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浅谈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周世荣良渚文化出土大量精美的玉璧,它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货币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良渚文化是长江流域太湖平原和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唯一的以大量玉器和以独具特色的玉文化作为主要特色的古文化遗址。良渚安溪一带,清末即以出土玉器闻名...

  • 标签: 良渚文化 玉璧 马王堆汉墓 西汉墓 随葬品 先秦时期
  • 简介:地方综合年鉴是以编年体为主的地方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大型资料工具书,它集地方一年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资料于一册,逐年编纂成书。地方综合年鉴除了具有地区性外,更重要的是它有很强的史鉴性和实用性。地方综合年鉴通过对一个地区,一年之中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的完整、全面、翔实地辑录,为人们认识和研究该地区社会

  • 标签: 地方综合年鉴 百科全书 工具书 社会功能 政治 资料
  • 简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资源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推动年鉴信息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打破制约年鉴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也有利于超越时空限制,使年鉴更高效、更快捷地运作。有助于实现年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网站作为年鉴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新时期下,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设计年鉴网站的功能布局.把年鉴网站真正打造成为宣传展示地方良好形象的重要阵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标签: 地方综合年鉴 功能布局 网站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信息化发展 经济效益
  • 简介:汉唐两代考虑以长安城作为国都,是有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理由。汉唐长安城能够成为雄壮瑰丽的都城,不仅有名于当代,就在后世也受人称道,是因为它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供人利用。当时的人也确实善于利用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长安城能像锦上添花一样,得到充分的发展。应该说这是天时、地利再加上人和,取得的成就,是值得珍视的。

  • 标签: 长安城 漕渠 龙首原 秦岭
  • 简介: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历史学家从两个方面进行严肃的历史思考。一方面,深入开展我国历史上自然环境变迁和灾害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从世界文明的角度去研究、了解20世纪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人文成果,加深对环境伦理和自然哲学的认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就是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环境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问题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来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中介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合乎生态规律,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全人类解放的基本标准之一。在加强环境伦理的研究中,我们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现实相结合,特别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 标签: 生态环境 生态伦理 历史思考
  • 简介: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与进步,是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结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必须在全社会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生态文明产业、完善生态监管体系。

  • 标签: 生态 生态文明 和谐发展
  • 简介:本文分析了宁夏南部山区生态重建的现实背景,分析了宁夏南部山区近二十年来及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重建的政策支持、实际效果和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整的问题,介绍了近二十年来科研单位、政府机构在生态重建与反贫困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 标签: 宁夏 南部山区 生态重建
  • 简介:姜春云,山东莱西人,16岁参加革命,长期在山东工作。1987年任山东省代省长、省长,1988年后任山东省委书记,1992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1994年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标签: 姜春云 生态文明 中央政治局委员 访谈录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国
  • 简介:为有效恢复和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2003年底,青海省史无前例的生态移民工程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拉开帷幕。果洛州属码多县扎陵湖乡和码沁县昌麻河乡是首批启动移民工程的试点地区。目前,移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成为群众和政府都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关乎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 标签: 生态移民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事实证明,生态环境恶化,会诱发人类许多疾病的产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诱因是自然与人产生了冲突,造成生态危机。人类只有从深层次上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人类健康得到保证。

  • 标签: 生态环境 人类健康
  • 简介:6月18日15时30分许,经过两天的驰骋,11辆大巴和31辆大货车缓缓驶入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嘎冲村,标志着西藏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正式实施。这是一场跨越千余公里的远行。迁出地西藏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加玲加东村和藏曲村,分别距拉萨市1197公里、1247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

  • 标签: 高海拔 西藏 搬迁 生态 拉萨市 迁出地
  • 简介:蒙古包:游牧人的避风港提起蒙古人家.我们最不能忽略的就是矗立在广袤草原上的蒙古包。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蒙古人用木料、毛毡建造了造型独特的蒙古包.不但能够经受大自然的考验,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 标签: 生产生活方式 草原 原生态 游牧民族 蒙古包 蒙古人
  • 简介:9月20日,在太原晋源区委、区政府举办的2006“晋之源”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期间,由市旅游局组织的康庄生态文化节旅游推荐说明会,在康庄森林渡假村举行,来自我省70多家大型旅行社的市场开发人员和30多家媒体单位的记者参加了说明会。

  • 标签: 文化节 生态 太原 省城 文化旅游 开发人员
  • 简介:旅游度假区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地,必须提供良好的服务设施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背景.按景观生态的思路设计旅游度假区,对保持旅游度假区功能畅通、环境优美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能有效保护度假区及其周边重要的环境与资源,是旅游度假区开发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从旅游度假区功能和结构分析入手,在提出旅游度假区景观生态设计的原理、原则以及目标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旅游度假区景观构成中的人工斑块、自然斑块和廊道的景观生态设计思路.提出人工斑块的设计要做到建筑与环境的契合、控制人工建筑物的高度和面积密度、保持人工建筑物的特色化和相对一致化、从景观产品的角度来规划设计建筑物;自然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要做到保持足够比例的自然景观生态区域作为户外康体休闲活动场所;廊道的景观生态设计要做到引景道路、内部游径等的功能和景观效果的最佳状态,要以园林的设计思路来设计旅游度假区.

  • 标签: 旅游度假区 景观生态设计 斑块 廊道
  • 简介: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并就建立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其中重点探讨了建立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必要性、构建思路、基本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等。

  • 标签: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 构建思路 基本框架 研究内容
  • 简介:以藏传佛教为价值核心的藏族文化,包含了诸多可以借鉴的内容。本文探讨了藏传佛教哲学中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理论对于当代伦理界尤其是生态伦理界的理论贡献。

  • 标签: 藏传佛教 生态伦理 宗教义理 和谐社会
  • 简介:1997年8月,中国旅游协会组团赴澳大利亚进行生态旅游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我作为这个团的成员,既在考察中了解到澳大利亚生态旅游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也通过学术交流的机会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和经验,深受澳方专家的认同。在澳十多天的所见所闻,

  • 标签: 生态旅游 澳大利亚 基本情况 国家公园 生态环境保护 黄山风景区
  • 简介: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始干20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从规划的主要对象、指导思想、理论依据、追求目标、所处阶段等方面比较了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差异,指出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必须遵循整体性、区域性、市场经济、技术进步与创新、三效益并重统一、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论述了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程序,最后对编制好区域生态经济规划提出了三条建议,即:①加强领导,组织强有力的规划队伍;②抓住关键问题,不要面面俱到;③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 标签: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 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