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发育性静脉异常(developmentalvenousanomaly,DVA)最早由Lasjaunias等提出,并已经替代以前的“脑静脉畸形”、“脑静脉血管瘤”。DVA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畸形,由引流正常脑组织的穿髓静脉的先天发育异常造成的。

  • 标签: 发育异常 静脉 综述文献
  • 简介:肌纤维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dysplasia,FMD)是一种非炎症性、非动脉硬化性、阶段性及多灶性的血管病。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累及全身中、小动脉,以肾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椎动脉多见。主要表现为动脉狭窄和闭塞,也可引起动脉瘤和夹层。其临床表现与受累动脉相关,肾动脉受累可表现为肾性高血压,颈动脉、椎动脉受累可表现为头痛、耳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等症状。我院神经内科收治3例肌纤维发育不良伴颅内外血管病变患者,报告于下: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肌纤维发育不良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 简介:患者男性,37岁。因突感心悸、心慌,急诊心电图(图1A)示:未见明显P波,心室率190次/分,QRS波群宽大畸形,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形,R—R间距规整。aVL导联呈R形。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彩超检查符合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改变,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复查心电图(图1B)示:窦性心律,心率68次/分。右胸导联、下壁导联QRS波后可见一界限分明的低振幅小棘波(称Epsilon波),导致QRS波群酷似右束支阻滞形。

  • 标签: 右室发育不良 致心律失常性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PSILON波 QRS波群 心电图诊断
  • 简介:患者男性,57岁。因多次发作性心悸、晕厥在外院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拟行射频消融术来本院就诊。常规体表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QRS波群电轴左偏,心率51次/次,P—R间期0.17s,QRS波群时限0.09s,V1、V2导联ST段起始部可见一正负双向小棘波,持续约40ms,V1~V3导联T波倒置。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Epsilon波。借阅外院心电图(图2)示:快速均齐宽大畸形QRS波群,

  • 标签: EPSILON波 右室发育不良 致心律失常性 QRS波群时限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宽大畸形QRS波群
  • 简介:ARVD患者因右心室出现异常是进行性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危险性很大,且每位患者都具有不可预测性.本研究用QTd作为一项判断和预测ARVD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可能性的一项指标来探讨其临床意义.

  • 标签: QT离散度 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心电图
  • 简介:冠心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异常的情志活动.如暴怒、过于激动、恐惧等都可诱发和加重冠心病,甚至骤然死亡。因此,冠心病人注意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非常重要。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自我调节 情绪 精神 中老年人 常见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焦虑和抑郁对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要求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时、3年后进行定期的心电图检查和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及3年后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两次评定结果之间均有差异(P〈0.01),心电图正常范围与异常范围之间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焦虑和抑郁对心电图变化的影响可能与脑不对称反应有关,用药期间应注意加强心电图检查。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焦虑 抑郁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在氯丙嗪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康复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于入干预时和干预后3个月分别进行评分。结果实施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总积极因子分、总消极因子分、病情总估计项目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试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 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镇静剂和抗精神病药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对197例有情绪、失眠和精神病者,在使用镇静剂或抗精神病药前和用药1w后,作常规12导联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用药前窦性心动过速较用药后明显增多(P〈0.05),而用药后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Q—T延长较用药前显著增多(P〈0.01)。结论镇静剂和抗精神病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应给予重视和预防。

  • 标签: 药物 心律失常 心电描记术
  • 简介:目的对在病房封闭式管理下,精神障碍患者出走行为及其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预防患者出走。方法对2012年5月到2017年5月住封闭式管理病房的320例精神障碍患者其中发生出走行为的24例患者其出走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患者病情因素而出走的患者占到58.3%,而其它出走原因则包括社会偏见、医疗费用、环境因素和担心家庭这几种。结论通过归纳、总结精神障碍患者在封闭式管理病房出走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举措,对预防和减少患者出走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神障碍 封闭式管理 出走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以7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开展专项护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并及时作出PANSS评分研究。结果经过为期1-2个月的护理,70例患者中有65例血压恢复正常,65例患者护理后PANSS评分为(12.8±2.4),(10.1±1.96),(7.5±1.56),与护理前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痊愈出院,护理有效率高达92.85%。结论有效的护理方法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疾病的重要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高血压 护理方法
  • 简介:典型的肺炎是以咳嗽、咳痰、发热、气急及胸痛等为主要症状。然而在一部分老年患者中,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以神经、精神症状、消化道症状或心脏症状等肺外症状为主要表现。这给诊断带来难度,易于延诊或误诊。本文报道3例以神经精神症状首诊的老年患者,最终诊断为肺炎,并进行文献回顾。

  • 标签: 肺炎 神经症状 精神症状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在不同有氧康复运动环境中,群体有氧运动对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的疗效,探讨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康复的新疗法。方法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住入心内科54例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药物治疗采用相同原则,实验组在10人以上群体中进行规律有氧康复运动,对照组要求有氧运动,但对群体运动环境不做要求。两组患者在试验前后均给予Bruce方案亚极量分级运动试验进行心脏康复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观察患者精神心理问题改善情况以及心脏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运动环境下的进行有氧康复运动试验后各项指标对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提示,实验组精神心理问题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平板分级运动试验提示两组患者较治疗前都有改善,但实验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群体有氧运动环境下的有氧康复运动对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对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群体有氧运动 冠心病 精神心理问题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