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静脉损伤情况的发生,分析原因,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内科慢性病患者,共70例。在治疗期间,患者需长期输液治疗。护理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体位指导、穿刺部位皮肤护理、输液情况观察等各项基础性护理工作。另外,强化患者输液期间的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将其用于其中的35例患者护理中,归为观察组,其余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归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静脉损伤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损伤发生率较另一组,对应数值明显降低,组间差异较大,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加强输液观察、强化护理干预,促使护理人员的行为操作更加规范,各项护理细节得到控制,将其用于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又能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内科 慢性病 长期输液 静脉损伤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基层医院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出院难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两年以上的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探讨患者出院难的多因素。结果出院难患者多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疾病本身因素、个人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及环境因素。结论基层医院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出院难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帮助病情稳定的患者早日出院,回归家庭。

  • 标签: 精神病人 出院难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长期卧床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以及并发症预防进行研究,探讨临床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工作取得的具体效果。方法 研究人员结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从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期间本院不同科室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群体中挑选研究对象,最终确定的研究人数为80人。研究人员以患者入院接受疾病治疗的时间顺序差异为基础,完成研究小组分配工作,普通组和对比组分别拥有40位患者,需要接受临床普通护理以及预防性护理工作。研究人员在研究结束之后,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数据与普通组患者相比,改善十分明显(P<0.05)。结论 对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而言,护理工作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提高患者群体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长期卧床老年病人 护理 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静脉损伤的观察与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经本院就诊的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要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根据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损伤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静脉损伤发病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静脉损伤发病率与不良事件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病 长期输液 静脉损伤 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ICU(重症监护室)长期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便秘发生危险因素。方法:ICU长期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取样98例,均为我院2018.02-2021.02期间收治,分为便秘组(n=43)和非便秘组(n=55),收集一般资料,分析患者便秘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在非便秘组与便秘组患者单因素分析中,鼻饲喂养速度、鼻饲每天喂养量、鼻饲液种类、口服钾剂、应用镇静剂、应用抗生素、年龄比较差异明显,P<0.05。多因素分析中,鼻饲喂养速度、每天鼻饲喂养量、鼻饲液种类、应用镇静剂、年龄是影响患者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中,鼻饲喂养速度、每天鼻饲喂养量、鼻饲液种类、应用镇静剂、年龄均为影响患者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危险因素 长期机械通气治疗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  我院是属于地级精神专科医院,随着我国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形成,我院一直以“686”为抓手,既开展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治疗,又开展对大众的精神健康教育,以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程服务模式为目标。尽管社区管理模式在一步步更新、改进,精神卫生对社区的经费投入越来越多,但因为精神障碍的复杂性、社区人力不足、家庭对社区信息管理的戒备等因素,导致我市社区分担精神卫生压力有限,我市对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仍是长期住院模式。长期封闭住院,与世隔绝,既加重了精神的衰退,也恶化了躯体状态,不利于患者走向康复,回归社会。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时间越长,越要进行康复训练,主要在于加强患者与现实社会环境接触的机会,使其身心功能经历多方面训练和实践。本文籍此提出精神障碍患者长期住院的原因及存在问题,探讨社会关注、康复治疗等解决手段,希望能对精神障碍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精神障碍 长期住院 社会关注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减重代谢手术个案管理长期随访对其转归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接受减重代谢手术治疗并完成1年随访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与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结果:共96例患者完成术后随访,术后患者体重、BMI明显下降(P<0.05),腰高比、腰臀比和体质量对术后减重效果影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减重代谢手术个案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康复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转归,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减重代谢手术 个案管理 随访 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便秘发生情况,本文着重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130例老年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均长期卧床,根据护理模式的区别采用摇号方式进行分组,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观察组各65例患者,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比较。结果:经实验中相关数据表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相对较低,对护理工作整体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而言,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减少便秘问题的发生,切实提高患者整体满意度。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长期卧床 老年患者 便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基于CGA护理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感染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的住院病历7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惯常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CGA结果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实施CGA护理有利于预防感染,值得推广。

  • 标签: CGA护理 老年患者 长期卧床 预防感染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牙种植技术日渐成熟,为诸多口腔牙齿疾病患者提供了口腔修复的机会。牙周炎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目前已经可以对牙周炎患缺牙修复并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但是牙周状况还是会对口腔种植修复的长期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牙周炎患者必须要接受科学的牙周治疗后才可以植入种植体,并进行定期的牙周维护以保持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针对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牙周状况以及牙周治疗对口腔种植修复长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牙周状况 牙周治疗 口腔种植修复 长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6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根据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情况均匀的分给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和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不同时间周期深静脉血栓情况、护理后各项观测指标,通过这些观察数据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周期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比对照组低的,护理后各项观测指标数据观察组的均低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会降低不同时间周期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实施护理后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护理后各项观测指标数据,综合康复护理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正向且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正面临着老龄化危机,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社会抚养的压力也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险模式被认为是应对老年人口护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在应用过程中,该发展模式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收效甚微。本文主要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形势分析其优化路径。

  • 标签: 老龄化社会 长期护理保险 发展模式 优化路径
  • 简介:摘要: 总结老年男性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发生漏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举措。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于患者病理特征,进行评估检测,在排除常规原因,仍出现异常,不能解决漏尿发生,对漏尿导尿管进行拔除,送检,漏尿原因大多为尿液结晶体阻塞、注水气囊变形、膀胱痉挛等,针对各种情况,提出相关举措。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老年 男性患者 漏尿
  • 简介:目的调查广州市长期护理服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以“福利三角”理论为框架,从国家、市场和家庭三方面来探讨广州市选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结果广州市人口老龄化严重,失能率高;失能老人更倾向于养老机构护理;民办养老机构数量明显多于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内容不全面且费用较高;家庭长期护理费用负担过重,国家和市场没能很好地履行其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和义务。结论广州市应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强化国家社会养老的责任,充分发挥市场参与功能,同时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经济负担,以实现三者间福利的均衡。

  • 标签: 失能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福利三角