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技术(MRS)观察脑梗死后主要代谢物:N-乙酰基天冬氨酸(NAA)、乳酸(Lac)、脂质(Lip)、胆碱(Cho)、肌酸(Cr)在病灶区、对侧镜像区及最终可存活区的分布状况,分析急性脑梗死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获得可存活区的MRS特征及评定标准。方法对32例发病时间在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和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检查方法,并在30d后复查T2WI确定最终梗死范围,测量梗死中心区、对侧镜像区及最终可存活区的物质代谢改变。结果初检时病灶中心的NAA水平较对侧镜像区降低;Lac峰及Lip峰出现并重叠。可存活区MRS特征为:NAA水平与对侧镜像区比较差异不明显,与病灶中心比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c水平升高,但较病灶中心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存活区未见明显Lip峰。结论应用MRS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区域代谢物浓度可预测急性脑梗死的最终存活区。

  • 标签: 磁共振波谱 脑梗死 可存活区
  • 简介:摘要:本文评述了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及研究状况 , 介绍了纳米生物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 , 以及纳米材料在国内外的应用实例和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情况 , 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医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牙齿矫正患者应用不同结扎材料矫正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5年 3月~ 2017年 10月收治的 106例口腔牙齿矫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53例。对照组给予弹力结扎圈进行固定,治疗组则给予不锈钢结扎钢丝进行固定,对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扎时间、拆除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较高,结扎时间、拆除时间均较长,对比对照组差异 P<0.05。结论:口腔牙齿矫正对患者的外貌影响较大,给予不同结扎材料对其改善情况不同,其中实施不锈钢结扎钢丝结扎的有效率较高,但是其操作时间较长,因此选择材料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

  • 标签: 不同结扎材料 口腔牙齿矫正 应用价值
  • 简介:分子影像可以非侵入性探测体内生理和病理情况的变化,有利于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及转归。近年来由于微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分子影像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微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优点,可以负载多种药物/分子、容易进行理化修饰、可以进行多重靶向运输等。通过与超声结合可以介导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开放,实现多模态成像、诊疗一体化、肿瘤微环境标志物监控和信号放大。进一步研究应着眼于其生物安全性,实现材料的无潜在致病毒性、无脱靶效应及能进行体内代谢等,解决这些问题将为疾病提供一种新的诊疗模式。

  • 标签: 超声分子影像 微纳米材料 多模态成像 诊疗一体化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的加深,当前可分解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原理,阐述了当前主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类型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生物医学 可降解材料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