是心理过程的实验结果,就可以对外语学

  • 标签: 学习过程 编码方式 语言学习 心理过程 人脑之谜 语言规则
  • 简介:20世纪末以来,我国各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已逐步普及,而药名编码是HIS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所有与药品有关的事件,如入库、出库、调价、划价、查询、统计、盘点等均要按药名来进行操作。我院从98年起使用Foxpro数据库编译的His,后升级到SQL.Server数据库,现为IBM小型机专用的DB2.Server数据库,期间药名编码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升级,建立了一套易编、易记、重码率低、实用性强的药名编码

  • 标签: 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 中药名 FOXPRO数据库 编码 SERVER 优化
  • 简介:7—9月我区进入盛夏季节,此时既是夏熟作物(如晚稻等)生长关键期又是工业生产旺季,工农业都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做好此时的雨量预报,对各行各业合理安排生产,趋利避害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以同安的5个气象要素为因子,采用“数轴分组编码”方法制作同安7-9月的降水量预报方法,在40年的历史拟合中和5年的实际应用中,本方法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做介绍如下。

  • 标签: 月降水量预报 分组编码 数轴 编码法 工业生产 盛夏季节
  • 简介:揭示记忆心理学与信息论原理之间的关系,是探索记忆规律的重要途径,两者之间关系的核心,即是"信息编码"(记忆方法)的问题,具体的信息编码规律如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化零乱为有序,化陌生为熟悉,化平淡为新奇,化不懂为理解,化简为繁.

  • 标签: 记忆心理学 信息论 编码 信息转换 记忆信息
  • 简介: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中将信息与计算科学列为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据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调查报告表明:自1999年以来,全国已有300多所高等院校注册开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截止到2002年7月,这个专业的在校人数已超过4万7千余人[1].这说明这一专业设置较好地适应了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为数学系的学生培养和数学系自身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会,也为有意调整自己研究兴趣的数学系老师提供了较好的机会.

  • 标签: 信息论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02年7月 编码 教学指导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