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定性研究是对事物外延、内涵和性质的一种界定,是定量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各种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目前,我国关于“母乳喂养”这一概念的研究,还并不是十分深入和全面,故仍需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此实现母乳喂养率的全面提升。

  • 标签: 母乳 变迁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在额叶外伤后认知障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及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估量表(LOTCA)为120名健康对照组和104名轻中度额叶挫裂伤病例组治疗后3-6月时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试,比较2组测验结果。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2)除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动之外,实验组LOTCA、WCST各分项在与对照组比较时均有显著意义;(3)相关性分析表明,WCST中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与LOTCA各项呈负相关,概念化水平百分数、完成分类数与LOTCA各项呈正相关。结论WCST可作为认知功能的检测工具应用于额叶挫裂伤患者,但其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额叶挫裂伤 认知功能障碍 WCST LOTCA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剂科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药剂科现有的240种药品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药品所采取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至常规管理的对照组与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药品管理方式对药剂科药品管理的影响差异。结果无论在药品合理应用率方面,还是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的对照组,二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医院药剂科采取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能够显著提升药品合理应用率,并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予推广。

  • 标签: 常规管理 分类管理制度 不良反应 应用率 药品 药剂科
  • 简介:摘要急诊护理学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年轻护理学科,伴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而日益壮大,20余年过去了,急诊护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随着急诊诊疗技术的发展,国内急诊护理存在着护患比例达不到临床实际要求,工作在急诊第一线的护理人员结构年轻、护理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急诊带教和管理者观念的转变未能跟上新形势和要求1,从而导致急诊专科护理培训工作没有跟上急诊医学的发展,故而急诊专科护理的培训工作越来越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虽然有些地区开设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但是有机会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少之又少。我院为了培养精业务、强技能的急诊护理人员,为更多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自2012年起,对急诊科护士应用布鲁姆目标分类法结合临床路径法进行专科化培训。方法是将急诊科三年内的30名年轻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法,而观察组采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临床路径法带教。结果观察组在医院内三基理论和操作考试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临床路径法带教急诊科三年内年轻护士,有助于其在短时间内获得急诊专科知识,更快的适应急诊工作。

  • 标签: 急诊护理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临床路径 带教
  • 简介:摘要开展志愿服务是国际红十字会的七项基本原则之一,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的建立既是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志愿者数量的发展不是服务队建设的唯一内容,注重对志愿者的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同样具有事半功倍的积极意义。加强志愿者管理已经成为无锡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建设中非常迫切的问题,现就我市实施志愿者分类管理的实践情况作一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剂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份~2014年4月份我院药剂科150种药品,设为观察组,采取分类管理制度,另选取2012年2月份~2013年3月份药剂科150种药品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药品医院合理利用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药品合理用药率均普遍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26.0%),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药品的分类管理制度可有效提高用药合理率,降低不良反应占比,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医院 药剂科 合理用药率 不良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药剂科应用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药剂科200种常用药物为研究组,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及监管小组制度;另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药剂科200种常用药物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对比两组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经药品分类管理后,未使用规范通用名的药品6种、配伍禁忌的药品12种、剂量不合理的10种、适应症不当的5种及其他11种,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种、59种、33种、29种及37种,组比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显著高于研究组的3.5%,差异显著(P<0.01)。结论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应用于医院药剂科管理工作中,可有效提升药品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为促进药剂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品分类管理 小组监管 处方差错 药品应用
  • 简介:摘要医院药房管理是保证医院医疗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工作,承担着药品分类规范管理、药品监管管理、临床药学服务等多项支持性工作,同时也发挥着控制药品合理安全应用的管理职能。为进一步提高医院药房管理成效,改善临床用药安全现状,本次研究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药房管理中应用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为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和药品监管制度落实实施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 标签: 药品合理分类 药品监管制度 药房管理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对各项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常见的四种中医体质分类的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相互之间差异显著;湿热质的平均舒张压最高、平均脉压最小、舒张压负荷最大;阴虚质平均收缩压、脉压、血压变异性等较湿热质大;痰湿质收缩压负荷和其他证型相比最大、平均收缩压最高;气虚质平均舒张压最低、平均脉压最大、血压变异性最大,与其他证型相比显著。结论动态血压监测的各项参数在高血压病中医体质分类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中医体质分类的辅助手段和重要的参考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中医体质分类 动态血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圆藤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三萜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细圆藤的藤部乙醇提出物中分得6个结晶,经测定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表木栓醇,蜂蜜酸,棕榈酸,硬脂酸,白桦脂酸及胡萝卜甙。结论表木栓醇,蜂蜜酸,棕榈酸,硬脂酸,白桦脂酸及胡萝卜甙是细圆藤藤部的乙醇提取物。

  • 标签: 细圆藤 三萜类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标本进行原因分析,为临床实验室分析血细胞结果制定复检依据,提供准确数据。方法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标本,采用与临床沟通,多次上机复查涂片观察细胞的大小、数量、聚集等,对该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在100例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标本中,24例(24%)是由于采血量少,多见于婴幼儿及老年病人,43例(43%)可见于标本凝固,18例(18%)见于白细胞形态及分类异常,15例(15%)无明显原因。对各类原因的标本重新采血并复检,80%的标本检验出结果,结果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原因有标本凝固、血量偏少与抗凝剂比例不当、产生气泡、白细胞形态异常、聚集等,应进行复检,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白细胞 五分类 凝固
  • 简介:摘要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可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服务,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但实际运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双向转诊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及其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 标签: 双向转诊 医改 医疗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站血液报废原因。方法从Shinow9.0软件系统收集2011-2014年本站报废血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检验类报废率以ALT增高明显,占采血量的3.0%,物理类报废以脂肪血报废率居高,占采血量的7.93%。结论降低血液报废的有效途径是加大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献血前的健康体检征询工作,严格操作规程,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

  • 标签: 血液报废 原因 分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分类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静脉血,采用ABXPENTRA60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同时用奥林巴斯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的CRP。结果500例发热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分类联合检测结果提示,细菌感染325例,占65%,病毒感染85例,占17%;单纯白细胞计数分类结果提示感染205例,占41%。结论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分类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更好地鉴别感染类型,合理使用抗生素,CRP结果比白细胞计数更为敏感,检测CRP可以弥补白细胞计数分类的不足。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斑马鱼模型下地塞米松诱导骨质疏松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3dpf~9dpf的斑马鱼,根据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以及不同浓度梯度的实验组,培养至9dpf后对斑马鱼各处骨骼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不同组斑马鱼骨骼染色面积及染色累计光密度。结果空白对照组染色面积43463单位,累计光密度16223单位;阴性对照组染色面积43073单位,累计光密度16170单位;1μmol/L实验组染色面积41988单位,5μmol/L实验组染色面积29639单位,10μmol/L实验组染色面积26327单位,15μmol/L实验组染色面积23221单位,20μmol/L实验组染色面积20643单位。结论地塞米松可使斑马鱼骨骼矿化量及骨密度降低,在5μmol/L~20μmol/L的浓度梯度内地塞米松对斑马鱼骨骼发育的不良影响随浓度而扩大,在斑马鱼模型下地塞米松可呈浓度依赖性诱导骨质疏松的产生。

  • 标签: 斑马鱼模型 地塞米松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由肺阳虚证的概况及其动物模型的理论为基础,本文将从肺阳虚证的研究进展以及中药对肺阳虚作用的研究进展详加阐述。

  • 标签: 肺阳虚 动物模型 中药复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和寻求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为AD的生物性特征和预防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以阿霉素(ADR)肾病大鼠为实验模型,探讨慢性肾病的中医发病机理,分别阐述近年来中医药单方制剂或复方制剂在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中医药 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 单方制剂 复方制剂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