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治疗效果,确定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2010年08月01日到2012年12月01日收治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患者,分别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单独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的总有效率为(91.11%),干扰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抗病毒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环醇片结合水蓟宾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诊治的6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门诊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用双环醇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水蓟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病人血清中AST、ALT、TC、GGT、TBIL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环醇片结合水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双环醇片 水飞蓟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水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门诊就诊的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每组各25例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水蓟宾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水蓟宾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和B超影像学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B超影像学的复常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水蓟宾治疗相较于单独水蓟宾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以及B超影像学的复常率,从而帮助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使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水飞蓟宾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血脂 B超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甲茸骨通痹胶囊中四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4060)(用三乙胺调节pH至3.1)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吡罗昔康、萘普生、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在0.5~25µg范围内与其相应峰面积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满足要求。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本品认定和活性成分测定控制方法。

  • 标签: HPLC 吡罗昔康 萘普生 双氯芬酸钠 吲哚美辛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0例,所有患儿均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应用头孢硫脒治疗,实验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对比两组免疫功能、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0%(P<0.05)。治疗前两组IgG、mIL-2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gG、mIL-2R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6.7%,与常规组的1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提升患儿免疫功能,改善其预后,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万古霉素 免疫功能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胆囊结石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恢复比对照组要快,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的患者,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手术时间等,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微创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G-3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当利肝宁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DSG-3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及当利肝宁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当利肝宁胶囊口服。共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肝功能、血脂及肝脏彩超影像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症状、肝功能、血脂、肝脏彩超影像学等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SG-3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当利肝宁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病治疗仪 当飞利肝宁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联合水蓟宾(silibinin,SL)胶囊(水林佳)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免疫系统中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和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探讨ETV和SL治疗CHB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18例ETV联合SL治疗有效的CHB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后取外周血单核细胞DC进行体外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DC表面分子及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取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用ETV联合SL治疗的CHB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24周时DC表面分子CD1a、CD40、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4+/CD8+比值显著提高(P<0.05),但CD3+、CD8+细胞未见明显改变,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ETV联合SL治疗后CHB患者免疫增强,可能通过调节DC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而参与免疫应答,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水飞蓟宾 恩替卡韦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成年居民基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再根据门牌号随机抽取100户。调查员采用广州市卫生局统一编制的社区居民卫生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对成年人基本健康知识调查题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将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居民能掌握15题健康知识中的9题以上者占81.09%,患糖尿病(OR=O.321,95%CI0.108-0.947)、调查前2周内有家庭成员觉得身体不适或患有急/慢性疾病(OR=0.611,95%CI0.410-0.911)、文化程度高(OR=1.262,95%CI1.123-1.419)、经常主动获取保健知识(OR=0.503,95%CI0.410-0.617)、听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知识讲座(OR=0.484,95%CI0.275-0.851)等因素是成年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有利因素。结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讲座及创造条件提供健康普及知识可提高居民基本健康知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