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导向化疗治疗术后肺癌以阻抑肺癌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转铁蛋白受体单抗 (FR 一 M) 与表阿霉素 (EAI 〕 M) 、顺铂 (DDP) 的偶联物对 91 例术后肺癌进行免疫导向化疗 ( 导向组 ), 并以 12 例术后肺癌以 EAI 〕 M 、 DDP 的全身化疗 ( 全身组 ) 作对照观察。结果导向组 2 年的年控制率 (89.5% 、 73.7%) 均高于全身组 (33.3% 、 8.3%); 其年复发率 (10.5% 、 26.3%) 均明显低于全身组 (667% 、 91.7%) 。导向组的中位生存期 (246 个月 ) 是全身月 (12.2 个月 )2 倍多。结论应用 TFR 一 M 为“载体”的免疫导向化疗能把化学抗癌药物专一地导入肺内残留的肺痛细胞处 , 提高了肺内癌灶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 , 是一种疗效好、毒性低的抗癌疗法。

  • 标签: 免疫导向化疗 偶联物 转铁蛋白受体单抗 (TFR 一 M)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导向化疗治疗术后肺癌以阻抑肺癌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转铁蛋白受体单抗 (FRT一与表阿霉素 (EI〕、顺铂 (DDP的偶联物对 19例术后肺癌进行免疫导向化疗 (导向组 ,并以 12例术后肺癌以 EAI〕 M、 DDP的全身化疗 (全身组 )作对照观察。结果导向组 2年的年控制率 (89.5%、 73.7%)均高于全身组 (33.3%、 8.3%);其年复发率 (10.5%、 26.3%)均明显低于全身组 (667%、 91.7%)。导向组的中位生存期 (246个月 )是全身月 (12.2个月 )2倍多。结论应用 TFR一 M为“载体”的免疫导向化疗能把化学抗癌药物专一地导入肺内残留的肺痛细胞处 ,提高了肺内癌灶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 ,是一种疗效好、毒性低的抗癌疗法。

  • 标签: 免疫导向化疗 偶联物 转铁蛋白受体单抗 (TFR一 M) 肺癌
  • 简介:摘要国家重要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中药免疫调节剂开发技术的飞跃。研究中药免疫调节剂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临床应用,对于保证整体临床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生物性免疫调节剂,并从中药、蜂胶以及松花粉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天然源免疫调节剂,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 标签: 中药免疫调节剂 研究 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患有风湿免疫病患者采取生物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风湿免疫病8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4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予以试验组实施生物制剂治疗,观察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79.55%是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5.45%(P<0.05);关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情况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数据间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病患者实施生物制剂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使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降低,加快患者病症恢复。

  • 标签: 风湿免疫病 生物制剂 临床疗效
  • 简介:近年来,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已有了极大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体自身的免疫异常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目前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阻断免疫负性调定点通路来提高抗肿瘤免疫效应的治疗方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信号通路在细胞免疫中起着免疫检查点的作用,本文就免疫检查点PD-1/PD-L1通路与肿瘤免疫逃逸、肿瘤干细胞免疫治疗的相关机制研究及其抗体(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应用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肿瘤干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联合用药用于药物流产并进行常规清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自愿接受药物流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入院较早的患者定为对照组,45例,直接实施清宫手术,入院较晚的患者定为观察组,45例,实施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联合清宫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是97.78%和82.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物排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自愿接受药物流产的患者来说,实施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联合清宫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应用价值。

  • 标签: 药物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清宫术 效果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是所有学习医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入门基础课之一,它串联了各个章节的所有知识,与临床医学有紧密的关系,在医学学科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体解剖学的课程内容比较复杂,如果只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但学习起来枯燥,而且知识点很难理解,慢慢的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使人体解剖学教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引入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探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职业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施。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风湿免疫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2例风湿免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按风湿免疫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干预3d后、干预7d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干预3d后(4.39±1.03分)、干预7d后(2.75±1.02分)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72±1.41分、3.54±0.86分),组间差异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可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因而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风湿免疫疾病 疼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护理告知应用于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对在本辖区内常住260名儿童监护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把这260名监护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30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实验组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采用建卡办证等手段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儿童接种率和接种安全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儿童接种率和接种安全著高于对照组,组间表现出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告知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的良好应用袁不但能够提高接种率袁还能够在保证接种工作安全进行的同时袁减少各种纠纷的发生,值得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普及。

  • 标签: 护理告知 儿童免疫 规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北京市平谷镇社区进行计划免疫的儿童1200例为研究对象,在接种完成后进行跟踪随访,对儿童接种后疫苗所针对的可预防性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00例儿童中均未出现百日咳、乙脑、白喉、风疹、麻疹、流脑、脊髓灰质炎、乙肝等疫苗所针对可预防性疾病。结论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预防保健 社区计划免疫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98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院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60.06%,消化道感染发生率为18.18%,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15.15%,血液系统感染发生率为6.06%,其他感染发生率为3.03%。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大。通过病原菌分布分析,发现其主要是以革兰阴性病原菌和阳性病原菌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57.57%和42.42%。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症、抗生素、以及侵入性治疗,同时,不同组别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只有从感染发生率部位以及病原菌分布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根本上降低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毋庸置疑,急诊科医师数十年来始终站在抗击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第一线,但是,今天的急诊科医师在抗感染治疗领域面临空前的挑战,不仅要应对传统意义上的常规工作:大量的社区获得性感染(community-acquiredinfection,CAI),还要面对为数众多的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HAI)。由于免疫缺陷患者数量增加,慢性疾病患者在各个专科和急诊之间来回治疗,

  • 标签: 免疫功能 肺炎 多重耐药 降钙素原 真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并比较结果,从而对免疫荧光层析法进行性能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降钙素检查的166份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例标本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下,按照浓度高低可分为阴性组、低风险组、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以及高度升高组,并且不同浓度的组别所占比例和对应的组间阳性率在两种检测方法下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所有标本的ECLIA总阳性率为49.40%,与免疫荧光层析法的总阳性率46.99%%之间差异也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相当,而免疫荧光层析法更为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荧光层析法 血清降钙素原 性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 2014 年 1 月至 2015 年 1 月我院就诊的 75 例风湿免疫科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个性化护理组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护理。评价:第一,满意度;第二,护理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第一,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其中,常规护理组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分别有 18 、 12 、 7 例,满意度为 81.08% ;个性化护理组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分别有 25 、 13 、 0 例,满意度为 100.00% , P < 0.05 ;第二,个性化护理组护理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住院时间显著比常规护理组短, P < 0.05 。结论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大,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和疼痛感,缩短其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风湿免疫科患者 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 CAR-T免疫疗法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法,文章中主要以该免疫疗法为前提,分析了该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目的是为今后肿瘤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CAR-T免疫疗法 肿瘤治疗 新策略 挑战
  • 简介:摘要抗菌肽(AMPS)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多种类的小分子蛋白,是所有生物自身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抗菌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可以杀死细菌、酵母、真菌、病毒,甚至癌细胞。近年来,随着对抗菌肽研究的日益深入,科研人员发现抗菌肽参与的免疫调节活性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在机体正常免疫时对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影响以及在某些情况的诱导下自体异常的产生抗菌肽也可以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这些不同的免疫调节活性跟抗菌肽种类的繁多密切相关,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抗菌肽复杂的生物学活性及对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影响。本文将从抗菌肽的结构、种类功能及免疫调节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抗菌肽 分类 免疫调节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计划免疫在预防儿童传染病过程中的效果与相关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本文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并给予常规预防的1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并给予计划免疫预防的130例儿童作为计划组,对两组儿童的预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计划组儿童百日咳、甲肝、麻疹、乙型肝炎以及腮腺炎等传染病的传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儿童传染病的过程中,计划免疫的运用有效的降低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概率,控制了传染病的传播,具有理想且显著的预防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计划免疫 儿童传染病 百日咳 乙型肝炎 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