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双J管(双J输尿管支架管)在泌尿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美蓝在置放术中的作用.方珐对215例患者采用放置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治疗,近期48例术中以美蓝协助定位.结果术后留置尿管5~7d,无切口感染、尿瘘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随访3~6个月,肾功能、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以美蓝协助定位者无双J管上移致拔管困难.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操作简单,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以美蓝协助定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导管 引流 泌尿系疾病 美蓝
  • 简介:尿毒症患者属于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院内感染率特别高,在罹患感染时须考虑既无肾毒性同时对耐药菌株有较好疗效的抗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比较适合,且可一次性静脉推注,故常列为首选药。其副作用报道较少,我院于1992年8月-1999年12月有7例尿毒症患者在应用头孢曲松后表现为精神神经症状,兹报道如下。

  • 标签: 尿毒症 头孢曲松 药物性脑病 抗菌素 户枢神经 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日间CVVH)在肾移植术后重症间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肾移植术后明确诊断为重症间质肺炎患者,早期6例为非CVVH组,以机械通气及内科药物治疗,近期6例为日间CVVH组,在机械通气及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日间CVVH)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血氧浓度、体温及病情恢复时间。结果:与非CVVH组相比,日间CVVH治疗组体温降低[(37.1±0.4)℃VS(38.5±0.6)℃,P〈0.05],血氧浓度增高[(72.5±6.5)mmHgVS(59.5±6.1)mmHg,P〈0.01]、病情恢复时间缩短[(10±3)dVS,(16±4)d,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日间CVVH辅助救治肾移植术后重症间质性肺炎,可有效缓解症状、为针对性抗感染治疗赢得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肾移植术后 间质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简介: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中心静脉置管诱导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和出血事件。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和阿加曲班组。所有患者在置入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后接受连续2d的2次诱导血液透析,阿加曲班抗凝剂量按1.5μg·kg^-1·min^-1续由动脉端给予。测定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并采用评分方法评价透析器凝血和置管处出血和血肿情况。结果:普通肝素组和阿加曲班组透析器凝血情况无明显差异,但是颈内静脉置管处出血情况,阿加曲班组较普通肝素组显著降低(P〈0.05),在相同透析器凝血情况下,阿加曲班组APTT和ACT值较肝素组低(P〈0.01)。在透析1h时同时检测阿加曲班组动脉端和静脉端APTT值,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达到同样抗凝效果时,阿加曲班较普通肝素所需的APTT和ACT值更低,而且阿加曲班体外的抗凝作用强于体内,因此阿加曲班可能成为血液透析一种新型的替代抗凝药物。

  • 标签: 阿加曲班 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 简介:尽管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西地那非禁忌与硝酸甘油(NTG)合用,有些近期应用了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患者,可能还是需要静脉应用硝酸甘油(NTG)治疗。ParkerJD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交叉对照研究[CritCareMed,2007,35(8):1863-1868],以确定近期服用西地那非的冠心病患者是否可以静脉应用NTG,及何种剂量为安全剂量。研究于加拿大、苏格兰、美国四个临床中心进行,共入选34例年龄35岁及以上的男性患者,患者有胸前区疼痛及冠脉病变病史(至少一支动脉〉50%狭窄),

  • 标签: 硝酸甘油 西地那非 后静脉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安全性 安全剂量
  • 简介: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分析3、7、17号染色体及9p21位点异常与尿路上皮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估其用于尿路上皮细胞癌诊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泌尿外科经膀胱镜活检确诊为尿路上皮细胞癌的患者116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正常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FISH检测,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统计分析3、7和17号染色体及9p21位点的畸变率与尿路上皮肿瘤分级的相关性。结果①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中,FISH和细胞学诊断尿路上皮细胞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1.0%和37.9%;对照组中,FISH和细胞学诊断尿路上皮细胞癌的特异度分别为90.2%和93.4%。②各染色体及区带呈较高的畸变发生率,3、7、17号染色体畸变阳性率分别为94.3%、95.6%和88.5%;9号染色体p21位点畸变阳性率为63.2%。③FISH的灵敏性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增高。结论FISH技术能明显改进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诊断,对于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诊断及复发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尿路上皮细胞癌 诊断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该病导致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1]。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是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2],然而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疼痛、膀胱痉挛、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在TURP围手术期,BPH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紧张、沮丧等心理问题[3]。减少或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循证护理是基于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意愿而形成的临床决策[4]。本研究应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对TURP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循证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BPH患者 循证护理 心理护理 PROSTATE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目的进一步提高前列腺癌转移灶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5~2016年我院收治并接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对其中3例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未达到理想水平,MRI、CT以及骨扫描未能显示病灶,而PSMA-SPECT/CT可探测出这2例患者可疑转移淋巴结,1例位于右髂总血管旁,另1例位于左髂总血管旁及腹膜后淋巴结。1例并发膀胱癌的前列腺癌患者,左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病理来源不明,结合膀胱癌病理结果以及PSMA-SPECT/CT检查结果,推测髂血管旁淋巴结来源于前列腺癌可能性大,术后病理证实髂血管淋巴结转移来源于前列腺癌。结论本研究提示PSMA-SPECT/CT较现有影像学检查如MRI、骨扫描、CT等,可在PSA较低水平发现可疑前列腺癌转移灶。对于多器官肿瘤患者而言,若出现淋巴转移,PSMA-SPECT/CT可帮助判定淋巴转移病灶来源,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 前列腺癌 转移灶
  • 简介:尿路上皮癌是我国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在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尿路上皮覆盖部位,以膀胱癌最为多见,最常表现的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为泌尿系肿瘤的传统检查方法之一,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近年来新兴的细胞分子学技术,可以从基因层面检查出肿瘤病变,本研究通过比较血尿患者的尿液FISH检查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尿路上皮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其在血尿患者尿路上皮癌筛查研究中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尿路上皮肿瘤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临床应用 无痛性肉眼血尿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 简介: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替代方法之一,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低血压。反复发作的低血压不但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而且会影响血液透析的充分性,降低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1]。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程中的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40%。IDH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透析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低血压 发生率 心脑血管并发症 品管圈 应用
  • 简介:gp96广泛存在于细胞内质网中,是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家族中被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一员。对HSP的研究揭示,肿瘤源性的gp96-抗原肽复合物可引起抗相应肿瘤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并引起记忆性免疫应答。深入研究gp96-抗原肽复合物的免疫学机理对开发新型肿瘤疫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gp96-抗原肽复合物很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疫苗,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gp96-抗原肽复合物 肾癌 肿瘤免疫
  • 简介:随着造影和介入技术的发展,对比剂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由此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临床上曾把这种由于接受对比剂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而近年来更倾向于采用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inducedacutekidneyinjury,CI-AKI)代替CIN。有研究报道在接受对比剂注射的患者中发生cI-AKI的概率为2%~25%],而对于存在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力衰竭、肝硬化、低血压、肾毒性药物、高龄等)的患者,CI-AKI的发生率则大大提高。

  • 标签: 对比剂肾病 急性肾损伤 N-乙酰半胱氨酸 损伤防治 应用 临床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及基于HPV-16多肽微阵列芯片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来自HPV-16病毒的7个蛋白的胞外段序列进行叠瓦式切割,构建基于241条精细多肽库的微阵列芯片,对经病理确诊的72例前列腺癌患者和8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血清学筛查。用微阵列芯片表达差异显著分析法筛选在前列腺癌患者和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具有差异性表达的多肽(特异性多肽);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ROC)评价这些多肽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与PSA相比较。结果HPv-16多肽在两组血清中的抗体响应不同,与HPV-16多肽反应的自身抗体既存在于前列腺癌患者中,也存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其中存在15条多肽,与之响应的抗体在两组血清中呈差异性表达;对这15条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多肽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多指标联合的诊断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率,由15条多肽构成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在最佳临界值的诊断灵敏度为75.3%,特异度为61.8%;PS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在最佳临界值的诊断灵敏度为65.3%,特异度83.9%。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存在HPV-16特异性自身抗体,并可通过HPV-16多肽微阵列技术加以检测。

  • 标签: 前列腺癌 HPV-16 多肽微阵列
  • 简介: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ESRD替代治疗手段,透析充分是MHD患者长期存活的基础。MHD普遍存在的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贫血、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关系密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SF-36量表 生活质量 应用 评估 心血管并发症
  • 简介:一、药物组成1.基本方制附子15g干姜12g甘草5g当归10g吴茱萸10g防风8g细辛5g独活10g川芎5g茯神10g前胡10g大枣10g。

  • 标签: 防风汤 四逆汤 床体 阴证 治疗 加味
  • 简介:(3)临床价值与意义按照“尿道弹性塌陷软管模型”,排尿期后尿道呈漏斗状完全开放,尿道内压力应等干膀胱内压力,但该模型并不能完全适于人体生理状态,因为正常生理条件下后尿道存在着内、外括约肌两个压力带,尤其是外扩约肌较为固定,为排尿期膀胱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尿动力学 逼尿肌不稳定 流率测定 尿道梗阻 收缩力
  • 简介: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最常见、最有效、最简便的血管通路,能为患者血液透析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保证透析顺利完成,而终末期尿毒症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性脑病往往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导致在透析过程中,依从性差,容易造成针头脱出、血液外渗,甚至可因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传统多采用绷带进行固定约束.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精神障碍患者 尿毒症患者 固定夹板 应用 自制
  • 简介:目的探讨3种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的影响,选择最佳手术体位标准。方法将60例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俯卧位、仰卧位、45°斜仰卧位3组,每组各20例。观察改变不同体位后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对3种体位下建立通道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清石率进行对比。结果3种体位均能顺利完成手术,45°斜仰卧位和仰卧位安置后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较俯卧位更稳定,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清石率等指标优于俯卧位及仰卧位。结论45°斜仰卧位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安全、高效、微创的特点,患者体位舒适,便于术中麻醉检测,术中碎石易排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碎石术 体位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线环固定法在腹腔镜引导下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方法: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全麻后右上腹穿刺建立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0-12mmHg,穿入10mmTrocar导入腹腔镜,腹腔镜引导下经脐下3-5cm经左旁正中线穿入10mmTrocar,用3-0丝线对折后镶入20ml注射器针头内,并在腹腔镜直视下经皮穿刺入腹腔,将线送入腹腔,形成一线环,将腹透管经左下腹Trocar穿过经皮置入的线环后置入盆腔,再将线环固定腹透管于前腹壁,包埋深部cuff于腹直肌鞘内,最后遂道针建立皮下隧道。结果:所有腹膜透析管均置管成功。置管时间35-55min,平均(44.2±7.4)min,术后腹平片显示所有腹透管位置准确,术后7d开始间歇性腹膜透析,10d后改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无渗漏、感染、血肿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6月,平均(3.3±2.0)月,导管通畅率100%,无漂管、堵管、导管感染等发生。结论:腔镜引导下经皮线环固定法行腹膜透析管植入术方法简便安全、定位精准、创伤小、并发症少,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和成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腔镜 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