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屈指肌腱断裂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而肌腱粘连是影响手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采取诸如缝合方法的改进、腱鞘代用品使用及几丁糖的应用[1],但它们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腱的愈合.术后适当进行保护性功能锻炼仍是预防肌腱粘连的有效措施,早期活动的时间为术后1~7天[2].1996年以来收治屈指肌腱断裂84例(175指),采用从术后第3天起从轻微被动活动屈曲、主动伸直,逐渐到大幅度主动屈伸这一循序渐进的康复方法,持续3个月,效果满意.

  • 标签: 屈指肌腱断裂 手外伤 肌腱粘连 腱鞘代用品 几丁糖 手术治疗
  • 简介:当各种原因尤其是全身多处骨折、截瘫、老年人下肢骨折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后将引起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即踝关节跖屈畸形,致使患者即使能站立起来也无法正常行走。市场上仅有的个别产品结构复杂、价格高昂不能向在家庭使用的病人推广。我院自行研制了一种有效的机械式的简易型踝关节活动器。

  • 标签: 踝关节 跖屈畸形 活动器 关节僵硬 机械式 角度
  • 简介:本文报告了14例活动睾丸患者,手术中提示①睾丸引带的变异;②腹膜鞘状突未闭形成疝道;③提睾肌生长过度变粗;④新生儿腹股沟短等原因所造成。提出应及时手术缓解症状,不致睾丸内环境改变,造成可复性部分生精阻滞,导致少精症或不育症。

  • 标签: 睾丸引带 诊断和治疗 辜丸 腹股沟管 阴囊疼痛 少精症
  • 简介:目的观察指屈肌腱Ⅱ区缝合后早期主动活动预防肌腱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核心津下套圈缝合联合周边Halsted缝合法临床治疗71例98指,术后早期主动活动,定期随访,将随访结果与其他缝合方法进行对应分析比较。结果优良率达97.8%。在随访期各阶段本法均优于其他缝合方法。结论津下套圈核心缝合联合Halsted周边缝合术后可早期主动活动,粘连率低,疗效显著。

  • 标签: 早期主动活动 指屈肌腱 肌腱粘连 缝合方法 预防 联合
  • 简介:抓教育 重落实 使戒烟活动向高层次发展沈阳军区第211医院我院是沈阳军区的一所中心医院。目前,全院40多个科室、门诊部及机关办公室均达到了无烟单位的标准,在军队医院中率先成为“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的集体会员。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抓教育,形成戒烟...

  • 标签: 机关办公室 高层次发展 戒烟竞赛 重落 宣传教育工作 机关干部
  • 简介:系统评价结果是循证医学巾级别最高的证据之一,也是搜集、整理、分析医学信息的活动。本文通过对系统评价方法学特点的分析与概括,提出系统评价过程体现了重视来源信息的无偏性获取、个体信息的加权性处理、结果信息的慎重性解释和时效信息的发展性更新等价值取向。

  • 标签: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 价值取向 医学信息活动
  • 简介:1990年前,某炮兵团官兵饮酒比较普遍,由于酗酒影响部队健康和造成违纪和发生行政事故,给部队建设带来不良影响。据不完垒统计,该团1989年胃病发病率为35%,因酗酒导致胃溃疡、胃出血28例;有9起违纪和行政事故,均与酗酒有关。为此,团党委经过分析,达成了共识,决定从1990-01-15起,在全团开展禁洒、戒洒活动

  • 标签: 炮兵 酗酒 戒酒 禁酒 做法 胃出血
  • 简介:在外科手术病人中如何消除恐惧心理,接受手术治疗,缩短其手术后康复时间是护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后早期活动对胆石症手术病人的影响进行讨论.

  • 标签: 心理护理 术后早期活动 胆石症手术病人 康复
  • 简介: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二期基金驽马项目对某市某区低交易价格女性性工作者实施全覆盖综合干预。项目在该市区两级政府、卫生局支持下依托区、乡镇、村三级卫生机构建立驽马工作站/特约性病服务网络。通过全员培训、集中培训、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巡回培训、工作人员与同伴教育者混合编组的互动式培训,在从未接触过大型项目的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普及项目技术;制定8项制度,13个基本表格,印发“驽马项目操作手册”规范、统一项目活动;通过制度管理、分片管理、质量管理、经费管理、与农村公共卫生现行条块结合的综合管理控制项目进度和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直接/间接效果,可能有长期效果。通过上述活动体会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村;项目活动与农村卫生改革结合对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可以优势互补;农村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是艾滋病项目的发展方向。需要迎接的挑战是农村参与项目的卫生技术人员的稳定问题。

  • 标签: 艾滋病防治工作 干预项目 农村基层 防保网 卫生技术人员 综合干预模式
  • 简介:目的研究不切断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法对Roux-en-Y滞留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普通健康幼猪14只,随机分为不切断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组(实验组)和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组(对照组).术后1周检测空肠袢平滑肌肌电.结果慢波频率:实验组8.4cpm,对照组6.1cpm;慢波振幅:实验组2.31mV,对照组0.66mV;峰电发生率:实验组11.7%,对照组7.4%;峰电振幅:实验组0.58mV,对照组0.31mV;实验组平滑肌肌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MMCⅢ相时程为6.9min,较对照组的4.2min明显延长(P<0.01),MMC周期实验组(43.3min)较对照组(56.2min)明显缩短(P<0.01).结论不切断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法可有效改善Roux-en-Y滞留综合征.

  • 标签: 不切断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 空肠袢 肌电活动 Roux-en-Y滞留综合征 预防 检测
  • 简介:x腰椎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既要求在视觉上与实际相似,又要求易于网格划分和数学求解。本文基于中国人体腰椎L4-5活动节段的系列二维截面CT图像,采用轮廓线的描述方式提取平面数据,通过将平面数据坐标进行三维化处理,获得腰椎节段的三维体数据,最后直接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自底向上的建模方式重建腰椎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L4-5腰椎间盘的生物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和数学求解能力。

  • 标签: CT图像 腰椎活动节断 三维可视化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进一步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IL-18的水平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38例SLE患者在活动期和治疗后稳定期及30例对照血清中IL-18的水平,观察IL-18与SLE疾病活动指数标准(SLEDAI)及其它疾病活动指标[血沉(ESR),抗双链-DNA(ds-DNA)抗体,补体C3和C4及总补体CH50]的相关性.结果(1)活动期和治疗后稳定期SLE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分别为(754.2±314.8)pg/ml,(311.5±256.7)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8.4±12.6)pg/ml];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2)在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分别与抗ds-DNA抗体滴度和SLEDAI评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均P<0.05).与ESR,C3,C4和CH50等其它实验室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而活动期SLEDAI评分分别与C3、CH50和抗ds-DNA抗体滴度呈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3)活动期和治疗后稳定期SLE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变化结果与SLEDAI评分变化结果呈现显著相关性(r=0.46,P<0.05).结论IL-18水平在SLE中升高,与SLE活动性呈现显著正相关,检测IL-18可以作为诊断SLE活动性的有效的指标之一.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18 细胞因子类
  • 简介:背景:目前尚不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限制活动能否减少早期脱位的发生率=我们的假设是脱位更容易发生在没有这些限制的患者中:方法:我们进行了随机、前瞻性研究,对采用前外侧人路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限制其活动,评估限制活动对脱位发生率的作用。在630例患者中,265例(303个髋)同意随机分人两组(“限制”组或“非限制”组)中的一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后6周内限制髋关节的活动,即屈曲<90°,内、外旋<45°、避免内收。限制组的患者接受指导,在术后的6周内还需遵守额外的髋关节限制措施,即从手术室搬运至病床时放置外展枕、在病床上持续使用外展枕、在住院期间、康复病房和家里使用高马桶和高椅子、避免侧睡、开车和乘车:所有的患者术后最短随访6个月。结果:本组有1例限制组患者发生脱位(发生率为0.33%),发生于患者从手术室搬运至病床的过程中,患者使用外展枕。我们发现非限制组的患者较快恢复侧睡(p<0.001),常乘车(p<0.026),常开车(p<0.001),更快恢复工作(p<0.001),对恢复速度的满意程度更高(p<0.001):限制组的患者每人约额外支出655美元。结论:采用前外侧人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似乎有较低的脱位发生率:在我们医院里,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减少一些活动限制并不增加脱位的发生率,但它可降低费用,且患者在术后早期能更快恢复日常活动,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Ⅰ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前瞻性研究 早期脱位 患者 随机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发生率
  • 简介:急性脑卒中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约有7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严重下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高氧液治疗能使脑组织氧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脑组织缺氧,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本文着重探讨高氧液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ADL的影响。

  • 标签: 脑卒中 急性 高氧液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去甲肾上腺素调制大鼠大脑皮层躯体感觉I区神经元诱发电活动中的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刺激和记录技术,微电泳注射方法,以及对大脑皮层躯体感觉I区隐神经诱发的单位放电过程作标准化互协方差函数处理,观察微电泳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心得安和心得宁(又拮抗β1受体)前和微电泳过程中放电过程的变化。结果:(1)当大剂量(80nA)去甲肾上腺素使皮层感觉I区隐神经诱发的单位放电的积分值加大(P<0.001),对其产生易化效应时,微电泳心得安和心得宁都能阻断这种易化作用,使皮层感觉I区隐神经诱发的单位放电积分值不发生变化(与对照比较,P>0.05),两者的拮抗效应相同;(2)当小剂量(20nA)去甲肾上腺素使皮层感觉I区隐神经诱发的单位放电的积分值减小(P<0.001),对其产生抑制效应时,微电泳心得安和心得宁都只能部分阻断这种效应,使积分值朝着恢复到微电泳前水平的方向变化,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对鼠大脑皮层躯体感觉I区神经元诱发电活动的易化作用是通过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来介导的,而抑制诱恨放电的作用可能也与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 标签: 大鼠 去甲肾上腺素 躯体感觉皮层 神经元电活动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作用机制
  • 简介:背景:低接触应力旋转平台(活动衬垫式)和InsallBurstein-Ⅱ型(固定衬垫式)全膝人工关节假体各自独立的长期稳定性已有报道,但我们尚未见有关这两种假体的中长期随访及对比性研究。方法:对32例双侧膝关节畸形和术前活动范围均相似的膝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前瞻性评估,患者同意一侧膝关节行活动衬垫全膝关节置换,另一侧膝关节行固定衬垫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6年,使患者、医生和观测者的相关干扰降至最小,对两种假体进行对比分析,项目包括临床和X线片结果、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骨关节炎患者的功能评分和活动范围好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然而,对患者在膝关节协会评分、屈曲范围、主观表现或髌股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评估,没有发现活动衬垫式假体比固定衬垫式假体更好。X线片显示两者在假体排列上没有差异。两例使用活动衬垫式假体的膝关节需要再次手术,其中1例因衬垫脱位而需要早期翻修,另1例因深部感染而进行关节融合。结论:我们发现中期随访患者的临床表现显示,活动衬垫式全膝关节置换术并不比固定衬垫式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更多的优点。活动衬垫式假体发生假体脱位和半脱位的危险性应给予重视,在发生脱位后要早期进行翻修。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比性研究 术后随访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垫式 人工关节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