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联合使用高频通气(HFV)和抗生素阶梯疗法(DEAT)对患有重症肺炎的患儿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2)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12至2018.12间82例患有重症肺炎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联合使用常频通气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HFV和DEAT,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aDO2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aO2和SaO2的上升程度和PaCO2和A-aDO2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中联合使用HFV和DEAT可以有效的降低A-aDO2数值,缓解患儿的呼吸情况,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高频通气 抗生素阶梯疗法 重症肺炎 肺泡-动脉分压差
  • 简介:目的:了解骨化三醇(1,25-(OH)2D3,罗钙全)对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晌.方法:观察37例腹膜透析(PD)患者服用骨化三醇前后血清T细胞亚群、IL-8以及血免疫反应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水平变化.结果:用药前PD组血清T淋巴亚群的CD4/CD8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服用骨化三醇4wk后,CD4/CD8从0.56±0.10升至0.79±0.12;而iPTH显著降低,血钙显著升高,血磷明显下降.结论:骨化三醇能改善PD患者钙磷代谢,进而改善其免疫功能.

  • 标签: 腹膜透析 T细胞亚群 IL-8 骨化三醇 罗钙全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PDCA循环在提高血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选取血室护士 20名,研究时间为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其中 2017年 6月前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 2017年 6月后实施 PDCA循环,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与消毒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接触患者前洗手、接触患者后洗手、脱手套后洗手均高于参照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手细菌检测合格率优于参照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血室护士采用 PDCA循环,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手细菌检测合格率,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 血透室 护士 手卫生依从性 消毒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进行血治疗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护理结局。结果:1)试验组透析不良反应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8.89%,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干预后患者的HAMA评分减小、SF-36评分增高,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血透 人性化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Chandrasekran-Paul(1982)对药物由骨架系统中的释放,提出下列表达式Mt=Cs√D/K[(Kt+1/2)erf√Kt+√Kt/πe^kt]本文在常见的实验时间及适当的K值范围内对上式作了简化,药物释放的累积量与时间的平方根直接成比例,但方程中带有一截距项,即,Mt=B"√t-A"硝苯地平贴剂及普萘洛尔贴剂二者的释放行为都符合上述方程,其相关系数良好,氢化可的松乳膏的释放数据(据Shah,1989),也可用相同的方程来描述,该方程与Higuchi方程相比较,多出一个截距项,这可能与药物溶出特性有关。

  • 标签: 骨架型透皮给药装置 扩散-溶出控释 HIGUCHI方程 Chandrasekran-Paul方程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高磷血症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血高磷血症患者,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血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血磷、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血磷分别为(2.16±0.36)mmol/L、(1.54±0.32)mmol/L;钙磷乘积分别为(4.89±0.41)mmol~2/L~2、(4.10±0.26)mmol~2/L~2;经t检验,观察组的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社会因子、环境因子、心理因子、生理因子、生活质量总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高磷血症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生活质量 高磷血症 血透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维持性血 的 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评价临床 治疗效果 。 方法: 研究以我院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 69 例维持性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收录时间在 2016.12.15 至 2018.02.15 期间,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处理,分组结果为血组( 35 例)、联合组( 34 例),分别实施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及甲状旁腺水平 。 结果: 研究组 DBP 、 SBP 、甲状旁腺水平在数值上均优于血组,且对比结果均为 P < 0.05 。 结论: 在 治疗 维持性血患者顽固性高血压 症状时,联合使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顽固性高血压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临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刺配合热补针法对风寒湿阻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局部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患者行血液透析协同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方法:2020-3到2021-5期间从我院选取一共100例维持性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施血液透析协同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胆固醇、血白蛋白、钙磷乘积、血磷以及血钙等各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睡眠障碍、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患者行血液透析协同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突出,显著改善了胆固醇、血白蛋白、钙磷乘积、血磷以及血钙水平,安全性高,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维持性血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病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分析其应用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所选取的12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行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病人,同时以等分两组形式展开本次研究,A组病人所接受护理为常规护理干预,B组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借助统计学相关工具对两组病人并发症概率进行组间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定检验是否有意义,同时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数据分析结果显示A组满意度81.67%比B组95%显低,A组并发症发生率总占比13.33%比B组并发症发生率总占比5%,数据对比(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病人治疗中,其护理效果突出,对病人负性情绪有很明显地改善作用,相对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降低,故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术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静脉内瘘术后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分析,探究血患者该措施的应用成效及对满意度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60例,均行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治疗,而后对其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组别类型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中收入患者30例,并为其提供不同护理,即: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且统计后发现,以上患者选取时间起于2018年12月,止于2021年4月,对比2组成效。结果:比较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有统计意义,且观察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具备显著优势,P<0.05。结论:优质护理开展,既可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又能促进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患者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良好提升,可大力推行。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动静脉内瘘术 血透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肾内科血病人通过护理干预后对其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血病人均为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肾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研究期间以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的为参照组(患者40例)、实施更加全面的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患者40例),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并发症方面研究组总发生率较低为2(5.00%),参照组总发生率较高10(25.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在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研究组评分较高,参照组评分较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为肾内科血病人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得到有效改善,临床可行性以及安全性均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透病人 护理干预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景模拟的微格教学法对于血室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定位对象:于血室护理实习的学生,合计40名,涉及入组时间段2020年05月-2022年05月,组别辨识支持(电脑单双数法则),实习学生收入对照组20名,实施传统教学措施,实习学生收入观察组20名,实施基于情景模拟的微格教学法。对实习学生执行不同教学模式,分析带教质量。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实习学生的教学质量测评分值与教学满意度显著提高,P

  • 标签: 情景模拟 微格教学法 血透室 护理带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共计82例,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1例,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不良情绪评分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BUN、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负性情绪,值得采纳。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评价天地慈沁舒颜焕肤精华液对敏感肌肤舒缓保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40名面部皮肤敏感泛红的女性受试者,在早晚面部清洁完后,全脸使用天地慈沁舒颜焕肤精华液2次/d,连续使用28d。在使用前、使用8h后应用Tewameter™仪测量经表皮水分流失量(TEWL);在初次使用前、使用后5分钟、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后以Sclar水分笔测量角质层含水量(WCSC),并进行安全性评估;在使用前进行刺痛反应试验,试验后即时涂抹产品,10min内观察缓解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根据Tewameter™仪测量经表皮水分流失量可得,与使用前相比,使用8h后TEWL由27.32±3.27降至15.22±2.4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表皮水分流失量 角质层含水量 天地慈沁透舒颜焕肤精华液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共计82例,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1例,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不良情绪评分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BUN、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负性情绪,值得采纳。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与质量风险缝隙弥补管理在血首次内瘘建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接收的血首次内瘘建立患者当中抽选120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样本抽选时间均在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期间。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安全与质量风险缝隙弥补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年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年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于血首次内瘘建立患者中实施安全与质量风险缝隙弥补管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 标签: 安全与质量 风险缝隙弥补管理 血透 首次内瘘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则接受额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比较近一年间搜集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分析结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数据比较中,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参照组。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于控制、改善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各项病理指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现象,使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利于护患关系的持续发展,倡导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维持性血透 自体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中医定向药疗法在胫腓骨闭合性骨折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个35例。给予对照组中医定向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1天,两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及患肢皮温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7天,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程度以及患肢皮温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胫腓骨闭合性骨折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