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13例机械通气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13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呼吸机治疗,转入ICU后给予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预后12例得到救治,1例不治身亡。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具有发展迅速的特点,因此必须对早期患儿加以重视,及时转入ICU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危重症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在临床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以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急诊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左心力衰竭病症的患者36例,对其均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指标在机械通气前后的变化。结果其中33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其有效率为91.6%,各指标均明显改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气分析),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在临床中应用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病人基本的症状及其他严重症状,是临床中治疗心力衰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衰 心力衰竭 急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探讨提高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水平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接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18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的方式技巧和经验体会。结果18例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在3至20天之间,平均通气时间为13天,经规范、全面的机械通气治疗和护理后,16例康复出院,2例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通气模式与参数的适时调整、无创机械通气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管道护理与湿化及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水平和患者依从性。

  • 标签: 呼吸衰竭重症患者 无创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肺炎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仰卧位机械通气,采取保护性通气模式;观察组行俯卧位机械通气,同样采用保护性通气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天内不同时段的动脉血气分析、氧合参数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并在治疗后复查胸片观察肺部炎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7%,远高于对照组的56.7%。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2和PaO2/FiO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周后胸片肺部炎症吸收明显改善(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俯卧位 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措施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2例ICU机械通气实施机械通气患者。常规组单纯对患者实施镇静治疗。研究组对患者实施镇静治疗过程中增加安全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率2.17%低于常规组的19.57%(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率为95.65%比常规组的95.65%高(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过程中开展安全护理,可有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利于机体康复,获得家属和患者的认可与满意。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安全护理措施 镇静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人工皮)在新生儿无创机械通气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需要进行创机械通气的30例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儿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人工皮覆盖鼻部后使用鼻塞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通气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中有5例患儿治疗效果较好,患儿治疗后基本痊愈;8例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66.7%)(P<0.05);实验组有13例患儿对我院治疗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86.7%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人工皮在新生儿无创机械通气中使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水胶体敷料(人工皮) 新生儿 无创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气道分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通气功能、APACHEII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aO2/FiO2、APACHEI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行气道分级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并对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气道分级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试脱机期间人工鼻的护理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建立机械通气的患者在试脱机期间应用人工鼻,并进行全面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35例患者气道湿化充分。连续3天在无菌操作下抽检痰液标本,患者阳性率为13.33%。38例患者成功脱机,成功率为9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试脱机期间应用人工鼻时给予全面护理可有效提高脱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试脱机 人工鼻 护理
  • 简介:摘要肺部感染1并发大咯血患者行机械通气的护理,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咯血量,颜色,动脉血气分析及观察有无早期休克和窒息的发生,准确落实护理措施并做好机械通气管理、咯血护理,营养支持和基础护理等。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个月随访,病情控制良好。

  • 标签: 肺部感染 咯血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Ol4年6月127例早期机械通气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7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出院随访,未发现后遗症。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呼吸支持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非常有效。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手足口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选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10月。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接受常规治疗,后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当优先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ICU 重症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有创机械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重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重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8例,随机法分为有创组(n=49)和无创组(n=49),分别进行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时间、氧合指数(PaO2/FiO2)、APACHE-II评分水平及并发症、死亡情况。结果有创组通气后PaO2/FiO2高于无创组,APACHE-II评分低于无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组发生VAP比例高于无创组,无创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比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急重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死亡率低。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重型
  • 简介:摘要目的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方法对比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的治疗组和应用机械通气法治疗的对比组的新生儿患者在治疗后合并症的发生率、血气分析结果和呼吸机的使用时间。结果治疗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其中PO2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差异,但PCO2大于对照组,pH值、上机时间和合并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且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通气联合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新生儿肺出血的患儿1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与静脉滴注血凝酶;治疗组10例加用血凝酶气管内给药联合机械通气。结果治疗组平均肺出血停止时间5.6±2.2h,治愈率7例(70%),对照组分别为14.3±3.8h,2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机械通气联合气管内加压滴入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效果显著。

  • 标签: 新生儿肺出血 血凝酶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中镇静效果及作用。方法收集住ICU机械通气需采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45例患者,观察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后,少数患者刚开始血压有所下降但很快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给药速度和量及时间,是机械通气患者较理想的镇静剂。

  • 标签: 咪达唑仑 机械通气 镇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有创机械通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病患60例,按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NP(脑钠肽)为(1040.7±114.4)pg/mL,对照组为(1275.5±128.5)pg/mL。治疗后,观察组的BN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病情,为急诊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重症急性左心衰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机械通气患儿发生枕部压疮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住我科的100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比两组患儿发生压疮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枕部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机械通气患儿枕部压疮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患儿 机械通气 枕部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从2015年6月—2017年9月来我科治疗机械通气3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做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通过这组患者进行呼吸机综合护,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短期内症状消失,并发症得到控制,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在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神经内科 呼吸机辅助呼吸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试验组患者增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55.9%),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COPD 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胸部肿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56名患有胸部肿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的症状针对性的对他们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我院机械通气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对全部56名患者全部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有10位病人因肺部有严重的并发症而采取了纤维支气管方面的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56名病人中有48名患者康复,8名在治疗过程中死亡,10例肺部严重感染或者肺不张的患者在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后期对康复患者的跟踪访问中,没有急性呼吸衰竭病发的现象。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治疗胸部肿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采取纤维支气管方面的治疗能够有效治疗肺部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 标签: 机械通气 胸部肿瘤 急性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