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饭树中的总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及研究其对肝损害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水煎煮法进行提取,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进行鉴定,以CCl4制造小鼠急性肝损害模型,给予白饭树总生物碱,测定血清GPT(谷丙转氨酶)和肝脏MDA(丙二醛)。结果通过大孔树脂分离可得到白饭树总生物碱,药理学显示白饭树总生物碱能肝损害小鼠肝脏。结论白饭树中的白饭树总生物碱能缓解CCl4所至肝损害。

  • 标签: 白饭树 提取 鉴定 生物碱 肝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一套快速提取新生隐球菌DNA的方法及通用的PCR反应体系的应用。方法使用1%SDS和0.2mol/L醋酸锂为裂解液的方法提取21株分离自环境或临床的新生隐球菌DNA,选取7个隐球菌常用基因和6个未知功能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并进行PCR,获得的产物经电泳验证后进一步测序分析。结果该DNA提取方法简便快速,同时提取21株新生隐球菌的DNA仅需30min,用于后续通用PCR反应体系中均能一次性扩增出目的条带,且反应稳定,特异性强,双向测序符合率在99.9%以上。结论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新生隐球菌基因提取方法,该PCR反应体系可通用于新生隐球菌各基因的扩增。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PCR DNA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浊度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采用小鼠胸腺细胞检测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β的分泌活性;采用姬姆萨染色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各药物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泌白细胞介素-1β的分泌活性明显增强P﹤0.01;各药物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增强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在有效剂量范围内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

  • 标签: 银杏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细胞毒白细胞介素-1&bet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研究B超图像中的特征及有用信息来判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给予较为准确的分级诊断。方法采用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和模式识别技术对48例脂肪肝患者的B超图像进行研究分析,以临床诊断不同程度脂肪肝B超图像纹理的变化和标准来研究的出发点,选择每一幅图像上感兴趣的区域,计算远场灰度比、多重谱面积、奇异标度差和基于小波变换的角二阶距等特征量。根据每一幅图像的特征矢量进行分类识别,识别方法有无监督识别—C-均值聚类和有监督识别—基于反向神经传播方向两种。结果正常肝脏识别率为96.0%,重度脂肪肝识别率为92.0%,中度脂肪肝识别率为88.0%,轻度脂肪肝识别率为80.0%。结论根据B超图像的特征能够有效的区分出正常肝脏与轻中重度脂肪肝,应用于脂肪肝的常规检查,能减少医生的工作量,避免造成误诊漏诊。

  • 标签: 脂肪肝 B超图像 光斑特征 近远场灰度比
  • 简介:摘要以水产加工废弃物罗非鱼皮为原料,提取纯化非变性胶原蛋白,获得相关技术参数5%NaCl溶液和0.1mol/LNaOH溶液进行鱼皮前处理;150料液比的0.5mol/L乙酸溶液抽提两次得到酸溶性胶原蛋白;0.1%~0.2%胃蛋白酶,酶解后得到酶溶性胶原蛋白;分级过滤、盐析、透析对胶原蛋白进行纯化处理;冻干后鱼皮胶原蛋白的得率达到11%以上,适合进行产业化推广。

  • 标签: 罗非鱼皮 提取 纯化 非变性胶原蛋白 方法
  • 简介:摘要通过收集整理银杏叶提取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ADR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4例银杏叶提取物致ADR涉及的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ADR类型和出现时间以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共计34例,女性略多与男性。所致不良反应最多为皮肤及其附件系统不良反应10例(29.41%),其次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7例(20.59%)。结论临床上应加强银杏叶提取物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不良反应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克感利咽口服液挥发油提取工艺,并对挥发油进行薄层鉴别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收得率和挥发油中胡薄荷酮含量的综合得分为考察指标,选择提取前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运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挥发油中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挥发油中胡薄荷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优化的工艺条件是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60分钟、提取2.5小时;薄层色谱鉴定薄荷脑特征性强;色谱条件色谱柱PhenomenexLuna(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52nm,胡薄荷酮在2.9212~186.955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10%。结论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及HPLC定量方法准确、简便。

  • 标签: 克感利咽口服液 挥发油 提取工艺 薄荷脑 胡薄荷酮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姜状三七药材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及对凝血酶原时间试验(PT)中抗凝血活性药效贡献的大小,表征姜状三七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姜状三七药材不同提取部位指纹图谱,以不同提取部位对PT试验的时间指标的影响研究其抗凝血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谱效联系,分析明确了成分化学物质与抗凝血活性作用贡献程度的大小。结论姜状三七不同提取部位对抗凝血作用的关键物质基础是R1、Rb1、Rd和13号色谱峰物质成分。用灰关联度分析色谱峰对药效功效的大小,最后能为科学评价姜状三七不同提取部位抗凝血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姜状三七 抗凝血 谱效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从污水中提取大肠杆菌噬菌体的方法。方法采用对大肠杆菌噬菌体敏感的大肠杆菌C3000菌株作为宿主菌,简化从污水中提取大肠杆菌噬菌体的操作。结果方法改良后,可通过简单操作获得大肠杆菌噬菌体。结论改良后的方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从污水中提取大肠杆菌噬菌体。

  • 标签: 大肠杆菌C3000菌株 大肠杆菌噬菌体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RP-UPLC)测定黄芪提取物中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的方法。方法使用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以乙腈-0.2%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7.5min,乙腈5%→80%),流速为0.4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在该条件下,黄芪提取物中的四种黄酮类成分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0.02mg/ml(r=0.9998)、0.0041~0.082mg/ml(r=0.9994)、0.0004~0.008mg/ml(r=0.9995)和0.014~0.28mg/ml(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8%(RSD=2.3%)、102.8%(RSD=3.0%)、98.8%(RSD=2.1%)和97.1%(RSD=2.7%)。结论该方法快速简捷、结果准确稳定,适合于黄芪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黄芪提取物 RP-UPLC 黄酮 毛蕊异黄酮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芒柄花素 芒柄花苷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桂黄降脂颗粒中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1h,加水l2倍量,蒸馏时间5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 标签: 挥发油正交试验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法国梧桐树叶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癣菌的抗菌作用。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是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常见菌1。方法采用体外抑菌、杀菌试验法对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癣菌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并采用豚鼠止痒试验观察了法国梧桐树叶提取物对豚鼠磷酸组胺致痒反应的影响。结果法国梧桐树叶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皮肤癣菌均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效果。仅50%原药浓度的药液在1小时内将上述癣菌全部杀死。法国梧桐树叶提取物对豚鼠有明显的止痒作用,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 标签: 法国梧桐树叶 红色毛癣菌 须癣毛癣菌 抗癣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角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眼科门诊收治的88例角膜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进行治疗,持续治疗2周。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比较,对角膜病患者采取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 角膜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儿童中药退热搽剂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实验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正交设计实验,着重考察药物浸泡时间、加水量、蒸馏时间等因素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液以石油醚为萃取试剂,无水硫酸钠为干燥剂,以挥发油提取得率和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优选提取工艺为A1B2C2,即荆芥、防风、薄荷、紫苏和生姜各30g,加8倍水,浸泡0.5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小时。结论实验中,按照最优工艺提取的挥发油提取得率和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含量较高。经验证,本方法合理可行。

  • 标签: 荆芥 防风 薄荷 紫苏 生姜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
  • 简介:摘要目的对穿心莲提取液的膜浓缩工艺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內酯等化学成分为评价指标,以指纹图谱的方法对穿心莲提取液膜浓缩前后的成分组成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指纹图谱显示,膜组合浓缩液的成分组成和穿心莲原提取液一致,穿心莲內酯的转移率大、损失小;而蒸发热浓缩工艺中,热不稳定成分穿心莲內酯的损失大。结论膜浓缩工艺可有效地克服穿心莲內酯等成分在热浓缩过程中的损失,适宜于穿心莲提取液的浓缩。

  • 标签: 膜浓缩 指纹图谱 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对美洲大蠊生理及药理活性的不断深入了解,其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功效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目前国内已批准上市的美洲大蠊制剂主要有康复新、肝龙胶囊、心脉隆等,各制剂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 标签: 美洲大蠊提取物 康复新心脉隆肝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头翁提取物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作用,并讨论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DSS结肠炎小鼠模型,共40只小鼠,,按照随机法共分成A、B、C、D四组,四组小鼠均连续饮用5%的DSS溶液一周后换成饮用正常自来水,在饮用正常自来水同时四组中的小鼠分别使用双蒸水、浓度分别为5mg/mL、10mg/mL、15mg/mL的白头翁提取物灌胃,剂量为0.6ml/d,连续灌胃10天,至第11天对小鼠进行解剖。结果浓度最高的白头翁提取物干预组所得治疗效果最好。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可有效改善DSS结肠炎症状。

  • 标签: 白头翁提取物 结肠炎 DSS造模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藿香不同极性去油水提取物分别对雌雄小鼠肠推进功能的作用差别。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去除广藿香挥发油,水煎煮法得到水提取物,以极性4.3、5.4、6.6和10.2的不同溶剂提取,分别比较对雌雄小鼠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强度。结果雌雄小鼠分别与阴性对照比较,雄性普遍表现出抑制趋势,且极性10.2差异有显著性(P<0.05);雌性普遍表现出促进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内雌雄对比,极性10.2部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分雌雄与阴性组比较,极性6.6部位抑制小鼠肠推进功能显著(P<0.05),极性10.2部位有抑制趋势(P>0.05),而极性5.4和4.3部位有一定促进作用(P>0.05)。结论广藿香去油水提取物对小鼠肠推进功能有性别差异,雄性表现为抑制,雌性表现为促进。

  • 标签: 广藿香 水提取物 肠推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提取工艺在提取西部特色药用植物有效成分中的提取效率,优选最佳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新疆锁阳、甘肃棘豆、四川高原沙棘作为实验材料,用分光光度法比较分析超声法、回流法、煎煮法提取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采用正交法进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时间对三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固液比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有显著影响,对其他有效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乙醇浓度对三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均不明显。结论超声法是提取西部特色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准确,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西部特色药用植物 提取分离技术 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