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的质量是通过质量标准中的检验方法及限度来控制,根据生产工艺,药品本身性质以及稳定性等来制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每一检测项目与限度、试验方法均应被验证。在生产工艺正常的情况下,质量标准能控制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但一旦生产工艺改变或因其他原因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有害物质增加时,原工艺条件下制定的质量标准就不能控制其质量。不能把质量标准作为唯一的控制药品质量的依据,应视不同情况予以分析。本文找出了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为今后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科学决策手段。

  • 标签: 抗生素 生产过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将空气通过过滤、送风系统进行净化后输送到防护服内,使防护服内部形成正压微环境,可阻止有害微生物进入内部。医用正压防护服中高效空气过滤器对0.3um气溶胶和模拟病毒过滤效率均高达95%。动态模拟行走作业试验显示,送风量为125—185L/min时,能满足健康人较重工作负荷时的生理需求。临床试验表明,该产品可对传染病区内的医护人员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 标签: 正压 医用防护装备 送风过滤
  • 简介:摘要:为助推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实做好动物检疫工作,通过有效的动物检疫,及时发现有害的动物制品,避免有害动物制品在市场中流通。另外还应该认真总结当前动物检疫工作所面临的几点问题,并从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角度入手,规范动物检疫行为,构建完善的动物检疫工作措施和工作制度,确保检疫工作能向纵深化方向推进。

  • 标签: 动物检疫 畜产品 质量安全 作用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干细胞治疗产品实行“双轨制”监管,即,作为医疗技术向国家卫健委申报医疗机构/项目备案,作为药品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注册。本文将综述两种管理模式下干细胞治疗产品如何进行注册与备案。

  • 标签: 干细胞治疗产品 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 双轨制 备案 注册
  • 简介:摘要:目前跨境物流行业正与时俱进地创新技术,以便于推动物流产业链加快转型。本文以区块链技术在跨境物流中的应用优势为题,以上海国际药品交易中心为例,对药品订单信息管理、医药产品进口效率、医药产品进口凭证、药品进出境通关进行分析,以期为药品能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势在跨境物流中高效运输提供参考。

  • 标签: 医药产品 跨境物流 区块链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不断丰富,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享受电子类相关产品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使用不当也会受到严重危害,电子产品都有或大或小的蓝光辐射。通过每年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和医院眼科医生对我市十所中小学视力筛查,发现中学生近视发生率逐年升高,有的班级佩戴近视眼镜的同学达到80%以上。因此预防中学生近视成为中学教育开展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普及好学生科学用眼,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有效预防中学生近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 标签: 中学生 电子产品 预防近视
  • 简介:摘要: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农产品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要重视农产品的管理,做好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农产品检验检测管理中,出现了信息科技,信息科技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关系密切,要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提升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需要信息科技的支持,因此,分析农产品检验检测管理中的信息科技符合农产品研究发展趋势。

  • 标签: 信息科技 农产品 检验检测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特点,在进行相关医疗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指数,为医护人员保护患者自然腔道提供保障。对此,本文将结合可视导尿管、可视肛肠镜、可视窥阴镜、可视防护喉镜的配套耗材、可视胃镜和配套耗材、可视穿刺器这六个可视医疗器械系列产品进行讨论,并从完善可视医疗器械应急方案、加快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广泛应用可视医疗器械等多个方面入手,分析推进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 标签: 产业化 可视医疗器械 产品研发 可视肛肠镜 可视穿刺器
  • 简介: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由于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竞争,因此,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在产品质检方面此项工作已成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质检部门在保证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基础上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保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这是一种高科技的工作需要在对顾客负责任的情况下采用科学的测试手段,维护市场的良性竞争。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优化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黄芩苷的提取率为指标,优选黄芩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黄芩中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4倍量的沸水煎煮2次,1h/次,提取液调pH值1~2,80℃保温1小时,弃上清液,沉淀过滤,80℃干燥,粉碎即得。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时间周期短,适用于生产。

  • 标签: 黄芩 黄芩苷 提取 纯化
  • 简介:摘要: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化工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工产品通常是在高压高温的状态之下生产出来的,因此特殊性也使得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若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忽视安全管控,就会容易出现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这就要求化工企业需要将安全管控工作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进行详细探究。

  • 标签: 化工 安全管理 事故 应急管理
  • 简介:摘要:在化工制药过程中,由于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通常会产生一些化学成分复杂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在燃烧后往往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危害的气体,如SO2、HCl等。这些有危害的物质会严重污染环境。因而,制药厂的废渣务必妥善处置,以避免环境污染问题。要提高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效率,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对这些有毒气体的处理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化学和药物残留物焚烧和氯气排放的具体过程,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化学和药物残留物焚烧过程中氯气固定效果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化工制药 残渣燃烧 固氯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化工原料药生产中,由于生产工艺、危险物料等因素,会导致现场有较多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针对项目进行专门的安全设计。本文总结化工原料药生产中的常见安全问题,然后分析如何进行安全设计,帮助企业使用有关措施控制现场安全风险,确保原料药安全平稳生产。

  • 标签: 化工原料药 项目安全设计 要点分析
  • 简介:第五届国际内镜疝学会学术会议于2011年10月13-15日在苏州召开。来自国外9个国家的著名内镜疝专家30余人以及国内著名专家及代表约50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国内外专家、媒体的高度赞扬。

  • 标签: 会议报道 内镜 学术 学会 国际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JCI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6降低患者因跌倒/坠床的风险,采取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住院患者因跌倒/坠床所发生的伤害,减少发生率。方法引进JCI国际标准对医院进行管理,采用根本原因分析(RCA)和(5W)的方法,确定导致患者跌倒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结果预防工作是最有效的措施,病人的疾病原因、健康宣教程度、家属陪护能力以及不安全的环境是造成患者跌倒的重点要关注的原因。结论完善医院相关制度健康教育制度、患者跌倒评估制度、医疗/护理交接班制度、患者交接管理制度、高风险病人管理制度、医技检查预约制度等,加强医务人员健康教育、评估着手、进行培训;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落实,改善住院患者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的持续改进,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 标签: JCI 跌倒/坠床 根本原因分析(RCA) 防范措施
  • 简介:本刊讯:《检验医学与临床》在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两种国际数据库收录之后,于2010年又被以下两种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1)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aturalScience)],

  • 标签: 数据库 国际 《化学文摘》 再次 自然科学 检验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某新材料公司产品研发部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及防护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与检测的方法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 本次检测涉及 5个主要岗位, 7个工艺过程,其中防护设施正常开启,并配发相关个人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结果均符合职业病危害因素限值要求。结论 该新材料公司产品研发部通过加装防护设施能有效降低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风险。

  • 标签: 新材料 职业危害 四氢呋喃 乙酸乙酯
  • 简介:取向硅钢作为电力变压器的关键核心材料,其磁性能水平直接影响变压器铁心的体积、损耗、噪声及安全裕度。检测了国内外4家磁畴细化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厂家同等规格27QG90牌号产品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国内产品的磁感B。低于国外产品0.01~0.02T,铁损P1.7/50高于后者0.02~0.04W/kg。采用磁畴观测、XRD及EBSD技术从磁畴结构、宏观织构及微观取向三方面分析了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同等规格进口硅钢片中180°磁畴宽度窄,排列更加有序;国外产品中织构组分更单一,高斯取向密度更大,国内成品板中存在一定强度的对磁性能不利的{110}〈112〉黄铜织构;对于直接决定取向硅钢磁感高低的高斯晶粒取向度,国内产品低于进口材料1%~3%。

  • 标签: 电力变压器 取向硅钢 磁性能 产品差异
  • 简介:2000年第一台PET/CT在美国诞生,从2001年6月商品化的PET/CT应用于临床以来,PET/CT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NBC新闻报道说PET/CT的诞生使人类向对抗疾病迈出革命性的一步.瑞典Zurich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PET/CT较PET的诊断准确率提高20%.Lason教授(全球最早使用PET/CT)认为PET/CT对头颈部肿瘤诊断、肺癌分期和诊断、肠癌、前列腺癌和其他盆腔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很大帮助.PET/CT已成为癌症早期诊断和恶性肿瘤准确分期的重要手段[1,2].

  • 标签: PET/CT技术 技术参数 肿瘤诊断 分肿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