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家庭非常重视孩子三方面素质的培养:一是个性独立与自信的培养。父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品格。家境好的孩子很小时就让他们睡自己的房间;家境不太富裕的家庭,也想方设法让孩子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我拜访过一个有8个儿子、2个女儿的大家庭。夫妻俩长年在非洲加纳帮助语言教学,两年前才回到美国。因为买不起更大的房子,

  • 标签: 美国 素质教育 个性独立 个性品格 语言教学 孩子
  • 简介:以239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主观幸福感(SWB)的结构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分析表明,SWB由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相关的维度构成,而且它们可以共同负荷于一个高阶因子.外倾和神经质是SWB的重要预测指标,积极情感的主要预测指标是外倾,神经质则是消极情感最有力的预测指标,而外倾和神经质对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有相同的预测力.情感平衡是外倾和神经质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结构 人格特质
  • 简介:人格一致性问题是人格心理学中最活跃、也是最有争议的研究课题之一。对待人格的一致性与可变性,西方传统的人格理论持两种观点,即一致论与可变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在跨时间及跨情境上具有一致性。本文在综述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人格一致性问题的争论进行了详细评价。作者同时指出,要想走出人格是一致还是可变的两难境地,必须首先解决人格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 标签: 人格一致性问题 人格心理学 西方国家 一致论 可变论 人格特质
  • 简介: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人格研究取向是更多关注人格中的积极力量和正向特质,即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被称为积极心理健康,它不仅意味着消除或摆脱了各种心理问题,同时还意味着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产生与增加。很多研究已表明积极良好的人格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影响,那么这种作用具体如何发生,影响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健康 影响
  • 简介:环境伦理是对传统伦理的新发展,拓展了传统道德人格概念的内涵。这种拓展意味着对道德人格的规定不能仅仅局限于人际道德的领域,而应扩展到自然道德上来。生态文明时代必然通过环境伦理这种新型道德形态来塑就人,而生态文明又必须通过生态人格来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和内涵。

  • 标签: 环境伦理 道德人格 生态人格
  • 简介:中国从先秦时期的思想发展,可以用“宇宙大爆炸”学说作比喻:“一个密集的能源的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当这个稠密的能源向外膨胀时它的膨胀速度逐渐减慢,从而形成了银河系、恒星和行星。当这个能源继续膨胀、消散时,它越来越失去原来的秩序,最后达到最大值的熵,

  • 标签: 人格文化 文化比较 人力 宇宙大爆炸 思想发展 先秦时期
  • 简介: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对167名初中生做焦虑自评,以判断各个年级的初中生的焦虑发展水平。得到结论,初一到初三焦虑状况总体上呈现显著差异。初二与初一存在显著差异,初三与初一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初中生 焦虑 SAS焦虑自评
  • 简介:随着拥有汽车人数的增长,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我们经常发现在车辆驾驶的过程中会出现驾驶者变得气愤进而发生攻击性的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专门的术语,那就是"路怒症"。路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驾驶者的人格及归因方式是产生影响的重要的个体因素。未来研究应关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驾驶者及驾驶者的个体因素。

  • 标签: 路怒 攻击性驾驶 人格 归因
  • 简介:本研究使用儿童一般性信任信念量表和卡特尔十四种人格因素测验,考察8-12岁小学儿童信任倾向的年龄特点,以及人格特征对其信任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1)三个年龄组儿童之间在信任倾向的发展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即随着年龄增长,信任倾向水平越来越高,并且女生的信任倾向要显著高于男生。(2)人格特征各维度与信任倾向之间的偏相关(控制性别)在不同年龄是不同的。随着年龄增长,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的维度越来越多。即在8岁组中,只有聪慧性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的相关。在10岁组中,人格特征中的自律性和紧张性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的相关。而在12岁组中,除了自律性和紧张性与信任倾向的相关与10岁组相似外,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轻松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都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的相关。(3)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8岁组中只有聪慧性对儿童的信任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10岁组中只有自律性对信任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而12岁组除了自律性仍有显著作用外,还增加轻松性这一人格特征。

  • 标签: 信任倾向 人格特征 小学儿童
  • 简介: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过度控制型人格具有发生内化问题的倾向,阻碍了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本文在以往文献基础上,诠释了过度控制型人格的含义,阐明了儿童青少年过度控制型人格的发展特点,总结了过度控制型儿童青少年易存在的人格问题,并且在分析过度控制型人格成因的前提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尝试从环境和个体自身两方面入手,切实改善过度控制者的人格问题,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过度控制型人格 教育建议
  • 简介:通过对271名不同刑期男性罪犯人格问卷和改造表现问卷调查,以探讨不同刑期男性罪犯的人格与改造表现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人格分数高的罪犯改造表现成绩优于人格分数低的罪犯。(2)中长刑期罪犯人格与改造表现呈显著的正相关,中刑罪犯的恃强性和自律性,长刑罪犯的怀疑性和乐群性对其改造表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高乐群性对罪犯获得年度奖励具正向的预测作用。提示应根据不同罪犯群体的人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达到更好地改造好罪犯的目的,为针对不同刑期罪犯开展循证矫正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 标签: 罪犯 人格 改造表现
  • 简介:当前,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抑郁症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本文章拟从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内部原因着手进行深入讨论,包括认知、自我和人格等方面,希望能对青少年抑郁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所帮助。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症 认知 自我 人格
  • 简介:本研究目的在了解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情绪状况的基础上,探讨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广东省粤西某监狱筛选出刑满前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服刑人员,再用随机抽样法筛选出200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随机访谈20名服刑人员和10名管教警察。结果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显著高于常模,出监前焦虑与自信心、聪慧性、情绪稳定性、焦虑感显著正相关,并且自信心与情绪稳定性对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形成在统计学上具有预测意义。结论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较为普遍。帮助服刑人员塑造自信、稳定的健康人格.降低服刑人员的焦虑水平,是当前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

  • 标签: 服刑人员 出监前焦虑 人格特质 个性倾向 相关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90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并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中医院校2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应对方式中,男生女生在求助、合理化得分上有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科生在退避、合理化得分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自责上有显著差异。在人格特征中,男生女生在神经质、掩饰性上有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科生在神经质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在二者相关性中,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分析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建议高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应对方式 人格特征 相关 90后大学生
  • 简介:已有关于信任修复的研究多从违背方角度分析信任修复努力与修复效果的关系,对信任方特质的关注相对较少,更少有研究采取双向视角考察信任修复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立足于企业员工违约跳槽的信任违背情景,以38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取2(信任方内隐人格理论:实体论vs.渐变论)×2(违背方道歉方式:内归因vs.外归因)的被试间设计,通过角色扮演法,考察了信任方的内隐人格理论和信任违背方的道歉方式如何共同影响信任修复效果。结果显示:相对于外归因的道歉方式,内归因的道歉方式的修复效果更好,且这在当信任方是实体论者时更突出。本研究结果支持了信任修复效果的跨文化差异,对丰富信任修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一定启发意义。

  • 标签: 信任修复 内隐人格理论 道歉
  • 简介:以20名青少年及45名中老年为被试,考察在目标和风险框架下,为自己和亲朋做决策时,人格特征与框架下决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标框架下,青少年为自己做决策时,宜人性、外倾性较强者更易做出检查身体的决定,开放性较强者更少决定检查身体;尽责性、神经质较强者越易出现决策偏差.风险选择框架下,青少年为亲朋做决策时,宜人性、开放性越强者越易出现框架效应.中老年群体中,人格特质对框架下决策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

  • 标签: 框架效应 目标框架 风险选择框架 大五人格 年龄
  • 简介:本文就学前教育系学生大五人格与学业归因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初步分析了该样本大五人格与学业归因之间的关系,对学校教学与心理指导工作有一定意义。研究表明,学前教育系学生的具有自身的人格特点与归因倾向,并且能力归因与开放性、背景归因与外向性显著正相关,背景归因与尽责性显著负相关。

  • 标签: 大五人格 归因
  • 简介:本文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40名住院神经症患者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艾森克人格问卷所测查的四种人格维度E(内、外向)、L(掩饰或社会性幼稚水平)、N(神经质)和P(精神质或倔强、讲求实际)得分分别与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如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过分保护、拒绝与否认以及偏爱被试等因子分呈显著的相关关系。

  • 标签: 神经症 人格特征 父母教养方式
  • 简介:指挥官作为军队士气的主要激励者,其领导人格特质对士气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不同人格特质的领导激励士气特点不同。本文通过学习和解释D.I.S.C人格学,讨论领导人格特质对军队士气的主要影响和具体的分析,旨在为军队基层工作的领导和谋划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领导 人格特质 士气 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