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指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营养不良的患儿,共52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和治疗营养不良患儿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健康教育、保健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干预效果的显著提高,规范患儿家属的行为,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小儿营养不良 健康教育 保健方法 指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CAPD患者每日居家透析过程中遇到的健康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延续护理(TransitionalNursing)对CAPD患者的居家治疗进行专业的随访和指导,是其提高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率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选取我科诊治的CA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延续护理对居家CAPD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结论早期延续护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改变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腹膜透析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与保健方法指导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106例营养不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指导,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与保健方法指导。结果观察组患儿规范行为评分、家长健康知识评分、患儿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营养合格率为94.34%,对照组为79.25%(P<0.05)。结论在营养不良患儿中开展健康教育与保健方法指导方法,可提高家长营养与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患儿行为,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 标签: 小儿营养不良 健康教育 保健指导
  • 简介:摘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是由于膳食中摄入的铁不足引起。婴幼儿膳食中,人乳和牛乳的铁含量均较低,不能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体内储存的铁耗竭后即发生缺铁。本文笔者回顾性调查了2013—2015年的141例IDA患儿情况,并就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评估、分类,治疗、管理及预防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

  • 标签: 婴幼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选取对比我区自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137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产妇,并作回顾性分析,研究孕期营养、心理状态和产后抑郁症倾向的关联性。方法将我区137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区同期137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相关诱素,然后对诱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1.孕期营养和孕期心理状态会是出现产后抑郁症很主要的诱因,关注孕期营养保健和心理保健,减少孕产后抑郁,势在必行。2.诱发产后抑郁的独立高危因素主要有孕期增重>20kg,超重与肥胖(BMi>23),产前焦虑(sas>0)以及产前抑郁(sds>50)。结论孕期营养和孕期心理状态对产后抑郁症的出现起着明显的作用,家庭、社会、医疗保健机构等要高度关注孕期营养保健和心理保健,减少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病发。

  • 标签: 孕期营养 心理状态 产后抑郁症倾向 诱因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的加快,面对生活、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逐渐的增多。焦虑、抑郁是心理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抑郁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了更好的对抑郁与生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我们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对抑郁和大鼠心室肌电生理学特性相关性进行进行研究。

  • 标签: 抑郁 生理学 心室肌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胃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常规组患者开展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肠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和重要的作用,值得不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胃癌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肠胃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后的成效,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由社区护士进行为期1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评估调查问卷得分及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调查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理生化指标两组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门诊开展糖尿病患者营养健康教育方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护士 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用营养支持技术来分析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讨论营养支持技术合理实施的方法。方法对100例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进行综合的分析及观察,将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营养支持的为1组,为观察组,没有实施营养支持的为2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状况和并发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组中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数量有所提高,观察组中营养状况良好的病人有37例,比例为74%,营养不良的有8例,比例为16%,营养低下有5例比例为10%。对照组中,营养状况良好的有33例,比例为66%,营养不良的有10例比例为20%,营养低下有7例,比例为14%。1组观察组发生的死亡率与2组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ICU重症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规程中,加入营养支持疗法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并且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可以说,这是值得医院推广的。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营养支持 应用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益生菌肠内肠外营养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1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肠内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生菌肠内肠外营养治疗,进行两组患者肠内肠外菌群变化、感染率、腹痛消失时间、住院之间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总数比治疗前高,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肠外营养治疗能够对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进行有效调节,并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损伤,为肠屏障功能提供保护。

  • 标签: 肠道营养 胰腺炎 益生菌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内科对新生儿营养不良的护理方法,改善新生儿营养不良的整体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4月来我院小儿内科就诊的90例营养不良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护理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常规的护理方式,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结果在对小儿内科的新生儿实行一定阶段的护理后,其中,护理组小儿的营养不良得到明显的改善,护理组治愈44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到97.8%,对照组治愈34例,无效12例,治愈率达到75.6%。护理组患儿的营养不良得到明显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营养不良的新生儿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得到明显的护理效果,结果显著,表明了合适的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新生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 标签: 小儿内科 新生儿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早在1902年的时候,英国科学家Buyliss在动物的胃肠道中就首先发现了活性肽片段。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通过不断地研究实践,已分离出超出百种的体内多肽。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化学检测手段的广泛应用,学界对多肽的营养和功能有了新发现多肽不仅与蛋白质一样涵盖了全部的氨基酸种类,又具备蛋白质所缺乏的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作用1。多肽的调控作用涉及人体生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如体液循环,物质代谢,体内环境,生长生殖活动等等。但在国内,目前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疾病只有用药物和手术治疗才有可能解决,小分子肽可以治病、可以修复细胞的功能很少被认知。科学研究证明,作为人,用来维持生命的主要物质除了空气和水以外就是食物,也就是说,食物里面的营养给予了人的生命。由此可见,营养是生命的源泉,从人的胚胎形成的一瞬间到人的生命结束,营养无时无刻不滋养着人的生命,这就是“营养与生命”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肽和空气与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人的每个细胞都离不开肽的指挥和调控。肽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和营养元素,生命、健康都离不开肽。世界顶极科学家尤.格林(美国)博士对肽的评价是;几乎影响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可用于治疗任何疾病,无药可与其相比。为此,本人通过大量的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并对小分子肽的营养和治疗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诚望能够对广大的营养、医疗同仁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小分子肽 营养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SAP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31例和观察组患者30例。对照组仅给予肠外营养(PN)治疗,而观察组则采取PN联合肠内营养(EN)给予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第1~3天的BMI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第5天开始,观察组BMI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总住院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AP患者给予PN联合EN的营养支持措施,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用PN的营养支持方案。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营养支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病、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对像,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肺结核组,糖尿病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3组患者的营养指标BMI、HB、ALB进行对比观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与肺结核组、糖尿病组在BMI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与肺结核组、糖尿病组在HB与ALB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与糖尿病组、肺结核组仅在HB和ALB上营养不良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的营养状况更差。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营养状况明显较糖尿病患者更差,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加强饮食指导,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 标签: 肺结核 糖尿病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干预与护理。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并给予围手术期营养干预与康复护理,观察治疗的疗效。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在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维持平稳,住院时间6d~12d,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疗效评定达优者37例、良1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0%。患者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干预前为(5.3±1.1)分,干预后为(2.7±1.4)分,干预前后差异明显(t=11.3115,P<0.01)。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若在围手术期给予良好的营养干预与康复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营养干预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重症加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每组各为45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对入住ICU48h内的研究对象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营养方式后的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糖(mmol/L)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采取营养支持治疗后,肠内营养组的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有升高,且各项值均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血糖下降值优于肠外营养组血糖下降值(P<0.05),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腹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肠内营养组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采用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于ICU重症患者来说,能够改善患者身体营养状况,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且能够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进行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有3500例,抽取200例纳入本研究,将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性的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营养支持及护理基础上加以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结果结果数据比较,在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长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可以对其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措施,可以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胃肠外科手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期营养护理对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间孕妇2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32例,实验组实施孕期营养护理,对照组未实施孕期营养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孕妇各妊娠并发症(羊水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孕期进行营养护理,能够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孕期营养护理 孕妇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孕妇孕期个性饮食指导和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本次调查研究主要将我院妇产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孕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通过入院前病情确诊,排除相关禁忌症,同时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产妇选择传统的护理干预方法,而观察组产妇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个性饮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妊娠完成后统计各组产妇的低体重儿、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人数,计算发病率,并且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无论在低体重儿、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及患儿的人数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采用个性饮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孕妇孕期的体质及免疫力,从而有效避免新生儿出现低体重、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等问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孕妇孕期 个性饮食指导 营养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急腹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并发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继发肠源性感染;并常伴随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响预后,因此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有关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在改善患者的病情及愈后、降低其感染率、并发症、死亡率等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 标签: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