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与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子痫前期 23例,记为 A组,轻度子痫前期 26例,记为 B组,单纯高血压 37例,记为 C组,另回顾性分析 84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记为 D组。对比不同组别凝血指标。结果 四组凝血酶原时间( PT)、抗凝血酶 III( AT-III)、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血浆 D-二聚体( DD)具有明显差异( P< 0.05), A组 PT远短于 B组、 C组、 D组( P< 0.05), B组远短于 C组、 D组( P< 0.05), C组远短于 D组( P< 0.05); A组 APTT远长于 B组、 C组、 D组( P< 0.05), B组远长于 C组、 D组( P< 0.05), C组远长于 D组( P< 0.05); A组 AT-III远低于 B组、 C组、 D组( P< 0.05), B组远低于 C组、 D组( P< 0.05), C组远低于 D组( P< 0.05); A组 FDP、 DD远高于 B组、 C组、 D组( P< 0.05), B组远高于 C组、 D组( P< 0.05), C组远高于 D组( P< 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越严重,凝血功能指标对病情判断可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口服杞菊地黄丸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泪膜变化带来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2年于我院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为手术眼发病。随即平均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杞菊地黄丸。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7d、15d、30d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染色,探讨围手术期口服杞菊地黄丸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泪膜变化带来的的影响。结果基础泪液分泌试验观察组结果略高于对照组,P>005。泪膜破裂时间(BUT)术后1d、7d、15d、30d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角膜荧光染色7d、15d、30d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在术后的维护泪膜稳定性,减缓不适症状发生,有切实可靠的效果。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杞菊地黄丸 泪膜变化
  • 简介:目的通过总结磁共振波谱(MRS)在卒中后精神障碍脑代谢中的应用现状,评价MRS对卒中后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作用和中医药治疗对脑代谢的MRS干预作用。方法主要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在检索术语方面,以卒中和磁共振波谱为基础,分别检索精神障碍的相关词语,并从中挑选出中医类研究。结果卒中后精神障碍会造成神经元损伤,其标志物氮-乙酰天冬氨酸(NAA)含量也会随之降低。肌醇(mI)、含胆碱化合物(Cho)以及谷氨酸(Glx)、谷氨酰胺复合物(Glu)在卒中后抑郁、血管性痴呆和广泛性焦虑中具有一定特异性。中医治疗方面常采用补肾填精、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法。中药和针灸治疗可以调节脑代谢,使降低的NAA恢复正常水平。另外,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不同中医证型具有不同的脑代谢变化。结论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有脑代谢异常,MRS作为一种反映脑代谢的无创手段,有望完善卒中后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中医药及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脑代谢,修复受损的神经元。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广泛性焦虑 血管性痴呆 磁共振波普 中医药 针灸
  • 简介: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过程中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根据HBV-DNA是否转阴分为转阴组、未转阴组:对比治疗前后转阴组、未转阴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隋况。结果:治疗后,转阴组、未转阴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均低于治疗前水平,ALB水平高于治疗前水平;经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转阴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显著大于未转阴组(P〈0.05);治疗后,转阴组、未转阴组患者的血清T3、T4、bT3、FT4水平均有所上升,TSH水平有所下降;经T检验,转阴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程度显著大于未转阴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肝功能,纠正甲状腺激素代谢,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乙肝 肝硬化 恩替卡韦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总结和比较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16例AECOPD患者,分为PCT指导治疗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56例),分别观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天数、住院天数、临床有效率,并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PCT指导治疗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88.33%vs100%,p<0.05),抗菌药物使用天数(8.40±0.74dvs.11.50±1.03,p<0.05)、住院天数(9.01±1.71dvs.113.92±1.76p<0.05)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8.33%vs.87.50%;p>0.05)。结论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之一,可作为指导临床及时、正确使用或减停抗菌药物的一个指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降钙素原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对银屑病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辨证治疗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76例银屑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分别予以西药治疗(常规组)和中医辨证治疗(辨证组),每组38例,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相关血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t-IgE、ECP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辨证组的血清t-IgE、ECP水平分别为(62.32±9.75)ku/L、(4.01±1.08)μg/L,均低于常规组;辨证组有相对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且辨证组的1年复发率相对更低,组间差异确切(P〈0.05)。结论对银屑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不仅有利于改善疗效、降低复发率,且有利于降低血清t-IgE、ECP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银屑病 辨证 血清 总免疫球蛋白E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白庀
  • 简介:目的:研究心肌梗死大鼠使用前炎症细胞抑制剂己酮可可碱后行为学特征的变化,为研究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发生机制及心脑与神志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采用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心肌梗死大鼠使用己酮可可碱后的行为学变化特征。结果大鼠心肌梗死后4周,与模型组相比,己酮可可碱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活动总路程、总时间、直立次数、爬壁次数均明显增多,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可以阻断心肌梗死后所诱导的炎症反应;心肌梗死后大鼠出现活动度下降,对新鲜环境的好奇程度下降及行为绝望等行为学改变。提示心肌梗死后大鼠存在抑郁症状,心与神志在病理上存在一定联系。使用己酮可可碱后大鼠的抑郁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与炎症反应相关。

  • 标签: 心肌梗死 己酮可可碱 抑郁 炎症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导师四时变化用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客观指标变化,总结分析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慢性肾功能衰竭四时辨治规律,进而创建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季节变迁而体内环境、病情变化自然规律的治疗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四时变化 用药统计 病例分析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伴随收缩期功能障碍的心脏扩大为特征的慢性心肌组织病变。我国的患病率为19/10万人[1],以心脏(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栓塞为基本特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预后极差。在美国DCM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且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5倍,据报道我国的5年生存率亦不足50%[2]。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不全 BNP 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