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了解人类腰大肌作用及其与腰曲形成关系,选取家兔作动物实验,观察家兔腰大肌作用与腰椎运动关系。方法选健康成年家兔3只,首先在全麻下观察厉肢正常位和后伸位(正常家兔活动度范围)其腰椎曲度X线片改变,再解剖暴露腰大肌,观察其起止点以及正常活动度前屈后伸与腰椎活动关系.然后高度后伸后肢(模拟人体站立)状况下,观察腰大肌紧张度和长度,并摄取X线片,再分别在切断一侧腰大肌、双侧腰大肌和保留腰大肌切断腰背肌,高度后伸后肢状况下,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变化。结果家兔腰大肌能带动腰椎向腹(前)向背(后)运动,高度后伸后肢腰椎刚出现向腹(前)弯曲。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动物实验 家兔 竖脊肌 X线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在颈椎病诊断中应用方法:将诊断颈椎病相关因素归纳为6个因素五个水平,对我院近5年318例临床病例进行模糊统计,采用L.A.Zadeh所提出模糊蕴含最小运算(Mamdani)进行基于模糊规则库模糊推理并利用专用数学分析软件MATLAB对该方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本文所提出分析方法是基于多位中医专家辨证水平从而在诊断上避免了单一医生主观因素而更趋客观。结论:将模糊数学方法运用于颈椎病诊断,为模糊数学在骨科疾病诊疗中应用提供了算法支持,也为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颈椎病 模糊数学 模糊推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利水消肿治疗足踝部肿胀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4月到2009年4月足踝部肿胀临床病例资料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并甘露醇和单独甘露醇,观察各组患者肿胀消退程度,疼痛缓解程度和治疗时间。结果:中药并甘露醇组疗效明显优于甘露醇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活血利水消肿合并甘露醇治疗术后肢体肿胀有着良好作用。比单独应用甘露醇有一定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活血利水 足踝肿胀 甘露醇
  • 简介:断指再植术后,其关键在于血液循环好坏,而血液循环好坏则由血管损伤程度、血管痉挛状态、血液粘稠度来决定。我们自2002年以来,对部分断指再植成功后,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法,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补阳还五汤:断指再植术 临床观察
  • 简介:中医学中并无颈椎病、腰椎病病名,与颈、腰椎病相应描述散见于“痹证”、“项强”、“头痛”、“眩晕”、“颈筋急”、“腰痛”等条目之下。《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胭如结,踹如裂”。此所描述症状与颈、

  • 标签: 腰椎病 治疗 整体疗法 头痛 中医 素问
  • 作者: 李晔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骨伤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15期
  • 机构: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300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50例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疗法,研究组进行穴位贴敷。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尿潴留患者疗效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穴敷贴治疗尿潴留临床疗效较好,配合规范护理操作,患者认可度高。

  • 标签: 穴位贴敷;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
  • 简介:在中医发展历史过程中,“通督强脊、调理脏腑、扶固阳气”观点很早就有了,并且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也得到了较好运用,但是由于所处时代历史局限性,该疗法并没有很好与“脊柱病”临床治疗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其在发展过程中也缺少一个系统总结和分析,这就限制了其推广和发展,也不符合中医发展方向。笔者结合长期临床经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结合传统手法特点,总结整理出“三步五法”、“通督强脊点穴法”等手法。

  • 标签: 通督强脊 理论 脊柱病
  • 简介:目的:本课题从寰枢关节错位是枢椎齿状突偏移或倾斜主要是上段颈椎椎曲改变生物力学原理立论。应用调曲端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分为用端转法治疗为主对照组,和运用调曲法端转法为主治疗治疗组。观察了符合纳入标准病人96例,其中对照组38例,治疗组58例。二组病人均采用针刺方法,但复位手法分别是对照组用端转法,治疗组用调曲端转法,连续治疗两周,每7天1疗程,中间休息1-2天,再治疗7天,共14天,结束疗程。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临床治愈率为21.1%;治疗组总有效为98.9%,临床治愈率为93.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极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并通过颈椎和寰枢关节生物力学分析,说明颈调曲端转法是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安全、可靠、高疗效方法。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治疗组 临床研究 生物力学原理 临床治愈率 枢椎齿状突
  • 简介:各种颈椎病、腰椎病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有关它们病因病理认识和诊断方法长期以来较为格式化和传统性,在治疗上也五花八门,但都不能取得令人满意治愈效果。

  • 标签: 病因学 病理机制 颈椎病 腰椎病 生物力学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如何辨因论治规范化治疗。方法:通过观察260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病例,其中男145例,女115例,平均年龄47.45岁。采用手法、颈椎牵引、电针刺激、中药离子导入、物理治疗、中西药物等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以及微创手术及常规手术治疗,通过观察治疗效果,进一步总结本科室多年来治疗CSR方法和经验,并结合文献报道加以论证。结果:260例中,痊愈101例,占38.85%;显效:109例,占41.92%;有效:50例,占19.2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辨因论治方法治疗CSR疗效肯定,合理、规范选择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对CSR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规范化 治疗
  • 简介: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人类脊椎生理机能及病理改变,首次提出病变椎体诊断新观点——纤维位移和整体失衡性位移,同时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脊椎(尤其是胸椎)病变相关性,结论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是脊柱纤维位移和整体失衡性位移导致体表内脏之间平衡系统:神经、体液、经络等传导反馈系统不协调而引发一组非器质性病理改变综合征。并创新性地制定了一套针对此类疾病有效治疗方案——闭合松解术加手法整复综合疗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一现代医学棘手难题录求到了一种新诊断和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疲劳综合征 相关性 生物力学 脊柱综合征 分类 胸椎纤维位移
  • 简介:脊柱手法以纠正脊柱畸形或力学失衡为原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但是,自从70多年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机制被现代科学揭示以来,人们就开始逐渐忽略或摒弃脊柱力学失衡手法治疗,转而关注突出髓核组织。但是,随着现代医学可发展,临床一线医生们又逐渐发现了许多临床证据,证明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甚至临床治愈,而突出髓核在保守治疗成功之后并未产生显著改变,这不得不让现代医学重新审视突出髓核临床意义。同时,根据脊柱手法在保守治疗临床工作实际效应,临床医生在新背景下,又开始重新展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力学失衡问题认识。本文从文献回顾角度,总结了本病这一认知历程,希望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认识深入和治疗原则完善带来一些启示。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手法治疗 脊柱
  • 简介:本文陈述了椎间盘突出(diskprotrusion)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现代医生没有了CT和MRI便不会看病,实属可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治疗需根据中医整脊学系列教材严格适应症和禁忌症,对疑难病例需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笔者建议:困难手术病例,以神经外科医生为主,必须确保不会造成神经损伤,否则还是不做手术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治 鉴别诊断 疑难病例 外科医生 神经损伤
  • 简介:颈、腰椎病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形神互伤一类疾病。颈、腰椎病病因除外伤和劳损外,多为神伤心志、内伤七情、正虚邪入。就“形病”而言,是筋肉病导致骨病,其病理机制为筋、肉、脉挛缩,导致气滞血瘀,局部形成病灶,继而影响人体神各种功能;就“神病”而言心神伤导致五脏神伤,脏腑功能失和,气机紊乱,经络气机阻滞,如此筋、肉、骨失养,进而发生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退行病变,最后形成神病一形病一神病一形神合病恶性病理循环,使脊柱整体失稳及人形神整体失和。所以,颈、腰椎病多由患者自身因素所造成,根据本病神病伤形、形病伤神形神互伤病理变化过程,其病位在皮、在筋、在肉、在脏、在经、在骨、在神,因此,治疗这类病宜医患合作,充分发挥患者自我表现调控能力,综合运用中医多种疗法,对患者形神辩证施治于本病整体和局部部位,则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率,达到治病又治人,治病必求本目的。

  • 标签: 颈椎病 腰椎病 形神整体 病因 病机 病位
  • 简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上以头晕为主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单纯或合并有椎动脉刺激颈椎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神经根型而位居颈椎病分型第二位。有人统计,约70%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且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经过我们多年研究发现,椎间失稳发生,尤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病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临床上我们采用以颈椎定点旋牵复位手法为主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病历完整173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椎间失稳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 治疗 X线检查 旋牵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