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护士中出现的问题,为改进护士操作和减少神经内科不良事故的发生率奠定基础。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某一医院一年度上半年之间住院的18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某一医院一年度下半年神经内科的住院病人为观察组1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病历为基础,寻找不良反应的成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医护服务质量打分、错误事项发生率均超过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缺陷病案分析 神经内科 护理病案 不良事件发生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宁疗护在乳腺癌患者身体缺陷与生命尊严护理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2021年5月-2022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安宁疗护,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与疼痛情况,就安宁疗护对乳腺癌患者身体缺陷及生命尊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与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稳定;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宁疗护背景下,乳腺癌患者能够到人性化的护理,其能够积极面对身体缺陷,且护理工作注重细节,能够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对提升患者生命尊严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安宁疗护 乳腺癌患者 身体缺陷 生命尊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护理干预应用在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护理中,对该类患儿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40例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前后的顺序分为2组,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多动症行为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的护理中,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死亡护理缺陷分析及整改对策。方法:对我院2021年2月23日1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患者2月24日因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Ⅱ型呼吸衰竭以及感染性休克死亡,经分析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存在多处缺陷。结论:为降低术后死亡率,需要重视术后护理中缺陷,并及时整改。

  • 标签: 绞窄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品管圈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缺陷率 方法 成立“护航圈”,选定“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缺陷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原因,制定相关对策和整改方案,比较开展QCC前后转运缺陷率。结果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缺陷率由实施QCC前29.6%降低到12.2%。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利于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缺陷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同时 QCC 小组的成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标签: 品管圈,危重患者,转运
  • 作者: 耿志芸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阿瓦提县人民医院,新疆阿克苏地区843200
  • 简介: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流程化作业标准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与改善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8月-2022年7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120例,均为住院治疗患者,入组后以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组(共2组,每组患者60例),一组患者在消毒供应室流程化作业标准下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标准下进行护理管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住院患者护理管理期间,填写内容错误、贴错标签、包内物品错误、手术器械丢失、无有效期等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1.67%(1/60)低于对照组13.33%(8/60),(p<0.05);观察组中患者关于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安全护理,护理管理满意度反馈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流程化作业标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流程化作业标准;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满意度调查掌握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同时对缺陷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每月底采用专人把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调查表发放到全院37个临床科室,对105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讨论、总结。结果:通过调查,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态度、无菌物品质量、下收下送情况、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供应情况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满意度调查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之间交接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有效增进了消毒供应中心和各个临床科室的沟通和了解,得到了临床科室对本科室工作的支持与肯定,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非常满意,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满意度 临床科室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急救护理技术缺陷事件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诊科患者,以2020年1月为时间节点分为对照阶段和观察阶段,分别接受常规急诊科护理和品管圈活动。结果:比较活动前,活动后急救护理技术缺陷事件发生率更低,急诊科护理质量和护理团队素质水平均更高(P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急诊科 护理质量 急救护理技术缺陷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零缺陷理论的急救护理在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于2022年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零缺陷理论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急救时间、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基于零缺陷理论的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救 有机磷农药中毒 零缺陷理论 救治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心脏手术患者在手术护理实践中使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4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5月,利用随机、单盲法分组,其中1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组成对照组,剩余17例患者使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归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在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 心脏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性理论引导的零缺陷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救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瞻性理论引导的零缺陷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成功及病死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GCS、GO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治中实施前瞻性理论引导的零缺陷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患者伤残及昏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瞻性理论引导 零缺陷护理模式 重症颅脑损伤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联合用药排石疗效标准及评估膀胱刺激征缓解情况,比较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膀胱刺激征患者随机分组用药后的效果差异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调查问卷表在线收集资料,选取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膀胱刺激征患者156例,随机分成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照组及联合用药观察组,并建立排石疗效标准。结果:单一用药对照组均未能达到满意疗效,而两药合用观察组,在增加尿量的同时,不仅可以松驰输尿管膀胱平滑肌,缓急膀胱刺激征,还可以加速结石排出。结论:联合用药,能兼顾改善膀胱刺激征和加速结石排出,具备两种药物的叠加效应,同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大大提高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输尿管下段结石 膀胱刺激征 排石颗粒 坦索罗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移动护士工作站下依托品管圈管理模式降低住院患者接瓶查对缺陷率的分析。方法:由院内静疗小组及科室静疗小组成员通过现场抽样查检法,调查我科2021年5月1日至7日间护士接瓶时患者身份识别情况,共计调查患者46例,并选取我院11人成立品管圈小组在启用的移动护士工作站对住院患者进行扫描核对执行各项操作和治疗。分析接瓶查对后的缺陷率情况。结果:我科护理人员接瓶查对操作更加规范,接瓶查对缺陷率由原来的43.9%降至17.3%。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按照新增PDA输液接瓶流程进行接瓶,可有效降低我科护理人员接瓶查对缺陷率,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 标签: 移动护士工作站 品管圈管理模式 住院患者 接瓶查对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流程零缺陷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负性情绪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全流程零缺陷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指标、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患者预后GOS评分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急诊救治相关时间指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流程零缺陷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救治 负性情绪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缺陷带来的影响。方法:入选对象为2020年9月到2022年7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分组处理中实施抽签法,试验组37例,参考组38例。对所有患者选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加用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比较组间社会功能缺陷、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相比于试验组,护理后参考组社会功能缺陷较严重;护理后在生活质量方面,试验组和参考组比较明显较优;参考组自我管理能力和试验组比明显较差(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不但能够优化社会功能缺陷情况,还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属情境缺陷识别纠错教学对神经内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状态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8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及每位患者对应的一位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人。对照组采取常规家属护理培训,观察组则实施家属情境缺陷识别纠错教学。观察培训前及培训后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认知状态评分(NC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生存质量评分(SF-36),以及家属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评分(F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培训前,两组各项评分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患者的NCSE、SF-36、MMSE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的FSS和PSQI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其家属的情境缺陷识别纠错教学,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属 情境缺陷识别纠错教学 神经内科 认知功能障碍 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病毒载量是否会对HIV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造成影响。方法:将本院关节科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股骨头坏死患者基于HIV病毒载量的差异性,分为观察(40例,≤30000copy/ml)、对照(40例,>30000copy/ml)两组,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比对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住院时间;比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住院时间4项指标的分布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不同阶段,两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IV病毒载量的差异性并不会对HIV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产生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出血患者早期高压氧联合零缺陷护理治疗效果。方法:对92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随机分组分成2组,各组46名。对照组采用早期高压氧护理,观察组在零缺陷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高压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NIHSS积分和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1月和6月的Barthel评分、护士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aprin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NIHSS得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手术1个月后、6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比较,Barthel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 5)。观察组病人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联合零缺陷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高压氧护理 零缺陷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镜韧带重建术患者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膝关节镜韧带重建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RS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膝关节镜韧带重建术患者采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加速恢复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零缺陷护理 膝关节镜韧带重建术 围术期指标 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