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电石行业是我国重点耗能产业之一,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因此减小电石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具有重大意义,而现代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已成为重点,低能耗也成为各企业竞争的凭据。采用节能工艺,研究电石能耗的影响因素,制定节能措施已成为电石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 标签: 电石行业 污染物排放现状 治理技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针对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因此,目前绝大多数燃煤电厂采用烟气污染物控制系统。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以及氨法烟气脱硫系统由于具有较好的脱硝和脱硫效果,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氨法脱硫工艺参数 气溶胶排放特性
  • 简介:摘要:不常产生的废弃污水就是在废水处理机组落实运行维护工作期间不定期排出的废弃污水。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烟囱、除尘器、锅炉化学清洗废液以及空气预热器等方面排出的废弃污水,锅炉停炉湿保护后排出的废弃污水,凝汽器灌水查漏时排出废弃污水等。这类废弃污水中会携带较多组成要素繁杂的物质,如 COD 以及金属要素等,在处理工作进行期间会产生比较多的困难,同时,这种不常产生的废弃污水排出后,首要任务是在储蓄池内科学地保存,然后按程序、分层次的展开污水的处理操作。现实的处理工作可以运用调整 ph 数值、处理氧化、过滤以及凝聚等处置手段。

  • 标签: 火电厂 脱硫废水 零排放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发电及供热、工业、农业、交通等新疆重点行业,基于各个行业2004年到2019年的历史碳排放数据,对各行业的碳排放趋势进行分析,后筛选各重点行业的碳排放关键驱动因素,利用碳排放历史数据拟合出的STIRPAT模型和各驱动因素的发展速率设置作为参数,从而预测新疆各重点行业的碳排放趋势。结果表明,发电及供热行业是未来碳排放量贡献主体,未来新疆碳达峰路径设计时需要聚焦重点行业用能需求,推动电力产业与重点行业协同发展。

  • 标签: 碳排放 碳达峰 产业结构
  • 简介:摘要 石油与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但也是高耗能、高污染和高碳排的“三高”行业。因此,本文根据石化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对某石油化工企业的CO2排放量进行了核算,以期为石化企业实施碳减排工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20万吨/年的某石油化工企业年CO2排放量约为1473833.8吨;最大的CO2排放量是燃料燃烧,占比企业CO2总排放量的50.4%;其次是净购入热力产生的CO2排放,占比27.9%;第三是净购入电力产生的CO2排放,占比16.1%;工业生产过程中的CO2排放主要来源于催化烧焦,占比6.8%。

  • 标签: 石化企业,CO2,排放量,核算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化工行业的发展效率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氯碱废水的排放非常重要,要对其进行彻底的过滤。本文将结合氯碱化工企业废水现状,探讨氯碱卤水软化、含汞废水循环、MVR机械蒸发、乙炔废水回收、离子膜烧碱、电结晶蒸发等零排放工艺,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帮助。

  • 标签: 氯碱 化工企业 零废水排放
  • 简介:摘要:蓝天、碧水、净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近些年,各地区开展各项生态环境工程旨意在解决环境破坏、治理污染,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随着城镇化、工业强国的推进,水泥、混凝土等化学物质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水泥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增多,尤其是污染物越来越多,不仅影响着周边其他行业发展,还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本文认真研究了水泥企业污染物排放现状和危害,进一步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范围,进而帮助水泥企业尽快地实现绿色发展。

  • 标签: 水泥企业 污染物 排放控制
  • 简介:摘要:脱硫废水是火电厂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是火电厂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关键。为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了对于燃煤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方面的重视,相关零排放处理技术也得到了更多的研究和运用。在实际运用相应零排放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应结合燃煤电厂空间、技术水平、生产条件以及技术运用成本,合理制定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方案,以此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燃煤发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

  • 标签: 烟气脱硫废水 零排放处理技术 燃煤电厂
  • 简介:摘要: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为废水零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撑,但仍存在着诸多挑战,在挑战的背后,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和政策支持,煤化工企业可以实现废水零排放,降低环境风险,提升企业形象,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基于此,以下对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与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煤化工废水 零排放技术 实现路径 探讨
  • 简介:摘要:巨大的碳排放是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与我国化工行业比重高、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高有直接联系。同时,科技水平低,能源利用效率低,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目前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能源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进程,所以要想更好地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就必须通过对碳排放的控制来改善环境。在这一背景下,论文围绕着我国的碳排放与生态环境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 标签: 碳排放控制 生态环境保护 机遇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裂解炉烟气排放控制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评价。裂解炉作为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其烟气排放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研究裂解炉烟气排放控制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裂解炉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然后详细分析了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排放控制技术的原理、应用及效果。接着,通过实例和数据,对裂解炉烟气排放控制技术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污染物减排等方面。最后,本文提出了优化裂解炉烟气排放控制技术的建议,以期进一步降低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裂解炉 烟气排放 控制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 脱硫 脱硝 除尘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目前,工业领域正经历着快速的科技进步,然而,以高污染、高排放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在生产活动中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鉴于此情况,为推动工业园区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必须将碳排放评估纳入环境规划的范畴,对温室气体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应确立明确的评估流程、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且合理的低碳环保策略,以最大程度减少工业园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探索绿色减排的策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工业园区 规划环评碳排放评价 要点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世界大国,土地辽阔,在自然界中,许多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资源储备量锐减,降低能耗、促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建筑行业中,提出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理念,并在原有建筑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该理念使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低能耗的设计目标,并在建筑工程中逐渐普及。

  • 标签: 被动式 超低能耗 建筑设计理论 工程应用
  • 简介:选择2007年11个月的中潮日,在闽江河口鳝鱼滩潮汐湿地,同步观测了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沼泽、短叶茳芏(又称咸草)(Cyoerusmalaccensis)沼泽、藨草(Scirpustriqueter)沼泽和光滩涨潮前、落潮后的甲烷排放通量以及气温和土温,计算了甲烷排放通量温度敏感性(Q10值),并分析了湿地甲烷排放通量Q10值与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种湿地的甲烷排放通量与土温、气温都有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n=20,p〈0.01),低温时比高温时相关程度更高;4种湿地甲烷排放通量平均土温敏感性(Qs10值)和气温敏感性(Qa10值)分别为5.41和3.95,芦苇沼泽、咸草沼泽、藨草沼泽和光滩的甲烷排放通量Qs10值分别为3.22、5.23、4.79和11.10,它们的甲烷排放通量Qa10值分别为2.89、3.96、3.84和7.78,光滩甲烷排放通量温度敏感性最强;涨潮前4种湿地甲烷排放通量平均Qs10值和平均Qa10值分别为4.82和3.53,落潮后则分别为6.15和4.39,但涨潮前与落潮后湿地甲烷排放通量Q10值的差异不显著(p〉0.05);湿地植物主要生长季,潮汐湿地甲烷排放通量Q10值低于其他时间。

  • 标签: 甲烷排放通量 温度敏感性 潮汐湿地 闽江河口
  • 简介: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为废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CH4排放。根据统计资料和IPCC提供的方法,选择适合中国的排放因子,分析了中国废水处理2005—2010年的CH4排放特征和2000—2010年CH4产生的各驱动因子。并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预测和分析了中国废水处理CH4排放趋势和排放潜力。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生活污水处理CH4排放量为61.10万t,工业废水处理的CH4排放量为162.37万t,造纸等八大行业CH4排放量达到总CH4排放量的92%以上,2005—2010年的CH4排放量逐年增加;到2020年在减排情景下,生活污水处理CH4排放量为101.36万t,减排潜力为7.63万t,比2010年排放量增加了66%工业废水处理CH4排放量233.93万t,减排潜力为25.99万t,比2010年排放量增加了44%。

  • 标签: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CH4排放 减排潜力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煤电是国家的主要能源之一。在燃煤电厂最新排放标准的出台后,对烟气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烟尘等有了新的要求。

  • 标签: 燃煤电厂 污染物超净排放 发展 现状
  • 简介:摘要这些年来,特别是我国的经济水平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于经济发展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带来生产总值的提高,更希望的是能够在“绿色”的前提下达到想达到的目的,而工业领域内的废水“零排放”也逐渐被大家所重视,对于废水排放量较大的钢铁行业在更是成为规划审查中的重点对象。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盐酸酸洗废水有效得处理,并且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 标签: 高纯盐酸,酸洗废水,零排放技术
  • 简介:摘要:氮肥企业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一个大行业,其污染物负荷排在化工各行业前面,其中废水排放负荷位居化工行业之首。合成氨工业是耗能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产业.当前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合成氨工业为重点污染行业之一,是化工行业中主要排污大户,其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量的 10%左右,治理势在必行,这就是推广应用合成氨生产污水零排放技术从而实现合成氨生产污水零排放的意义所在。本文结合合成氨生产装置终端排水水质特点,阐述了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的几种工艺路线。

  • 标签: 污水排放 氮肥
  • 简介:利用自适应控制模型对气候系统进行模拟,比较了基于不同参照基准年2℃升温目标下的金球允许排放路径,在评价各目标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减排目标方案,进而根据不同分配原则计算了中国未来的排放空间。研究表明,实现较工业化前升温2℃较为困难,实现较1850—1900年和1861—1880年升温2℃目标的可能性较大。提出了较工业化前升温2.5℃、较1986—2005年升温1.0℃和较1850—1900年升温1.5℃三种可行的轻度、中度和高度减排目标。中国在主权、平等主义和支付能力分配原则下可获得约1/5的比例份额,在三种目标情景中排放空间逐渐降低,排放缺口依次增大。

  • 标签: 自适应控制 升温目标 排放空间 分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