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HD住院者不同胰岛素(INS)抵抗水平下多种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我院CHD住院者166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将分成四组。A组HOMA-IR≤1.53(n=36);B组1.53<HOMA-IR≤3.46(n=30);C组3.46<HOMA-IR≤5.13(n=36);D组HOMA-IR≥5.14(n=64)。运用稳定模型评估不同INS抵抗水平对CHD多种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结果C、D组腰围、FBG、2hPBG、LDL-C均高于A、B组;D组INS均高于A、B组,B、C组INS、LDL-C均高于A组;D组体质量、TC高于A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多因素分析可知,BMI、WHR、FBG、INS、TC、HDL-C均是HOMA-IR的影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腰围、FBG、2hPBG、INS、TC、HDL-C的上升均为CHD合并INS抵抗住院患者的分布特点

  • 标签: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危险因素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在食品检验中,砷被认定为有害元素。其砷含量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用于检验结果是否合格的判定。食品中对总砷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砷斑法、银盐法等。本研究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HG-AAS)测定食品中的总砷含量,对测定条件及干扰情况等相关特点展开分析讨论。测定结果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4%~5.65%,加标的回收率为94.6%~102.6%。研究表明该方法测定食品总砷含量具有操作方法简单、高灵敏度、高精密度等优点,适合在食品测定操作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氢化物 原子吸收光谱法 总砷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92例,分析其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46例患者。结果观察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出院时的社会能力、个人整洁、社会兴趣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迟钝、抑郁、精神状况、激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著高于对照组,(95.65%)>(71.74%),(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7.83%)>(78.26%),(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促进病情的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护理 心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波动特点及心脏结构功能。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心内科收治的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单纯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匹配(如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血脂、血糖、肌酐、尿素)。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比较两组的血压波动差异。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结果在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情况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h动态血压中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昼夜平均血压、昼夜脉压(PP)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昼夜勺型/本组患者数比例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纯高血压组心脏结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壁厚度、心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昼夜平均血压、脉压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昼夜勺型/本组患者数比例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壁厚度、心左室末舒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射血分数下降。提示合并冠心病组的血压控制不佳及波动加大,出现了左室顺应性的下降及功能改变。所以,通过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的变化和心脏彩超的变化可以对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风险进行预测和及时干预治疗。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左室肥厚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胃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共100例,病例选取的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予肝胃百合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映情况以及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胃百合汤在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合证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且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肝胃百合汤 胃溃疡 肝胃不合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40例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将240例患者按照年龄分为3组。将三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指标、分子分型进行比对。结果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指标均与中年组和老年组进行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三组乳腺癌患者之间对比分子分型差异较大(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乳腺癌患者之间对比各项指标(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指标以及Her2、基底样型两项分子分型)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具有差异性。

  • 标签: 乳腺癌 不同年龄段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急性加重伴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影响该病的主要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AECOPD伴PE患者20例纳入实验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ECOPD患者20例纳入参照组,应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在本次的研究之中,在AECOPD伴PE患者的分析之中,冠心病、晕厥、高血压、PaCO2升高成为了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在两组患者体征、临床症状分析之中,两组患者的症状差异并不明显,组别对比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eneva量表评分、血浆D-二聚体以及肺动脉压分析中,实验组和参照组出现了明显的增高特征,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AECOPD伴PE高危因素分析之中,冠心病、晕厥、高血压、PaCO2升高成为主要因素,需要采取相对应的应对措施。

  • 标签: 肺栓塞 AECOPD 临床特点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以及主要致病菌感染特点。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脓液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就患者年龄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脓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感知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克雷伯杆菌查出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肛周脓肿患者临床特征多样,且对克雷伯杆菌属有较高查出率。

  • 标签: 糖尿病 肛周脓肿 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回归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单纯冠心病6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比较两组患者冠脉造影及治疗方式。结果两组患者病变支数、冠脉病变血管分布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选择PCI对照组(P<0.05),选择药物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脉病变支数较多,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临床主要应用药物治疗。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1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支气管扩张分为慢阻肺组(n=99)、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22),分析临床特点以及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CAT评分及上一年平均急性加重次数明显高于慢阻肺组(P<0.05);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稳定期日常咳黄脓痰比例及抗菌药物治疗比例明显高于慢阻肺组(P<0.05)。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FEV1%pred、FEV1/FVC较慢阻肺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具有易出现细菌感染及反复加重的特点,肺功能下降明显,并呈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黄脓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肌骨超声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肌肉骨骼超声对40例RA患者膝关节滑膜增厚程度、骨侵蚀的改变、关节髌上囊积液量及血流信号对比观察,并结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其中RRA20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中滑膜增厚程度、骨侵蚀的改变、关节髌上囊积液量较RA患者程度更重,抗CCP抗体浓度较RA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血流信号分级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显示,RRA患者与RA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超声检查对于RRA的诊断和愈后有较大的价值。可以有效的指导确定治疗方案,有效的控制病情。

  • 标签: RRA RA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特点。方法我们对2016年8月-2017年5月近10个月在本院新生儿科收治黄疸的新生儿280例,患儿入院后立即采集静脉血,采用荧光斑点法对其进行G6PD筛查1,同时进行随访,另计算G6PD缺乏与黄疸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80例黄疸患儿中有32例为G6PD缺乏,其中男性G6PD平均水平为(423±36),明显低于女性患儿(P<0.5)。而男性患儿胆红素平均水平(386±35.2)umol/L,明显高于女性患儿(P>0.05),患儿体内G6PD降低水平与胆红素升高水平呈直线相关(r=0.91)。结论掌握G6PD缺乏的新生儿黄疸的特点对于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G6PD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nti-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11例2016—2017年间,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成人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病程特点、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6例病前有前驱期症状,5例无前驱期症状;10例患者脑电图异常,4例患者出现头MRI异常。其中1例患者住院期间因癫痫持续状态转入ICU治疗,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余10例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可表现为迅速进展的精神异常和癫痫,其中有前驱期症状的患者可能有着更高的MRI阳性率,早期免疫抑制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MRI 脑电图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3~6周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特点,并分析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在成都普瑞眼科医院就诊的768例3~6周岁屈光度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的相关检查资料,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发病特点,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组屈光度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屈光状态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63,P<0.001)。散光性弱视和近视性弱视均集中在4~6岁年龄段儿童,而远视性弱视则集中在3~4岁低年龄段患儿;随年龄的增长,近视性弱视患儿的比例逐渐增加,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比例逐渐降低,散光性弱视患儿的比例则相对保持稳定。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程度以轻、中度弱视最为多见,分别占36.5%(280/768)和46.8%(367/768),重度弱视最少占15.8%(121/768)。轻度弱视患儿中,5~6岁年龄组占比最多48.1%;中度弱视患儿中,4~5岁患儿最多(57.4%)、其次为3~4岁患儿(46.5%);重度弱视患儿中,各年组患儿构成比例比较稳定。结论弱视是学龄前儿童时期一种视觉发育性常见眼科疾病,应当重视学龄前儿童弱视的早期视力筛查,力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学龄前儿童弱视的发生率。

  • 标签: 屈光度不正 弱视 学龄前儿童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就危重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对其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月期间我院PICU住院病共1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为发现腹胀及肠鸣减弱治疗的病例,共108例,B组为发现消化道先出血开始治疗的病例,共7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防治应激性溃疡,保护胃肠黏膜,改善肠道微循环等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部分或全部措施。结果通过比较,A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恶化率明显低于B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胃肠功能障碍的患儿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十分的重要。

  • 标签: 胃肠功能障碍 儿童 早期发现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将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分组研究,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治疗后炎性因子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指标差异对比A组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水平相比B组明显更低(P<0.05);(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相比B组69.44%明显更高(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冠心病心力衰竭 曲美他嗪 美托洛尔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按照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与其他免疫抑制协同治疗的具体效果展开摸索。方法五年间(2012—2017年)大量患者来我院治疗重症肌无力疾病,抽取其中100例患者,患者在我院均接受短程大剂量GCS冲击联合其他免疫制剂治疗,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并统计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的患者数量以及不适反应的类型。结果经3月治疗后,本组患者相比治疗前得到有效恢复,P<0.05,且治疗过程中仅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短程大剂量GCS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病情,整个治疗过程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