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科门急诊患者冲动行为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门急诊于2021年04月~2022年04月收治的74例有冲动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7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暴力因子、心理应激反应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的情绪稳定具有极大的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其冲动行为。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 标签: 精神疾病 冲动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帕金森(PD)伴行为精神症状是指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的与运动障碍相关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包括抑郁、焦虑、幻觉、妄想、认知障碍等。本文就PD的精神症状表现及护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意义。帕金森伴行为精神症状患者的护理需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制定。同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和合作,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帕金森病 精神症状 危险因素 心理护理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精神科护理是一个高风险、高责任的专业,风险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风险因素错综复杂。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要有预见性,要尽早识别分析风险因素。在风险事件出现前采取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

  • 标签: 神科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高龄骨科患者手术后精神与心理的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所选病例是2021年12月到2022年10月接收的高龄骨科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护理组,各为4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予以手术后的精神和心理护理,明确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护理组VAS、SDS、SAS评分比常规组低,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对高龄骨科患者开展术后精神和心理护理的效果满意,可促进其疼痛症状的减轻和负性情绪的消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高龄骨科 手术后 精神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分析使用中医康复和物理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效果,给患者精神和生活自理能力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把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中,进行物理康复训练干预,在观察组中,则是在对照组之上实施中医康复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自理能力和精神状况。结果 在护理干预之前,统计并记录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MMSE、BPRS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康复 物理康复训练 老年精神病患者 生活自理能力 影响
  • 简介:[摘 要 ] 目的: 通过某院新入院精神病人为抽样代表的营养调查 ,了解精神病人在发病期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询问法 ,对患 者膳食史进行回顾性的调查 ,并进行体格检查和部分生化项目的测定。 结果: 发现轻、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 208例 ,占51.1%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273例,占67.1% 。结论: 精神病患者显示营养不良的表现是以比较严重的肌蛋白消耗为主。

  • 标签: [ ] 精神病 营养调查 营养不良
  • 简介:精神病是由于大脑机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当精神病患者合并胸部疾病时,对其在病情的观察、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方面和一般人群相比有明显的特殊性。但是目前人们尚未给予这部分弱势群体足够的关注。本文就近几年我科对精神病恢复期患者行开胸手术的护理经验与大家分享,借此引起大家的注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护理经验 开胸手术 胸部疾病 大脑机能 一般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言语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患者,经随机数字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后,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心理护理支持,实验组则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言语沟通技巧,评价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情绪变化评分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患者心理护理过程中,适当的运用言语沟通技巧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于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护理 言语沟通技巧 情绪变化
  • 简介:精神病人是一特殊的群体,在失去正常思维的情况下,他们的行为有较大的盲动性和不可预料性,常对他人和自己造成危害。少数精神病病人有肇事肇祸,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据统计。约有10%的精神病人会违反法律。防范精神病病人的攻击性暴力,不但是为了保护善良无辜的人们,同时也能保护病人本身。

  • 标签: 暴力行为 精神病人 精神病病人 护理 肇事肇祸 社会治安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在防范医疗纠纷方面的经验,以避免和化解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结合精神科临床护理实践,分析和研究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的综述。结果精神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可概括为患方、社会及医院内部三方面。可采取的措施有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加强法制教育和精神科知识宣教;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完善安全防范设施等。结论结合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出具体、严格可行的防范措施,以期达到避免和化解医疗纠纷发生的目的。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疗纠纷 精神科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以在2019年9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心理科接收的102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为例。基于随机分组法分为针对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施以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同时依据临床特征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结果:针对组护理前与对照组相比WCST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针对组WCST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症状主要有认知障碍,记忆衰退,行为异常等,施以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以及记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亲情护理 老年广泛性焦虑症 病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精神疾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表现为病人整个心理过程发生紊乱,多数周期长,病程迁延,影响家庭和社会,大多数病人无自知力,无求医行为,于是家属就成为病人接受治疗、护理的主宰者。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与病人家属频繁的接触和配合,因此,护士与病人家属能否配合好是能否做病人治疗、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 标签: 病人家属 护士 精神病 临床特点 精神疾病 心理过程
  • 简介:急腹症是精神病病人的严重并发症,由于精神病病人伴发急腹症时在病情不同阶段急腹症有其不同的特殊表现,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很好地观察与判断,就会贻误诊疗时机,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观察及护理是早期发现急腹症防止延误治疗的关键所在。现将精神病病人不同阶段伴发急腹症的观察及护理分述如下。

  • 标签: 护理人员 急腹症 精神病 病人 伴发 特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科开放式心身病房护理带教的实践经验。方法 临床护理实习带教经验总结和分析。结果 转变带教模式,建立“以护生为主体”的学导式教学模式,制定合理有效的带教流程,开展多种形式的临床带教活动,强化护生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并且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生临床护理水平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 采用多种技巧的培养可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精神障碍 护理带教 临床实习
  • 简介:随着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发病率的日益增加,艾滋病感染者已在各科接诊病人中发现,精神科由于病人精神错乱及行为紊乱的原因,会给防护增加不少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7例HIV感染的精神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HIV阳性 护理 艾滋病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 HIV感染
  • 简介:摘要:精神科临床护理记录,既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又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且在法律上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大多数精神病医院均为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模式,住院患者大多数无家属陪护,患者一旦出现意外,极易引起医疗纠纷。而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举证倒置,一旦出现纠纷,医疗、护理文书将是证明客观法律事实的直接证据。因此,不认真记录或漏记、错记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一切记录,决不可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而简化手续。现就精神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记录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引起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为探讨减少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方案和提高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举措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选取重庆市所有的精神专科医院作为调查单位,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自我关怀量表,心理弹性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不同医院等级、受聘形式,和是否值夜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工龄,性别,职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在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受到医院等级、受聘形式,和是否值夜班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当对上述问题予以重视,加以改进。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绘画疗法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和需求,达成护患的精神沟通,提高患者住院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9月~2010年9月入院男性精神科住院患者248例为研究对象,每周组织1~2次集体绘画活动,不设主题思想,采取自由联想,自主选择绘画内容,绘画完毕后由患者自主对其作品内容释意。结果:患者住院的生活质量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强,住院治疗依从性提高,自尊和自信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交往能力有所改善。结论:绘画疗法能促进精神科护理人员更好地观察与了解患者病情,也促进了护患沟通与融洽相处,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意外事件发生,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绘画疗法 精神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精神科门诊科室中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采取的具体应对策略。方法:对医院精神科门诊科室护理工作病历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探讨分析护理工作病历资料中暴露出的不安全风险因素,并根据存在的风险隐患,结合医院精神科门诊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解决方案与预防策略的制定。结果:医院精神门诊科室护理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存在着各个类型的安全隐患风险,造成安全风险隐患的原因众多,包括护理人员自我保护与防护意识差、自我保护措施不到位、工作对象具有一定特殊性以及不具备充分的消毒灭菌观念等;且导致安全风险因素产生的不同原因之间结果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医院精神科门诊部门护理工作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导致时常出现各方面的不安全事件,精神科门诊部门应当加强对暴露因素的分析,并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

  • 标签: 职业暴露因素 精神科门诊部门 护理人员 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