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平板测试对心梗PCI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心梗PCI术后患者,共计4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患者行康复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量、运动持续时间、最大心率、最大心率-血压乘积等指标,运动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运动平板测试对心梗术后PCI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运动奶量,对于改善其心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运动平板测试 急性心梗 PCI手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心肌缺血的诱发试验。在进行此试验时,可因多种原因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或原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消失。正确认识心肌缺血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助于我们对冠心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减少室性心律失常造成的危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联合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情况,观察其病变程度的意义。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 148 例。所选患者以 冠状动脉造影 为标准,进一步分析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彩照以及两者联合等三种检查方式的应用,比较其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病变支数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三种检查方式相对比之下,联合检查方式的应用对于患者而言敏感度较低,特异性较高。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阳性检出率方面,联合检查方式更加具有效果,检出率较高。数据存在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三种检查方式相比较后,运用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方式更加具有优势,诊断病变支数数量较多,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心脏彩超 冠心病 病变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平板血浆速冻机和使用传统低温冰箱制备冷沉淀效果对比效果。方法:选自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血浆袋数为86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为43袋,对照组采取传统低温冰箱,实验组采取平板血浆速冻机,对比两组冷沉淀的 FVIII、Fbg 含量、速冻情况下的温度、血浆制备效果以及冷沉淀融化后,纤维蛋白絮状物析出情况。结果:实验组冷沉淀融化后,纤维蛋白絮状物析出情况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冷沉淀的FVIII、Fbg,实验组更好,比较两组制备血浆效果,两组血浆蛋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Fg、FⅤ、FⅧ指标均为实验组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速冻时间更短,结论:临床上使用平板血浆速冻机效果更好,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速冻所要求的温度标准,还可以保障制备血浆效果,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平板血浆速冻机 传统低温冰箱 冷沉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TC检验及平板菌落计数法对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作用差异。方法:随机抽选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于本疾控中心送检食品样本共80份为研究对象,设置对比性研究,在抽取足量送检食品样本后,将样本均分为2份,分别实施TTC检验、平板菌落计数法。评价两类食品检验方式所得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作用差异。结果:经实验室综合检验后80份食品样本微生物含量超标检出样本共9份,TTC检验所得微生物含量超标样本检出准确率高于平板菌落计数法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TTC检验及平板菌落计数法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均有良好检验价值,但就微生物超标样本检验准确性而言TTC检验优势性更为显著,可作为优选检验方法应用。

  • 标签: TTC检验 平板菌落计数法 食品卫生 微生物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术后患者应用减重平板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1.01-2021.12于本院行脊柱胸腰段骨折手术的患者共计200例,计算机1:1随机数列分设组别,探索II组(常规物理治疗,n=100例),探索I组(减重平板训练,n=100例)。比较两组脊柱功能、步行能力及疼痛水平。结果:探索I组治疗前脊柱功能评分、步行距离及疼痛水平比较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与探索II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术后患者,减重平板训练方式的应用,可提升患者脊柱功能与步行能力,并减轻疼痛水平。

  • 标签: 减重平板训练 脊柱胸腰段骨折 10m步行距离 疼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抢救药品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应用PDCA循环法,统一规范管理全院抢救药品。方法:质量管理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某基层二甲中医院18个科室24台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的种类、基数、储存、使用和记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规范了抢救药品的管理要点,统一了救车内药品的种类、基数和布局,门诊及病房抢救药品种类统一,基数进行调整,门诊抢救车内使用频次少的药品数量减少了38.1%,病房增加了40.5%;并使用Excel条件格式制作效期统一警示标识,对近3月、6月失效药品进行不同颜色标识,能及时做出处理,与药库进行更换或者及时销毁,质控员每次的检查质控抢救耗时显著降低52.9%;第4季度PDCA检查中达到医院“抢救车工作管理质量符合率>90%”的管理目标。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统一规范管理全院抢救药品,优化了药品回收、更换、销毁流程,提升了管理效能,降低了医院的成本,值得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推荐。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疗单位日常诊疗活动中,会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医疗垃圾,尤其是在输液过程中产生的塑料包装垃圾,不仅数量多,出现范围广,容易出现飘散,给护理人员垃圾处理带来较大麻烦。在处理不当的情形下,还会出现附带病毒扩散等问题,给医院医疗环境防护带来较大问题。本文就一种最新研发的便携式纸塑压缩收集器进行说明,以此能够为医疗护理人员降低日常工作强度,提升医疗卫生环境安全奠定基础条件。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