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的优势。方法:纳入52例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n=26,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对比肺功能指标,观察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对比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概率,参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经鼻高流量氧疗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并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概率。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应用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COPD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2023年1月~2023年8月)研究,总例数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予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个性化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①血气指标:观察组较对照组,拔管6h、12hPaO2、PaCO2明显改善;②症状改善用时:观察组较对照组,咳嗽、憋喘等症状改善用时更短(P<0.05)。结论:COPD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可缓解症状,纠正氧合指数,增强肺通气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慢阻肺 个性化护理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在本院通过经鼻高流量吸氧进行呼吸衰竭治疗的70例患者,使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研究组35例。在对照组中开展常规护理,在研究组中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结果:比较干预前两组的四项动脉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其余指标则是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其低血氧问题。

  • 标签: 综合护理 经鼻高流量吸氧 呼吸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在重症监护病房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22年5月-2023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2例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拔除气管插管后仍处于低氧状态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无创吸氧,观察组41例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包括心率、血气、N端前脑钠肽(NT⁃proBNP)、 LVEF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7%,对照组为73.17%,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6小时和12小时,观察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对照组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12,24小时观察组氧分压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脑利钠肽(BNP)降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吸入高流量氧气疗法能有效地改善重症监护病房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改善肺通气与换气功能,改善血气指标,减轻心脏负担,对于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 ICU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 简介:<正>目的:在美国对于肾癌的报道越来越多,但是对肾癌的整体发病率的研究无法观察出其是否有年龄特异性。本文笔者研究肾癌发病率在不同年龄之间是否有差别。材料和方法:笔者共选取了从1975年到2006年间在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EndResults)癌症登记处登记的63843例肾癌病例,并以年龄分组对每年的肾癌发病率进行计算和分层分析。用泊松回归对肾癌发病率的年龄特异性趋势进行评估。结果:从1975到2006年,成人肾癌的校正整体发病率从0.074‰增加到0.176‰,共增长了

  • 标签: 发病率 肾癌 特异性 泊松回归 癌症登记 年龄分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对其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70例,抽取时间段介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接受常规护理,观察在此基础上加入肢体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较高,家属满意度亦较高,差异均显著(P

  • 标签: 依从性 护理方式 肢体语言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增加、代谢异常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问题,尤其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没有明确的机制。本课题组通过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就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遗传、炎症因子、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导致体质量增加的部分可能机制进行论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体质量增加 机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比观察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 144 例, 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 72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性结合 鼻导管供氧治疗 ,给予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观察两组 15min、 60min、 120min监护仪数据。比较两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 15min、 60min、 120min的 SpO2低于观察组,治疗后 RR、 HR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后 Brog评分、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指导,早应用早治疗

  • 标签: [ ] 经鼻高流量氧疗 常规综合性治疗 鼻导管供氧 指标变化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HFNCO)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需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RF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后随机序贯采用高流量氧疗(35例)和无创机械通气(NIV)(35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拔管前后呼吸循环指标、谵妄和误吸的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及28d病死率等结果。结果试验组拔管后12h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误吸、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再插管率上无差异;试验组在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28d死亡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RF患者拔管后应用HFNCO和NIV均可提供较好的氧疗支持;与NIV相比,HFNCO能够降低患者谵妄级误吸发生率,提高治疗舒适程度,减少ICU停留时间。

  • 标签: 急性呼吸衰竭 序贯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研究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尖端位置和流量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带涤纶套双腔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TCC)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5例.根据X线检查观察导管远端尖端对应椎体的位置进行分组,以第3腰椎(thirdlumbarvertebrae,L3)为中心分为A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下缘以下),B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位置),C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上缘以上).记录首次使用TCC血液透析1h内导管动静脉端实际泵流量(ml/min),比较各组间流量.结果克鲁斯卡尔沃利斯K-W检验,χ^2=11.5,Df=2,P=0.003(P<0.05).3组间血流量是不同的,A组平均血流量235.3±25.5ml/min,B组平均血流量249.5±18.1ml/min,C组平均血流量234.7±26.8ml/min.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P(A组/B组)0.013,P(B组/C组)0.001,P(C组/A组)0.722,其中P(B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股静脉置入TCC流量与导管远端尖端位置有关,导管尖端在腰椎L3位置血流量最佳.腰椎L3水平可能是导管尖端在下腔静脉的最佳位置.各组导管尖端位置流量不同可能与下腔静脉解剖结构有关.

  • 标签: 股静脉 隧道式带涤纶套导管 尖端位置 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在ICU患者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所收治病患142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71例病患。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路径,常规组则为基础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气道湿化指标、耐受性指标及舒适度指标的评分、护理干预效果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经鼻导管加温湿化高流量吸氧治疗的ICU病患,实施护理干预路径,能改善病患气道湿化指标、耐受性指标及舒适度指标,提升护理干预效果,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 标签: 鼻导管 高流量 加温湿化 吸氧 ICU 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比观察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 144 例, 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 72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性结合 鼻导管供氧治疗 ,给予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观察两组 15min、 60min、 120min监护仪数据。比较两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 15min、 60min、 120min的 SpO2低于观察组,治疗后 RR、 HR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后 Brog评分、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指导,早应用早治疗

  • 标签: [ ] 经鼻高流量氧疗 常规综合性治疗 鼻导管供氧 指标变化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需进行腹腔镜患者采用低流量七氟醚进行麻醉的疗效。方法对该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期间接收的100例需行腹腔镜术的患者进行研究,依照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为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低流量七氟醚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对患者进行麻醉,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疗效。结果通过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对两组患者麻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在拔管时间、止痛时间以及清醒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低流量七氟醚对需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具有较好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低流量七氟醚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不同按压手法及氧流量下的新生儿自动充气式气囊氧浓度,旨在探索在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氧浓度的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少氧损伤。方法⑴研究对象新生儿自动充气式气囊(280mL)1个,实验前去除储气囊。⑵分组和气囊按压手法4种气囊按压手法分别为1指法拇指对食指,2指法拇指对食指和中指,3指法拇指对食指、中指和无名指,4指法拇指对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据所提供的氧流量(FiO2)不同分为A组(5L/min)、B组(4L/min)、C组(3L/min)、D组(2L/min)和E组(1L/min)共5组,每组分别以60次/分和40次/分的频率(分别表示为R60bpm和R40bpm)进行气囊按压并再分为2个小组,即A1组(FiO25L/min,R60bpm)、A2组(FiO25L/min,R40bpm)、B1组(FiO24L/min,R60bpm)、B2组(FiO24L/min,R40bpm)、C1组(FiO23L/min,R60bpm)、C2组(FiO23L/min,R40bpm)、D1组(FiO22L/min,R60bpm)、D2组(FiO22L/min,R40bpm)、E1组(FiO21L/min,R60bpm)和E2组(FiO21L/min,R40bpm)。每个小组均分别用1指法、2指法、3指法和4指法进行气囊按压,每种手法测定8次氧浓度。⑶氧浓度测定测定方法制造一个有活瓣效应的容器,使用OxytrueOA氧浓度检测仪测定其稳定状态下的氧浓度。结果氧浓度A1、A2、B1、B2、C1、C2、D1、D2、E1和E2组的氧浓度(%)均值分别为49.77、54.25、47.55、51.33、42.68、48.35、36.20、38.41、28.80和31.94,范围56.39~28.50%,其中一指法输出的氧浓度为56.39-29.15%。结论⑴去除储气囊的自动充气式气囊一指法,在氧流量1-5L/min范围内输出的氧浓度为29.15~56.39%,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复苏时的参考依据之一。⑵在相同氧流量下输出氧浓度与按压频率和按压手指数成负相关。

  • 标签: 自动充气式球囊 氧浓度 氧流量
  • 简介: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和血管内栓塞技术的发展,虽然一些难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得到满意的治疗,但仍有一些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采用单纯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的方法难以治疗。主要有巨大动脉瘤、脑动脉主干的梭形或巨肠形动脉瘤、海绵窦内动脉瘤、动脉瘤内有大量血栓、瘤壁伴有钙化、粥样硬化斑块、夹层动脉瘤、动脉主干为动脉瘤颈和动脉瘤囊壁等。

  • 标签: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 治疗 搭桥术 高流量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海绵窦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CASH镇静干预的高流量吸氧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倾向性评分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eCASH镇静干预的高流量吸氧护理;比较两组镇静效果(包括镇静达标率、镇静达标时间和停药后清醒时间)、治疗指标改善(包括转机械通气治疗、ICU住院时间和转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1周,研究组镇静效果、治疗指标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eCASH镇静干预的高流量吸氧护理,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降低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从而缩短ICU住院时间。

  • 标签: ICU 呼吸衰竭 eCASH镇静 高流量吸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用于气管插管拔管后的价值。方法:2019年5月-2021年4月本科接诊气管插管病患86例,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拔管后采取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行文丘里面罩吸氧治疗。对比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针对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试验组拔管后8h和24h都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VAS与DRS评分,试验组分别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n=50)与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干预实验组(n=50),对比治疗效果、Borg评分(采用Borg疲劳量表评价)与舒适度评分(采用视觉类比呼吸困难评分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I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干预的效果优于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能够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急性Ⅰ型呼吸衰竭 血气指标 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